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安粉」做成的金門粿


直到今天,大多數的金門人,每每逢年過節都少不了各種不同的粿,這些形狀、顏色及材料不同的粿,一方面借以借以敬祀對象的尊卑,更為了希望讓年節過得更豐盛些,用番薯或米來做成各種粿,一方面可以將「粗俗」的食物,透過形狀、顏色及口味的改變,而成為精緻的食品;再者也可以區分出平常以及慶典食物的差異,讓人們更有自信地用來祭祀天地鬼神。

早年製作這些應景食品,都是各家各戶的大事,早在幾天前就要開始備料,忙得不亦樂乎,如今許多人丁都外流,固守家園的老人家卻不肯放棄傳統,因此做粿的工作就只能請人力充沛的人家代勞,這些原本只是代勞的做粿之家,慢慢地也就成了專業的製粿專家,不只年節時做,既使在平常的日子,也是每天清晨就要起床做粿,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金門生活旅行的最後一個早上,我們必須清晨即起,才能跟得上後浦市場的阿婆學做金門粿。在平常時日,阿婆所做的粿類別會少些,主要以紅粿、菜包以及發糕三大類為主、遇到逢年過節,紅粿中就可以分成天公圓、紅錢、狀元、紅龜…等,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寓意和敬意,敬祀對象不同,就要用不同的祭品,從這點可以感受到金門人內心中最虔誠的心意。

傳統金門人做粿,不可或缺的就是「安粉」,也就是利用水洗洗洗出來的番薯粉,會使用這樣的材料,顯示出早期的金門人,最主要的日常食物就是番薯,到了今天,儘管物質條件改變了許多,但「安粉」仍是主要材料,只是會加一些糯米粉和在一起,加水揉製成粿皮,再做成各種不同的粿。

金門人祭拜神明常用的紅粿,依造型不同可分為四、五種之多,早期都是用蕃薯粉製成加水揉製成皮,近年有專門製粿的商家,改用新鮮蕃薯切塊,煮熟後和成泥,再加入糯米粉、紅色色素揉成粿皮,內包花生或綠豆餡,再用不同的印模印成不同的粿,蒸熟便成了討喜的祭品兼食品了。

至於菜包,自古就以蕃薯粉為材料,內餡則是鹹菜、高麗菜或蘿蔔絲乾加入碎肉炒成的菜餡,包入粿皮再捏製成形;早期的金門人相信,每逢陰曆閏年諸事都較為不順,因而稱為大條年,碰到大條年的二月初二,一定要特別製作十三個菜包祭拜土地公,拜完後要拿一個放在門檻上,是給家裡的狗吃的,相信如此可以協助渡過難關。

發糕的製作則相對簡單,主要的材料也用「安粉」,也可以再加些麵粉和在一起,加水、加糖和發粉、黃色食用色素等,充份攪拌後倒入大鍋中,等待第一次發酵後,第二次攪拌使其更充份地發酵,然後再分乘八碗中,放入蒸籠蒸熟,取出時還要趁熱在發酵而裂開上揚的頂端,點上紅色食用色素,更增喜慶與發達之意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