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一雷驚蟄始,耕種從此起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三月五日或六日起

◆節氣釋義

自古俗話說:「春雷帶雨」,開春之後天氣轉暖,南方潮濕的氣團逐漸北上,不但帶來水氣,同時也帶來了春雷,只是倒底是雨水來了才有春雷,或者春雷響了才降雨,卻每年都不同,因此在二十四節氣發展的歷史中,雨水和驚蟄兩個節氣曾經被相互對調過。

被認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曆書,原為《大戴禮記》中的第47篇的《夏小正》載:「正月啟蟄」,顯示古代二十四節氣剛建構時,將「啟蟄」列為陰曆一月的中氣,一直到了漢朝的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由於名諱中有「啓」字,為了避諱於是將「啟」改成「驚」字,因而成為驚蟄,由於啟蟄和驚蟄兩種意義有點不大相同,因此將雨水調整為正月的中氣,驚蟄仲春二月的節,也就是現今我們熟悉的次序:立春雨水驚蟄春分。

驚蟄的「驚」,指的是驚醒之意;「蟄」則指為了冬眠而蟄伏土中的各種動物、昆蟲。古人認為驚醒這些伏居動物的,是隆隆作響的打雷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事實卻非如此,而是因為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讓昆蟲及小動物「驚而出走」,晉代陶淵明的詩就這樣寫著:「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節氣緣由

《周書》時訓篇中記載的驚蟄三候,分別為:「驚蟄之日,桃始華;後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鳩。」

驚蟄起的五日桃始華,是指桃樹開始開花了。

再過五天則是倉庚鳴,倉庚是一種鳥,《詩經》〈幽風〉中載:「倉庚于飛,熠燿其羽。」但到底是什麼鳥,卻有「黃鶯」或是「黃鸝」兩種說法,宋代的《禽經》則認為:「鶯,倉鶊。今謂之黃鶯,黃鸝是也。」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另載:「黃鶯,立春後即鳴,麥黃葚熟時尤甚,其音圓滑如織機聲,乃應節趨時之鳥也。」

第十一天到第十五天為鷹化為鳩,則是一個美麗的錯誤,鷹和鳩是兩種不同的鳥,會被認為是變化而成的,顯然是古人對周圍的景物觀察不夠仔細造成的誤解。

鷹和鳩的繁育途徑大不相同,驚蟄前後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後代,而原本蟄伏的鳩開始鳴叫求偶,古人看不到鷹,那毛有點像的鳩卻突然多了起來,很自然地就誤以為是鷹變成了鳩。

◆節氣特色

驚蟄時分,已進入仲春,桃紅李白,鳥鳴鶯飛,但春暖乍至,春雨綿綿,天空的閃電、雷雨特別多,因此二十四節氣神中的驚蟄神,也就是自然神中的雷神。

在這個春山如笑的時節,農民們更是忙著耕種,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詩〈觀田家〉詠道:「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自古以來,農人都相信驚蟄當天,如果春雷乍響,這一年必為豐收年,如果春雷響在驚蟄前,則表示這一年雨水較多…,這些其實不只是民間的俗信,而是有科學根據的!

春天的雷往往和閃電同來,閃電形成大量的放電,所放的電是一種電漿(plasma)狀態,容易形成周遭氣體的游離而形成等離子體,這些離子體乃是原始地球由有機化合物產生生命的關鍵;此外,閃電更可以藉由高壓放電,將空氣中的氮氣與氧氣化合而降落到地面,也就是把空氣中的氮固化,這些固化氮,正是所有農作物最重要的養分,因此春天落不落雷,對農作物的生長實有重大影響,這也正是農人每年都殷切期盼春雷的重要因素。

這段期間,豐足的雨水不但可滿足大多數農作物的生長需求,但同樣的「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有利於許多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因此農家也同時忙著病蟲害的防治以及中耕除草。

驚蟄時節也是韮菜盛產的季節,台灣人認為用豬油渣炒韮菜,味道鮮美無比。農作物方面,是種植西瓜、薑、菜豆、烏豆、花生的節,漁產方面則有花輝、鰮魚、加納魚…等。

◆節氣活動

由於「驚蟄」是個萬物驚醒的季節,所有的蛇蟲鼠蟻也都甦醒過來,這些人們討厭的東西自然困擾人民的生活,因此古老的漢人社會,農民為怕太平歲月被破壞,乃衍生出驚蟄日除千害、驅百蟲的活動。

千害指的是白虎神,每年自驚蟄日起,白虎神都會出來覓食,見人噬人,如果遇到了在這一年內,恐怕常遇邪惡小人使壞心眼,導致諸事不順,因此早期民間有驚蟄日祭白虎之俗,希望自此以後,大家都不再出口傷人,說人是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風波!

至於驅百蟲,是將各種有害農作物的害蟲都趕走,農人會將石灰撒在門檻、菜圃、田園外,相信這一年內,所有為害作物的蟲蟻都不會再上門來!

無論是白虎為口舌是非之神,或者是驚蟄日百蟲入侵,表面上雖只是舊時代的民間舊俗,事實上都反應出這個時節的特性,春耕因忙碌特別需要和別人合作,人和人在一起難免因言語不慎而傷人,因此搬出了白虎神,就是提醒人們不當的語言兇猛如虎,對大家都不利,因此要特別小心;而在這個時節,雖然萬物欣榮,但也是各種病蟲害孳生之季,若不努力除蟲,一切辛勞都將白費。

◆節氣養生

透過節氣的現象可以發現,驚蟄真是個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時節,天地萬物在此時最為活躍,當然也會是各種春天疾病活躍的季節。

中醫認為春季與肝相應,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昇,陰血比較不足,因此養生應順應陽氣的生發,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不妨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如:豆腐、油菜、杏飽姑、白蘿蔔、扁豆、洋蔥、紫菜、荸薺、白果、…等。

驚蟄食粥宜重活血養氣,可用糯米、薏苡仁、紅小豆、黑豆、大棗、花生、黃豆…煮食成各種不同口味的粥類。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二月二、祭土神、祈頭牙



陰曆二月初二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慶典釋義

民間向來認為二月初二八月十五日皆為日為土地公的生日,但一尊神怎麼一年會有二個生日呢?

當然沒有什麼神會一年生二次,事實上二月初二也不是土地公的誕辰,因為土地公並不是專指某一特定身份的神,而是一個職務,這個職務有大有小,每一個的位階並不同,依統理的固定轄區而有大小之分,因此無論鄉村、田野、都市、商家,都奉祀土地公,最小的只掌一家一戶,大的可管一縣一府,民間信仰中更有「好心的員外死後去當土地公」之說,此外民間更相信土地公職務的高低,完全按工作上的表現來派任,這種種說法都證券土地公是特殊的職務神,和天上聖母、保生大帝等身份神是截然不同的。

那熨為何在一年之中,會有二個土地公特有的例祭日呢?高拱乾修的《台灣府志》還原了一些的歷史真相:「二月二日,各街社里逐戶斂錢宰牲演戲,慰當境土神;名曰春祈福。」。

既然二月初二為春祈福,八月十五日也就是秋祈福了,民間信仰春、秋祈福,俗稱為「春秋二祭」,乃是古代「社日」衍生而來的祭典;古時將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個戌日,稱為「社日」,天子、百姓都要在這兩天祭拜土地,但官祀之日民不得用,因此民間乃定二月初二八月十五日為春、秋二祭,後因時代改變,民間不察春、秋二祭之原意,兩個日子也都被當成土地公的生日。

◆慶典緣由

封建社會時代,春秋二社的對象又是什麼神呢?

《說文解字》的說法,上古時代,土地之神稱為社神,「社」由「示」和「土」二字合成,示指神明、土為土地,合起來就是「土地之主」。

相傳早在商周時代人們就懂得「祀土」,最初只是用三塊石頭疊成「示」字的下半部造型,後來有人在三塊石頭上加上了祭壇,或者在石頭上刻成人形來敬拜,祀土的概念漸漸因此而產生,《孝經》〈援神契〉說:「社者,土地之神,能生五穀。社者,五土之總神,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五土乃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禮記》〈郊特牲〉曰:「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

由以上的記載,可知古人對祭祀社神非常重視。土地承載萬物、生養萬物,對人類生活有極大的貢獻,奉祀社神,是為了表示對土地的尊敬,也報答土地生五穀、育禽畜的功能。

二月初二日,也是傳統社會中,新年之後第一次開市買賣之期,古代的商市買賣未必天天開市,買與賣雙手為了方便買賣,於是約之以初二、十六日為開市日,大家都到特定的地方開市買賣,這一次為第一次開市日,準備賣的東西的貨郎自要準備豐盛的祭品祭祀土地公,民間稱此俗為「做牙」。

、什麼開市買賣會被稱為「做牙」呢?原來在古早以物易物的時代,交換東西的地方就叫「互市」,何以「互市」會變成「做牙」呢?說法有三種:

一、人們為了祈求交易順利,並且獲得豐厚的利潤,在每次交易之前都會特別祭祀土地公,祈求這一年事事順利,慢慢地形成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交易日,都要祭祀土地公的習俗,人們也利用祭祀的祭品順便打打牙祭,形成傳統農業社會中,每個月兩次的「做牙」習俗。

二、為了減少「互市」時,發生糾紛爭執,有些地方特設有「互郎」,做為「互市」糾紛的仲裁者,後來人們誤將「互郎」記為「牙郎」,「互市」也就成了「牙市」,做牙之說也因此而生。

三、是古代商市間的仲介者稱為「牙」,這些居中賺取傭金的買賣人,不只要向政府繳納「牙行稅」,每次開市之前更要祭祀土地神,以祈「生意興隆、大發利市」,祭祀之後還要設宴招待買賣的雙方以及聘雇的夥計,大家一起接受牙郎招待,稱為「打牙祭」,「做牙」之說也就因此而開始了。

無論做牙是如何開始的由於都跟商業行為有關,因此為商家較重視之歲時節俗,例於每月初二、十六「做牙」,但一月逢新年及元宵,都屬新年慶典而不做牙,因此二月初二成了「頭牙」,商家行號得準備豐富的酒餚,宴請員工。

◆慶典特色

土地公是自然崇拜中,與人民最親近的神祇,俗謂:「田頭田尾土地公」,說明土地公普遍存在的情況。

祭祀土地公,各地的風俗皆不大相同,但大體和一般神明的祭祀相仿,焚燒的金紙中,福金也稱為土地公金,是祭祀土地必備的金紙,當然,土地公為我們做那麼多的事,當然不能只燒福金而已,一般都會再加上刈金以及壽金,合稱為三色金。

◆慶典活動

生意人在每個月的初二、十六都會祭拜土地公,祈求生意興旺、財利雙收。

開市營業的商家,也特別在乎祭祀土地公,許多商店的櫃台上方,甚至就有一尊土地公端坐其上,許多人也把土地公視為財神,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會為最熟知地方事務的神,只要祂願意帶客人到店裡來,保證那家商店生意興隆,因此土地公雖然本身無法賜給人們財富,卻可以為客人帶路而招來財富,因此土地公也就被視為是帶路財神。

商家祭祀土地公,會特別選用公雞當作三牲之首,寓有事業一鳴驚人之意,此外更喜歡用鳳梨,柿子以及發糕為祭品,主要是祈求客人旺來,大發利市以及年年發財之意。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花月百花開,春色溢滿園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二月,古早的農業社會時代,大多稱為花月或者如月,花月乃因花朝節而來,至於如月之稱,語出自《爾雅﹒釋天》:「二月為如。」又據郝懿行義疏云:「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除了這些古稱之外,在中國各地另有不同的稱法,包括:杏月、仲春、仲陽、麗月、仲月、酣月…等。

◆月令緣由

國共內戰導致兩岸分治以後,漢人的文化也逐漸產生歧異,以月令為例,中國稱陰曆二月為杏月,主因「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麗的名稱——杏月」,又說:「二月紅杏鬧枝頭,又稱杏月。」;但在台灣,仍以花月稱之,源自於二月的花朝節或是「百花生日」。

二月有花朝節,古藉都有記載,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二月望》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楊萬裏的《誠齋詩話》也載:「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至於明代王象晉編著《廣群芳譜‧天時譜二‧二月》引《翰墨記》則說:「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此外,也有人稱花朝節為「百花生日」,或說二月十二日為花朝節,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

無論是花朝節或「百花生日」,這些都是中國宋代便已形成的舊俗,但在台灣仍以它為月令名,反觀在中國卻因「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而改稱二月為杏月,這個例子,正是「禮失求諸野」的最佳明證。

◆月令特色

陰曆二月也是春天的第二個月,古稱仲春,《書·堯典》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又因為春屬陽,因此古書中也會寫成「仲陽」《初學記卷三》引南朝梁元帝 《纂要》載:「二月仲春,亦曰仲陽。」。

古人用「仲」來代表第二個月,並不僅限在春天而已,而是一年四季皆適宜。最早人類初發現時間,只能以太陰(月亮)的變化來加以計錄下來,慢慢地也就形成了太陰曆(陰曆),但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利用太陰來計日和月,無法完全吻合太陽的運行,人類為了掌握季節的變化與作物的成長,於是透過「兩儀生四象」,以不同時間的不同現象來訂出四季,並以四季為主,將陰曆十二月附在四季之中。

古老的漢人於是以四季為本,主要是因為四季來自於四時氣候的變化,因此和太陽的循環一致,但跟隨著太陰的變化累積而成的太陰曆,往往因月短而愈走愈快,累積幾年之後,月跟氣候多全脫節,於是古人乃以收成為年,年分四時,每時三月,每個月都有一個節氣(代表慶典)再加一個中氣(代表氣候),每一個節氣下分三候,每五天為一候。

一年之中的四個時,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共有三個月,正月、二月、三月屬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七月、八月、九月逢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適冬,再透過每個月中的二個節氣,要求每個月都必須符合當月代表氣候的中氣,若月中缺乏中氣,則那個月不能成為正式的月份,只能成為前一個月的閏月。

每個季節的三個月,同時也代表那個季節的開始、中間或結束,古人以孟月、仲月和季月來區分三個月的不同;孟字為子和皿的組合,子可以解釋為孩子,也可以代表子時,皿則為食器,子下有皿代表要開始為生計打拼了,因此古人認為「孟,始也」,也就是開始之意。仲字為人在中,也就是每個季節中間的月份。季字上有「禾」,下結「子」,說的是稻禾結子,正是收成的表徵,代表一個季節的結束。

古人所用的孟仲季,也就是現代人的初中晚,春天的第一個月為孟春,第二個月為仲春,第三個月為季春,四季依此類推,若逢閏月,則閏月和正常的月同屬一氣,也就是說如果這一年閏二月,那麼這一年的仲春便長達二個月,其餘的月份則不變。

仲春之月,氣候極不穩定,是一個「既晴複雨」的春季,正如晉陶潛《擬古》詩之三所說的:「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而在此時。因氣候回春而百花盛開,周克芹的《勿忘草》三寫道:「仲春時節,山花爛漫。」,正是此時最美麗的風景。

由於仲春花正開,芽正萌,因此自古被認為是養育的季節,對於天地萬物人人都必須「養幼小,存孤獨,敬老愛幼」,畢竟這是個萬物初甦醒生發的季節,所有的生命都是脆弱的,因此君王要命令諸有司,對人民要寬容,對萬物要疼惜,一切都要遵從天理人道,如此才能在這個初生的季節,將萬物養育壯大,以祈天道得彰,萬物欣欣向榮。

◆月令活動

仲春二月,在台灣正是春雷乍響的時節,《禮記‧月令篇》謂:「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咸動,啟戶始出…」,如此時節,更是春雨綿綿滋潤大地萬物的季候。只是,無論是花朝節或者是百花生日,雖然都是已是被淡忘的歲時節俗,但這個時節,同樣是百花競艷的季節,以陽明山為首的各地花季,更以不同的身姿,競相展現出「百花生日」的多采多姿。

台灣民俗信仰中,二月初有祭祀土地公過頭牙之俗,以及中下旬的及觀世音誕辰,各地祭祀活動熱鬧非凡;民間還有賽笭鴿、放風箏等休閒活動,是農閒時期的生活重點。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北台灣客家人的天川日


陰曆正月二十日

◆歲時緣由

相傳上古時代,祝融氏協助黃帝打敗共工氏時,共工氏倒在不周山,導致天柱折斷,地維殘缺,女媧氏乃鍊石補天。

客家俗信陰曆正月二十日為天穿地裂的「天穿日」或「天川日」,二十三日則為女媧氏用五色石補天的日子。

◆歲時特色

北台灣客家人心目中的「天川日」,因「天穿地漏」的緣故,認為這一天所賺到的都會穿漏掉,努力等於白費,於是客家人都在這一天休息,從事休閒活動。

封建時代的官衙,大都也在這一天前後舉辦「開印」儀式,並開始辦公,現今的公家機關,早在大年初四、初五便開始上班了,但有不少廟宇,仍保有「開印」、「開扉」儀式,完全是沿襲舊時的這項制度而來的。

近年政客們為了攏絡客家族群,更制定「天川日」為「全國客家日」,此舉卻引來南部客家人的抗議,畢竟他們是不過「天川日」的。

◆歲時活動

太平洋戰後,許多客家地區,如新竹的竹東、苗栗的頭份等地,更於這一天舉辦客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的山歌比賽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只要會唱客家山歌的人,都可報名參加,歷年的比賽中,曾有一百零一歲的老太太及年僅六歲的小女孩報名參加,可謂桃、竹、苗地區一年一度最盛大、最熱鬧的山歌盛會。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立春,春氣始而建立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二月四日或五日起

◆節氣釋義

二十四節氣乃是依太陽的運行所計算出來的曆法,但由於官方並不想棄人人可以依月亮陰晴圓缺行事的太陰曆,因此依太陽而生的二十四節氣,也就不能同一般的曆法以日為單位的日曆,只能以一段較長的時間為單位的旬曆,也因為它不是日曆,新年開始的時間不是某月某日,而必須選定特定的時間為年之始,這個時間也就是春天開始之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明代王象晉《群芳譜》也載:「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

根據歷史文獻的資料可能早在春秋時代,天文學家為了解太陰為曆的誤差,先找出了一年之中日永日短的四個時間點,也就是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並且確定這四個時間正好位於四季的中間,因此又在兩分兩至間另訂了四立,分別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每個季節之始,如此一年,為首的立春自然也成為年之始了;到了漢代,落下閎為了制定《太初曆》,完整地編成二十四節氣,漢武帝更將立春之日定為春節,此後二千多年一直沒有改變,直到民國建立以後,引進了西方的太陽曆(陽曆)為國曆,二十四節氣不再受到重視,民國三年,更將陰曆的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立春為年之始的舊俗,也就逐漸為人們所遺忘了。

雖然因曆法的變革,立春不再是「春節」,但留在民間通行的《農民曆》依舊記載:「斗指東北維立春,時春氣始至,四時之卒始,故名立春也。」表示從這一天開始,揭開春天的序幕,草木萌出新芽,農人們開始播種、插秧。

一般我們俗謂的二十四節氣,其實是十二節再加上十二氣,一節配一氣而成,節由最濃的陰氣終止,開始轉向陽剛,到了中氣時,陽氣開始衰散,陰氣日益轉強,因此節被認為是月的開始,而氣則看成是每個月的中間。

立春歸屬於節,代表正月的開始,在民間相士的眼中,農曆正月初出生的人,並不一定就要算是新年初出生,而是要看出生時是否已經過了交春(過了立春之意),如果還沒立春,命相師可能會把明明是肖豬的人,寫成肖狗,這並不是命相師搞錯了,而是傳統社會中,視節為月之始的傳統觀念使然。

◆節氣緣由

既是春天開始之期,天地該有一些新象〈月令七十二候〉,關於立春的三候是:「之春之日,東風解凍;後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陟負冰。」

第一候東風解凍,說的是此時東風送暖,入冬以後便被冰封的大地開始逐漸解凍;至於「蟄蟲始振」:蟄,藏也;振,動也,也就是原本因冰封而蟄藏之蟲,也受到天暖之氣而逐漸甦蘇動了;第三候是「魚陟負冰」,指的是河裏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中遊動,只是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節氣特色

台灣大部份的地方雖然見不到冰解的現象,但大多數的農人還是依照古老農業社會的舊俗,視立春為春耕開始的時節,因此此時台灣的鄉村田野,處處可見農人們忙著犁田、整地,或者到田園中去鬆土,以方便全新一年的耕作。

◆節氣活動

封建社會時代皇帝更卒三公九卿,親自舉行迎春典禮。

在台南市,仍有祭先農、迎春牛的儀式,活動由台南市農會主辦。

迎春習俗,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立春前一日,有司迎春東郊,備儀仗、綠棚、優伶前導。青春士女,蜂出雲集,填塞市中,多市春花、春餅之屬,以供娛樂。」

◆其他

1941年,政府訂立春日為農民節,更印證了立春與農業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事實上,直到今天,它仍是農民心目中最重要的節氣。

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端月,旦歲之始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一月,在農業社會時代,一般稱為正月或者端月。以「正月」稱一月,乃因一月為一年的開始,因此古有四始之說,按古籍《正義》載:「正月,旦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因此,正月也被稱為「新正」,正是一年之始的表徵。

◆月令緣由

一月月令名為「端月」,代表的就是開端之意,中國春秋時代的《公羊傳》謂:「春者何,歲之始。」《公羊傳·隱元年註》的解釋是:「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時本名也。」

此外,在中國各地對於一月的稱法,還有:柳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等,全都是年之始或者月令特徵而來的名字。

◆月令特色

現今的端月相為一年的開始,但中國歷朝歷代,由於使用的曆法不同,因此所定一年之始的時間也不同。

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便各有不同的曆法,夏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商之歲月則為建丑之月,周代則以建子之月為年之始,到了秦始皇時代,甚至改成建亥之月為一年之開始。

漢武帝恢復了夏曆的寅月為正月,之後雖有王莽和魏明帝改用商曆,唐朝的武則天和唐肅宗改依周曆之外,漫長的二千多年間,都是以寅月做為端月。

問題是,什麼叫做建寅、建丑、建子或者是建亥呢?

寅、丑、子、亥都屬於上古時代的人們,用來記載時間的方法。

《周禮.春官》中還記載著從殷商開始,人們便相信天上有專門管理歲時星相,並且可藉以推測人間吉凶禍福的馮相氏,祂所管的時間,正是人類最早對時間所建構的基本觀念:「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

也就是說,商周時代,人們對時間的管理方式,以十二年為一個單位,每一年中又再分十二個月份,每天也分為十二個時辰,唯獨對日期的計算,以十日為一旬,這是因為人類之始,乃是以一天為單位來計時的,十天為一旬,三旬才為一個月。

而用來記載日子的,稱為天干、也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記月份則是地支,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

地支除了用來記錄月份,也用來記時。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認為一天的開始俗稱為夜半,以十二地支中的子為記,也就是現代時間中的二十三點到隔天一點,接著則是雞鳴,地支稱丑時,現代間為一點到三點,如此類推,現代我們用的二十四小時,正是古人的十二時辰。

遠古時代的人們,以夜半做為一天的開始,一直都沒有較大的爭議,但同樣屬於十二個單位的月份,要以哪個月份為起始,便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

夏朝建寅,指的是以地支中寅所在的位置為正月,殷商建丑,乃定一月在丑位置,周朝建子,則和一天的開始相同。

最特別的是秦始皇,把一年之始定在亥,如果以一天來看,豈不是還沒過半夜就開始新的一天,那豈不是每一天都要熬過漫長的黑暗才能見得到陽光?也難怪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只有這個短命的朝代以亥為一年之始。

不同的朝代,各有不同的觀點,並且各自制定了不同的曆法,但為什麼絕大多數的王朝,都以寅為一年之始呢?

以一天來看,寅所在的位置,正是日出之前的黑暗時期,以人類透過日出日沒的大自然現象所定出的方向,正是東北東方。

自古以來,人們都以東方代表春季,雖是初春,卻是萬物即將復甦的時節,因此以這個萬物萌芽之始做為一年的開始,正可以和人們的春耕之期相配合,同時更可以營造人們對新的一年最大的期望。

從中國歷代對曆法的選擇來看,雖說封建社會中,一切以帝王為尊,然而即使是帝王,對於大自然還是必須遵循其生滅的秩序,如此才能夠獲取足夠的糧食,以生養萬民。

◆月令現象

歷朝歷代對於十二地支中的寅,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詮釋。

中國的古籍《史記.律書》則認為:「寅,言萬物如生螾然也。」

螾乃指昆蟲鑽動之意,也就是說萬物滋生,草木萌動;至於清代的《協紀辨方書》也提到:「正月建寅泰卦,月令孟春,鄭注曰:孟春者,日月會於娵訾,而鬥建寅之辰也。正月三陽之月,泰三陽之卦,故以配之。」

建寅泰卦不只表示一月位於寅之位,更說明伏羲八卦所衍生的六十四卦中,一月的卦象為泰,指天地交合,上下同心之意,自然事事如意。

至於三陽,指的是傳統的五行陰陽中,東方位屬三,居太陽之位,孟春在十二月令中,也是陽數,排行第三,因此民間才以三陽開泰做為新春的賀語,至少在許多人家的春聯中都可見到這句話,卻少有人弄得清楚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古書上的文字也許令人頭昏腦漲,不過所有的意思都說明在這個初春時節,是一個萬物始生,天地回春之期。

新年同時也是歲時節俗中的歲之始,人人都希望能夠好好把握新的一年,因此每個人都會用各種方式祈求在新的一年裡,所有的心中願望都能實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新春期間,人們特別喜歡到寺廟行香的重要因素。

端月不僅是歲之始,更是自然萬物滋生的開端。

《禮記.月令》說:「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相當生動地描繪出大自然歷經過沉寂的冬季之後,隨著大地的陽氣漸生,慢慢地恢復了生機的動人景象。

台灣的天候雖不曾出現冰封雪凍的酷冬,但二期稻作之後,翻過身在曬太陽,或者被灑種了一地油菜花的田地,這時候又紛紛動了起來,灌了田水,鬆軟泥土,準備插上嫩綠的秧苗,開啟一整年全新的希望。

〈時光簿子〉小時與時辰

現代人對於時間的概念,都很清楚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但古人的記時法,只把一天分為十二時辰,這兩者之間,有些什麼差別呢?

十二時辰等於把一天分為十二份,從夜半開始,最早人類是以大自然的現象和人類的生活為記錄,夜半指夜過一半,雞鳴指休息過前半夜的雞,已逐漸醒來開始啼叫了,並不是現代人概念中,天亮雞才開始啼叫。

平旦代表平淡無事之意,日出為朝陽昇起之時,食時和晡時都是人們進食的時間,隅中指上午快接近中午之時,日中為日正當中,日昳代表太陽開始偏西,日入為日落之時,黃昏指晚霞將逝,天地昏暗之意,入定則是人們的入眠時間。

民國以後,計算時間的方法改用西方的二十四時制,二十四剛好是十二的二倍,也就是一分為二,西方的計時法正是一個時辰的一半,也就是半個時辰,也稱為小時辰,就是現代人慣稱的小時。

過去我們大概會去想時辰和小時的關係,其實字面上就透露出小時的稱法源自於時辰而來,也就是說古老的十二時辰,正是現代的二十四小時,唯一的差別是計算每天開始的時間點不一樣,時辰的開始點,必須跨過半夜,也就是從前一天的二十三點開始。

瞭解了時辰和小時計時點的差異之後,對現代人最大的作用應該是:終於搞清楚為什麼正月初九拜天公,卻在初八晚上就開始拜,至於大多數的民間的許多儀禮中,明明是寫著第二天開始,卻在今天晚上十一點就開始燃香點燭,起鼓請神;此外,算命的人會把夜半十一點出生的人,算成是第二天的子時生人,也是這個道理。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結束,為了更好的開始──為什麼要過年?新年又有什麼意義?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這些年來,許多人對於年的感覺,恐怕只是愈來愈沒有味道了,但無論如何,新年還是要過的,只是為什麼各種報紙、雜誌、電視上,介紹的各式各樣傳統年俗,彷彿都離我們很遙遠呢?

為什麼我們要過年?許多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恐怕很少會更進一步地思索年的深厚意義,只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古代留下來的遺俗」罷了,如果你只是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年,任何新年對你而言,是不會有太大意義的。

傳統的歲時節俗最主要的意義,是為每個人無法重新再來一次的生命中在漫長的時間,透過季節氣候的變化,將時間分成不同的段落,讓人們可以在每一個不同的段落中,拋開過去的挫折,重新建構不同的希望。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相當漫長,更無法重新再來,如果人一生下來,就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追求終身的成就,可能大多數的人,會因為人生的種種挫敗,而放棄跟別人競爭,歲時節俗乃是依照四季的輪轉,將時間分成一歲、四時、八節以及雜俗…等不同的段落,再依照時間的特性,發展出不同的意涵與特色的節俗,讓每個人可以在不斷受挫的生命中,隨時都可能因為時序的變化,而對未來重新燃起全新的希望,如此一來,非但可以擺脫一成不變生活的苦悶,更可以適度激勵生命,奮力地往前衝刺。

歲時節俗的意義提醒了我們,生命是不能分段的,但時間可以分段,對照一生與歲時節俗中一歲(過年)的關係,假設人生是一場 一萬公尺 的長途競賽,許多人可能會因為自認無法跑完全程,而提早退出了人生的跑道,而歲時節俗就好像是把 一萬公尺 的競賽,分成一百個不同的段落,每一段只要跑 一百公尺 ,如此一來,每一段的競爭都不長,自然也不會輸給別人太多,既使從來都不曾贏過,但很快就可以重新站在起跑點上,重新對未來懷有無限的希望。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有期待過年的經驗,有些人入冬之後,興奮地期待過年,有些人甚至年還未過半,就已經在期待新的一年到來;這一年過得不錯的朋友,當然期待來年會更好,這一年過得不如意的人,只能期待新的一年,會有一個全新的開始…,由此可見,儘管每個地方的新年習俗不盡相同,但主要功能,就是營造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重新站在起跑線上,為自己的未來衝刺。

從歲時節俗的意義來看,過年就是為了結束與開始,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除舊佈新」,舊年之前,要努地的除舊,因此家家戶戶都忙著大掃除,忙著清理不要的東西,然後還要換上新的佈置,這一切都為了讓舊的年,有一個圓滿的結束,然後滿懷期待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為了表示對舊的一年,有清楚的交待,於是不同民族的人們,會以不同的儀式向舊年告別,送神、拜天公、敬謝諸神或者各種不同的辭年儀式,都是人們用來表示舊年圓滿結束的重要方法。

送走了舊年,最重要的當然是迎接新年的到來,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迎接新年呢?我們不妨看看供桌上的供品所呈現的象徵意義吧!新年期間,各家各戶所準備的供品大不相同,但在供桌上的果中,經常可看到冬瓜糖以及外表包裹著糖粉的花生,又甜又膩的冬瓜糖,好像沒什麼人喜歡吃,但家家戶戶一定會有,理由很簡單,只是因為諧音為「冬過了」,冬過了當然就代表春來了,春天來了也正是營造希望的最好時機;至於裹著糖粉的花生,一般都稱之為「生仁糖」,福佬話的「生仁」,也就是生子之意,由此可見,在每一個新的一年裡,蘊含有多少期望。

傳統的農曆過年期間,眾多的禮俗中,新年的禁忌顯得特別的多,為什麼過一個年,會有那麼多的禁忌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正值年的開始,任何人都不希望,一個充滿希望的全新開始,被一些不好的事情觸了霉頭,因此從進入舊年尾的 十二月二十五日 ,到新年的初五隔開期間,任何會招惹人不愉快的事情,最好都不要發生,於是乎,過年常可見到的禁忌,自然就出現了。

新年常見的禁忌包括過年不要生氣罵人、打小孩…等,這一類的都是為了避免動怒,而壞了年的氛圍;有些地方會有忌倒污水、垃圾、掃地的禁忌,表面的說法是新年期間從事灑掃的工作,會把家中的財氣掃掉,真正的含意,是新年期間不要碰這些不乾淨的東西,以免壞了一年的好運;也有人相信,過年期間白天不可午睡,相傳如此一來,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真正的含意有二:一是因為過年期間常會有客人到家裡拜年,主人在睡午覺再匆忙爬起來,會讓人覺得很失禮;二是為了激勵人們,在一年的開始,更要積極奮發面對新的人生,不要以怠惰輕忽的態度,來渡過這一年。

如果是在大年初一,也相當忌諱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按禁忌的說法,是會把娘家吃窮,但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已出嫁的女兒,確認她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必須認同婆家為自己家,加上過年期間,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要回娘家只能等到初二或者初三以後,才能回娘家。

有些人家也會忌諱早餐吃葷食,按民俗的說法,是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目的當然人人心懷善念;年初一也忌諱吃藥,古人相信年初一吃藥,代表一整年身體都會不好,會有這樣的想法,顯然是不希望一年的開始,都見到藥品而觸了霉頭。

不同的族群,更有許多不同迎接新年的方法,在台灣,最主要的活動,就是透過祭祀的方法,來祈求各種不同的神明,滿足人們心中的願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福、祿、壽三仙,這三位扮相可愛的老公公,也稱為財、子、壽三仙,從祭拜的糕餅,到元宵節所有的祈求,都以這三位神明,為人間所有祈求的表徵。

元宵節是傳統新年的結束,因此所有新年的祈求,也到此告一段落,元宵的祈求其實就代表對未來一年的祈望,從新年到元宵期間,到處可見到的炸土地公、寒單爺出巡,甚至是迎 關帝 君…,這些活動都是為了求財,傳統社會人們所求的財,是指富足的生計,並不是現代人妄想的橫財;元宵的迎燈與花燈,則都是為了添丁,人們透過燈同丁的諧音,祈求新的一年可以新添男丁,早期的生產型社會,男丁愈多代表生產力愈豐足,添丁當然是人人祈求的大事;那麼,又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祈壽呢?新年到元宵期間,處處可見的乞龜活動,正是人們祈壽的最佳方式,用龜來象徵壽,是因為烏龜身上的皺紋,是最佳的長壽象徵,因此古有「龜齡鶴壽」之說,而每個人都祈壽,無非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老天爺能賜給每個人都能身體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自然就能達到長壽的目的。

新年期間,人們無論用什麼形式、象徵及活動,都是為了營塑吉祥如意的氛圍,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個全新美好、充滿喜悅與期待的一年之始;畢竟,這是每個人不能分割的一生中,另一個重新站在起跑線上的機會,誰不希望有個最好開始呢?俗話不是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