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小雪地氣降,烏金小到期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一月廿二日或廿三日起

◆節氣釋義

以中國黃河流域氣候現象所定出來的二十四節氣,由於這個地區每年入冬之後氣候寒冷,逐步開始降雪並至天地冰凍,因此整個冬季的節氣都反應在氣候的特徵上,完全沒有任何農林漁牧的訊息,顯示這是一個休眠的季節。

小雪是個是個望字生義的節氣名,代表進入了降雪之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民間通行的農民曆則說:「斗指己,其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也。」

依照天文學的說法,小雪時太陽位於黃經240°,已在南半極相當南的地方,由於太陽偏南,自然氣溫會下降,中國黃河流域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氣層溫度逐漸降到0以下,雖然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還只是夜凍晝化的氣候,因此才會以小雪名之。在台灣則受到西伯利亞地區的低壓東移,導致大規模的冷空氣團南下,而形成的寒流影響。

◆節氣緣由

古人因觀萬物及氣候現象,而定出的二十四節氣,《周書.時訓》記載這個時節觀物及氣候所得為:「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後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後五日,閉塞而成冬。」

所謂「虹藏不見」也就是天地之間見不到彩虹了,《禮記》中記有產生虹的因素:「陰陽氣交而為虹。」到了這個時節,天地間幾乎已經沒有了陽氣,只剩下陰氣充塞,要見到彩虹的機會相當少,古人又認為虹並不是真正的物質,因此不用「至冬皆伏」的「伏」,而是用藏來形容這個現象。

小雪的第六至十日,物候為「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很明確地指出這時候天寒地凍的景況,《逸周書.時訓解》甚至認為:「天氣不上騰,地氣不下降,君臣相嫉。」

小雪的第三個物候為「閉塞而成冬」,古人的解釋為:「天地變而各正其位,不交則不通,不通則閉塞,而時之所以為冬也。」也就是說這時節只剩陰氣而無陽氣,由於陰陽氣不相通,天地之間自然漸被大雪所冰封起來了。

◆節氣特色

漢人的二十四節氣,除了反應不同時間的氣候現象外,同時也強調氣候相對應的特色,小雪對應的是夏季的小暑,大雪則對應大暑,這些相對季節的對應節氣,往往可以反應出兩極的氣候現象,小雪的濕冷對應的正是小暑的乾旱,古人借此來彰顯天氣的循環,並印證物極必反的道理。

「小雪」是入冬之後的第一個「氣」,所謂的「氣」乃相對於「節」,指的是氣候,屬於陰曆十月的典型氣候,但在台灣因位處亞熱帶,非但見不到雪,更因小雪時節正值「十月小陽春」,大多數時間都見得到十月的冬陽,寒流雖偶爾南下,但頻率並不會太高,日子也很短暫。

◆節氣活動

小雪時節的台灣農村,南部地區的二期稻作大多已收割了,北部也陸續進入收割期,農民們利用冬季少許的陽光,曬乾稻穀,堆入穀倉中冬藏;客家地區則進入醃製酸菜的旺季,人們利用反覆的曝曬、鹽醃、重壓…等方式,將芥菜製成鹹菜、覆菜(福菜)或是鹹菜乾(梅干菜),同時也陸續醃菜頭(蘿蔔)、曬高麗菜乾、醬冬瓜…等,這些醃漬的菜蔬,早期是貧困的客家人用來佐餐的菜肴,如今早成為廣受喜愛的客家特色飲食。

在小雪前後,台灣北部海域水溫約在2224,東部則仍維持在2427之間,溫度還算稍高,可捕獲的魚有:家臘、旗魚、沙魚、加納、紅目鰱…等,但只要有寒流南下,往往是第一批烏魚訊的傳出之期,因此在台灣漁諺中,「小雪小到」之說,意指少數烏魚群可能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附近,漁民們莫不凝視著海面,把握收獲第一批烏金的機會。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立冬補嘴孔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一月初七日或初八日起

◆節氣釋義

立冬為入冬之後的第一個節,代表冬季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自古以來,冬也就是終,為終止、結束之意,到了這個季節農林漁牧都結束了,所產的物資開始收藏的季節;至於通行民間的曆書,解釋立冬時自然界的現象是:「斗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立冬之時向萬物終成,故名。」

◆節氣緣由

立冬時節,太陽位於黃經225°,也就是南半球之意,此時,由於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亞洲東半部輪流受到緯向環流的影響,緯向環流結束後,經向環流則緊接著建立,亞洲東北部的廣大西伯利亞地區,開始逐漸冰封,從中國東北地方南下的東北季風,總是帶著大範圍陰雨天氣南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寒流,一整季冬都明顯地影響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及台灣。

台灣雖然也在東北季風肆虐的範圍,但除了東北部迎鋒面會有較多的水氣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區都是降水顯著減少,空氣漸趨乾燥的旱季,氣溫大體還能維持在十度以上至十八、九度之間,因此農林漁牧都無需休止,只是必須多做一些防止寒害的準備,便足以應付一整季冬了。

至於最早觀物及氣候所得的「物候」,《逸周書‧時訓解》載:「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水不冰,是為陰負,地不始凍,咎徵之咎,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

立冬「物候」說的是此時水要開始結冰了,如果不結冰,代表陰氣不足;第六天開始則地也要開始結凍了,如果地不凍,必定是人類有太大的過失,老天爺給予的報應;第十一天則要「雉入大水為蜃」,雉指的是野雁,蜃則指大蛤,《本草》車螯之條曰:「車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氣為樓台,又嘗聞海中蜃氣成樓垣。」《章龜經》曰:「蜃大者如車輪,島嶼、月間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因此整句話的意思是雉雞進入大海化成大蛤,古人見雁鳥此時紛紛向大海飛去而不見其踪,海中又有許多大蛤出產,便理所當然的認為是那些野鳥變成的大蛤。有趣的是古人認為如果「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雉和淫婦何干令人不解,如果從天候現象來看,只能說此時已天地己冰封雪凍了,如果天氣不夠冷才會有婦人還在外拋頭露面。

◆節氣特色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為傳統社會中的八節之一,因此這一天不只代表入冬的節氣而已,更是封建社會中重要的祭祀日,皇帝要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以迎接冬季的到來,各地的官員也要面北設壇,為常民百姓祈福避冬,以免冬的酷寒傷了作物、牲畜以及人們。

台灣因氣候的關係,還不致於天乾地凍,農田裡的稻作收成以後,農人們會利用冬陽,先將翻過來的田土曬上幾天,然後便利用閒置的田野種植長年菜、蘿蔔、結頭菜、包心菜…等冬作蔬菜,反而使得這個季節的田野中顯得特別忙碌,只是近些年來,國人的旅遊風氣大盛,尤其是過年期間人人出遊,人人都希望可以賞到美麗的風景,因此鄰近主要公路旁的農田,農政單位都輔導農人種花,為台灣農村之冬,彩繪了更動人的風情。

◆節氣活動

立冬為二十四節氣中,進入冬天的第一個節,所謂的「節」,指的是節慶,主因二十四節氣雖為漢人用來調校氣候的陽曆,卻不是以為基礎的日曆,而是指一段時間(十五天多一點)的旬曆,人們無法以過日子的方式計算出到了什麼時候了,因此最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便是由十二節和十二氣所組成,氣代表氣候,用以調整太陰曆的誤差,節則為慶典,一年共有十二個慶典,官方乃利用這些節慶來告訴人們,時序已經進入什麼氣候了。

立冬既為冬天的第一個節,自古便以「補冬」做為慶祝的儀式。漢人將這個冰封雪凍的季節稱為冬,代表的不只是四季的結束,更是生產的結束,人們辛勞了一整年之後,進入一個不需勞動、天地酷寒的季節,人們乃以飲食做為禦寒之法,「立冬進補」就是要提醒人們,酷冷的氣候已降,人人都該多吃一點東西來暖身。

「立冬進補」的第二個涵意,乃是表達對家中勞動者的感謝之意,每年到了這個時節,無論是耕田的、養魚者或是畜牧人,辛苦了一下來都有了收成,無論收獲如何,都是溫飽一家人最重要的資產,因此全家人就到用這個工作結束、準備休息的時機,請辛苦的勞動者好好享用一頓特別為他準備的食物,以表示對他過去一年辛勞的感謝,同時也希望他利用冬天休息時,好好調整身體,補充更好的體力,以備開創更好的來年。

立冬習俗到了台灣之後,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意涵,大多數的人們都是為了進補而「補冬」,尤其是二十世紀七〇年代之後,台灣經濟開始起飛,走過貧窮歲月的台灣人,多麼想彌補過往時空的困頓與貧乏,致此許多人拼命用金錢來彌補自己內心的失落,食、衣、住、行中,飲食乃是其中最方便讓大多數人做得到,且最容易滿足每個人的項類。

就這樣,「補冬」的習俗蔓沿開來,「立冬進補」成了台灣人不能錯過的重要節俗,加上傳統的食補的觀念,認為野生的東西最補,更重視「食腦補腦,食鞭補鞭」,而當時台灣的生態環境優良,取得野生的山產容易,於是這些珍貴罕見的野味也就成了每到立冬時節,最受歡迎的進補聖品。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降,台灣的生態保育觀念大幅提昇,加上世界料理齊聚寶島,早期被視為上品的野山豬、野山羌…及其他野味,才逐漸退出市場;此外,也因為台灣飲食環境的改變,讓大多數的台灣人平常就吃太好,到了立冬之期,雖然補冬之俗猶在,但大多改選擇真正食補有益的食材和料理,為自己儲備這一季冬的最佳的體力與活力。

◆節氣養生

古來人們在立冬之際「補冬」,主要的目的乃是在這個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的時節,透過豐足的食物,以彌補嚴寒所需消耗的更多元氣。因此古人立冬進補,都遵「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以現代的眼光來解釋,則是少用生食冷食,不妨食用一些較高熱量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以免過燥而氣虛。

冬天最需要補充維生素CBA,適合多吃甘薯、馬鈴薯…等薯類,不僅可補充各種維生素,更有清體內、除燥熱之用;此外,冬天食豆腐、木耳滋心,冬令蔬菜則以包心白菜、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含有較均量的維生素,各種菜蔬經常調換,合理搭配,可讓整季冬的膳食都溫厚而豐足。

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在起居調養上,應該要早點睡以避開夜半之寒氣,日出便可起身以吸引清晨之露氣,只要有充足的睡眠,便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不致讓自己整個冬天都感到困乏無力。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陽月小陽春,拒霜花朝顏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台灣民間慣稱陰曆十月為陽月,主因古人認為十月的氣候像是個小春天,因而稱十月為「小陽春」。月令的別稱早在漢代便已形成,始見於董仲舒的〈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除了東晉葛洪(或說漢朝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抄了這則記事外,此後歷代都可見到以陽月稱十月的文獻,《後漢書·馬融傳》載:「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林衡戒田,焚萊柞木。」唐代章孝標的《次韻和光祿錢卿》之二:「同期陽月至,靈寳祝葭灰。」到了清代,錢謙益的《蔚村溫如陳翁八十壽序》也載:「蔚村溫如陳翁,孝廉確菴子之父也。今年陽月,春秋八十。」

傳統的文人雅士,則把芙蓉當作十月的當令之花,稱之為「芙蓉月」;芙蓉盛開於陰曆十月,因不怕霜冷被譽為「芙蓉顯小陽」,更被人們譽為樂天知命的君子,有些人以「拒霜花」來形容芙蓉的高潔,蘇東坡撰詩稱頌:「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

◆月令緣由

早期的台灣農村,十月是個豐收的季節,農人們收割了黃澄澄的稻子,在田野堆起一座座如圓錐形的稻草堆,為這一年的辛勞與收獲,寫下了最精采的結局。

新翻的稻田,經過冬陽的曝曬後,可以整地為菜圃,種些包心白菜刈菜、芥菜、結頭菜、蘿蔔…等冬作蔬菜,等到過年前採收,加工醃漬或曬乾成為各式可以久藏的食物,為明年的春耕、夏耘之際,備妥全家食用的菜餚,只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今的十月小陽春,愈來愈不易見到傳統社會的生產過程,幾乎都都是些消費性的生活形態,如啖蟹黃,品醇酒…等。

◆月令特色

陽月的暖暖冬陽,是冬秋時節最佳的曬製季節,早期台灣的鹽田還在生產時,從仲秋之後一直進入仲冬,正值台灣氣候中的乾季時節,為曬鹽最重要的大汛期,主因這時節天高氣爽,加上東北季風日夜不停,是一年之中最容易將海水曬成鹽之期,因此南北各地的鹽田,都可見到辛勤的鹽民為曬鹽而忙,如今台灣不再以傳統的曬鹽法來生產鹽,甚至連鹽田都不復見了,陽月忙曬鹽的景緻,當然也就消失了。

新竹的新埔及北埔地區,許多農人都懂得利用十月的小陽春,忙著曬製柿餅。

從清代中末葉便開啟的柿餅產業,到了二十世紀末,更成為新埔和北埔兩個小鎮最重要的產業,尤其是傳統曬柿餅的影像,成為眾多攝影者追逐的目標後,陽月曬柿餅不只是一種特色食品的加工過程,更成了許多人秋天旅行的重要景點;就因為許多人不斷追求的「楓紅層層、柿紅處處」的浪漫意象,讓台灣的陽月,有了浪漫而美好的風景。

台灣傳統的手工柿餅,主要是以日曝的方式,脫乾柿子的水分,太陽的高溫,雖然可以使柿子中的水分蒸發,但要將柿子曬乾且不致於發霉,必須得靠強勁的九降風幫忙,客家人所謂的「九降風」,乃是台灣西北部地區重九之後常起的東北季風,而這也是新埔鎮和北埔鄉,會成為柿餅故鄉的真正關鍵因素。

太陽的紫外線,可以使果肉持續發酵,特有的季節風,又能迅速把水分帶走,如此「曬」出來的柿餅,才會有獨特的香氣與口感,只可惜如今的柿餅專業區,大部分的廠家都改成了直接用電力脫水乾燥,製成的柿餅大概也只剩下甜味罷了。

◆月令活動

陽月傳統的民間節俗,有十月之初的「十月朝」以及十月半的下元節。「十月朝」今在台灣已少有人舉辦了,舊俗人家都準備牲禮,祭祀祖先,特別注重這節令的人們,還要到廟中延請僧人,在神前或在家設壇,為亡逝的祖先做「功德」,結束前還要焚燒大量的金紙給亡逝的先祖,供祂們隨時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