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端月,旦歲之始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一月,在農業社會時代,一般稱為正月或者端月。以「正月」稱一月,乃因一月為一年的開始,因此古有四始之說,按古籍《正義》載:「正月,旦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因此,正月也被稱為「新正」,正是一年之始的表徵。

◆月令緣由

一月月令名為「端月」,代表的就是開端之意,中國春秋時代的《公羊傳》謂:「春者何,歲之始。」《公羊傳·隱元年註》的解釋是:「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時本名也。」

此外,在中國各地對於一月的稱法,還有:柳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等,全都是年之始或者月令特徵而來的名字。

◆月令特色

現今的端月相為一年的開始,但中國歷朝歷代,由於使用的曆法不同,因此所定一年之始的時間也不同。

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便各有不同的曆法,夏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商之歲月則為建丑之月,周代則以建子之月為年之始,到了秦始皇時代,甚至改成建亥之月為一年之開始。

漢武帝恢復了夏曆的寅月為正月,之後雖有王莽和魏明帝改用商曆,唐朝的武則天和唐肅宗改依周曆之外,漫長的二千多年間,都是以寅月做為端月。

問題是,什麼叫做建寅、建丑、建子或者是建亥呢?

寅、丑、子、亥都屬於上古時代的人們,用來記載時間的方法。

《周禮.春官》中還記載著從殷商開始,人們便相信天上有專門管理歲時星相,並且可藉以推測人間吉凶禍福的馮相氏,祂所管的時間,正是人類最早對時間所建構的基本觀念:「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

也就是說,商周時代,人們對時間的管理方式,以十二年為一個單位,每一年中又再分十二個月份,每天也分為十二個時辰,唯獨對日期的計算,以十日為一旬,這是因為人類之始,乃是以一天為單位來計時的,十天為一旬,三旬才為一個月。

而用來記載日子的,稱為天干、也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記月份則是地支,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

地支除了用來記錄月份,也用來記時。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認為一天的開始俗稱為夜半,以十二地支中的子為記,也就是現代時間中的二十三點到隔天一點,接著則是雞鳴,地支稱丑時,現代間為一點到三點,如此類推,現代我們用的二十四小時,正是古人的十二時辰。

遠古時代的人們,以夜半做為一天的開始,一直都沒有較大的爭議,但同樣屬於十二個單位的月份,要以哪個月份為起始,便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

夏朝建寅,指的是以地支中寅所在的位置為正月,殷商建丑,乃定一月在丑位置,周朝建子,則和一天的開始相同。

最特別的是秦始皇,把一年之始定在亥,如果以一天來看,豈不是還沒過半夜就開始新的一天,那豈不是每一天都要熬過漫長的黑暗才能見得到陽光?也難怪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只有這個短命的朝代以亥為一年之始。

不同的朝代,各有不同的觀點,並且各自制定了不同的曆法,但為什麼絕大多數的王朝,都以寅為一年之始呢?

以一天來看,寅所在的位置,正是日出之前的黑暗時期,以人類透過日出日沒的大自然現象所定出的方向,正是東北東方。

自古以來,人們都以東方代表春季,雖是初春,卻是萬物即將復甦的時節,因此以這個萬物萌芽之始做為一年的開始,正可以和人們的春耕之期相配合,同時更可以營造人們對新的一年最大的期望。

從中國歷代對曆法的選擇來看,雖說封建社會中,一切以帝王為尊,然而即使是帝王,對於大自然還是必須遵循其生滅的秩序,如此才能夠獲取足夠的糧食,以生養萬民。

◆月令現象

歷朝歷代對於十二地支中的寅,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詮釋。

中國的古籍《史記.律書》則認為:「寅,言萬物如生螾然也。」

螾乃指昆蟲鑽動之意,也就是說萬物滋生,草木萌動;至於清代的《協紀辨方書》也提到:「正月建寅泰卦,月令孟春,鄭注曰:孟春者,日月會於娵訾,而鬥建寅之辰也。正月三陽之月,泰三陽之卦,故以配之。」

建寅泰卦不只表示一月位於寅之位,更說明伏羲八卦所衍生的六十四卦中,一月的卦象為泰,指天地交合,上下同心之意,自然事事如意。

至於三陽,指的是傳統的五行陰陽中,東方位屬三,居太陽之位,孟春在十二月令中,也是陽數,排行第三,因此民間才以三陽開泰做為新春的賀語,至少在許多人家的春聯中都可見到這句話,卻少有人弄得清楚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古書上的文字也許令人頭昏腦漲,不過所有的意思都說明在這個初春時節,是一個萬物始生,天地回春之期。

新年同時也是歲時節俗中的歲之始,人人都希望能夠好好把握新的一年,因此每個人都會用各種方式祈求在新的一年裡,所有的心中願望都能實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新春期間,人們特別喜歡到寺廟行香的重要因素。

端月不僅是歲之始,更是自然萬物滋生的開端。

《禮記.月令》說:「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相當生動地描繪出大自然歷經過沉寂的冬季之後,隨著大地的陽氣漸生,慢慢地恢復了生機的動人景象。

台灣的天候雖不曾出現冰封雪凍的酷冬,但二期稻作之後,翻過身在曬太陽,或者被灑種了一地油菜花的田地,這時候又紛紛動了起來,灌了田水,鬆軟泥土,準備插上嫩綠的秧苗,開啟一整年全新的希望。

〈時光簿子〉小時與時辰

現代人對於時間的概念,都很清楚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但古人的記時法,只把一天分為十二時辰,這兩者之間,有些什麼差別呢?

十二時辰等於把一天分為十二份,從夜半開始,最早人類是以大自然的現象和人類的生活為記錄,夜半指夜過一半,雞鳴指休息過前半夜的雞,已逐漸醒來開始啼叫了,並不是現代人概念中,天亮雞才開始啼叫。

平旦代表平淡無事之意,日出為朝陽昇起之時,食時和晡時都是人們進食的時間,隅中指上午快接近中午之時,日中為日正當中,日昳代表太陽開始偏西,日入為日落之時,黃昏指晚霞將逝,天地昏暗之意,入定則是人們的入眠時間。

民國以後,計算時間的方法改用西方的二十四時制,二十四剛好是十二的二倍,也就是一分為二,西方的計時法正是一個時辰的一半,也就是半個時辰,也稱為小時辰,就是現代人慣稱的小時。

過去我們大概會去想時辰和小時的關係,其實字面上就透露出小時的稱法源自於時辰而來,也就是說古老的十二時辰,正是現代的二十四小時,唯一的差別是計算每天開始的時間點不一樣,時辰的開始點,必須跨過半夜,也就是從前一天的二十三點開始。

瞭解了時辰和小時計時點的差異之後,對現代人最大的作用應該是:終於搞清楚為什麼正月初九拜天公,卻在初八晚上就開始拜,至於大多數的民間的許多儀禮中,明明是寫著第二天開始,卻在今天晚上十一點就開始燃香點燭,起鼓請神;此外,算命的人會把夜半十一點出生的人,算成是第二天的子時生人,也是這個道理。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結束,為了更好的開始──為什麼要過年?新年又有什麼意義?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這些年來,許多人對於年的感覺,恐怕只是愈來愈沒有味道了,但無論如何,新年還是要過的,只是為什麼各種報紙、雜誌、電視上,介紹的各式各樣傳統年俗,彷彿都離我們很遙遠呢?

為什麼我們要過年?許多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恐怕很少會更進一步地思索年的深厚意義,只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古代留下來的遺俗」罷了,如果你只是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年,任何新年對你而言,是不會有太大意義的。

傳統的歲時節俗最主要的意義,是為每個人無法重新再來一次的生命中在漫長的時間,透過季節氣候的變化,將時間分成不同的段落,讓人們可以在每一個不同的段落中,拋開過去的挫折,重新建構不同的希望。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相當漫長,更無法重新再來,如果人一生下來,就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追求終身的成就,可能大多數的人,會因為人生的種種挫敗,而放棄跟別人競爭,歲時節俗乃是依照四季的輪轉,將時間分成一歲、四時、八節以及雜俗…等不同的段落,再依照時間的特性,發展出不同的意涵與特色的節俗,讓每個人可以在不斷受挫的生命中,隨時都可能因為時序的變化,而對未來重新燃起全新的希望,如此一來,非但可以擺脫一成不變生活的苦悶,更可以適度激勵生命,奮力地往前衝刺。

歲時節俗的意義提醒了我們,生命是不能分段的,但時間可以分段,對照一生與歲時節俗中一歲(過年)的關係,假設人生是一場 一萬公尺 的長途競賽,許多人可能會因為自認無法跑完全程,而提早退出了人生的跑道,而歲時節俗就好像是把 一萬公尺 的競賽,分成一百個不同的段落,每一段只要跑 一百公尺 ,如此一來,每一段的競爭都不長,自然也不會輸給別人太多,既使從來都不曾贏過,但很快就可以重新站在起跑點上,重新對未來懷有無限的希望。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有期待過年的經驗,有些人入冬之後,興奮地期待過年,有些人甚至年還未過半,就已經在期待新的一年到來;這一年過得不錯的朋友,當然期待來年會更好,這一年過得不如意的人,只能期待新的一年,會有一個全新的開始…,由此可見,儘管每個地方的新年習俗不盡相同,但主要功能,就是營造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重新站在起跑線上,為自己的未來衝刺。

從歲時節俗的意義來看,過年就是為了結束與開始,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除舊佈新」,舊年之前,要努地的除舊,因此家家戶戶都忙著大掃除,忙著清理不要的東西,然後還要換上新的佈置,這一切都為了讓舊的年,有一個圓滿的結束,然後滿懷期待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為了表示對舊的一年,有清楚的交待,於是不同民族的人們,會以不同的儀式向舊年告別,送神、拜天公、敬謝諸神或者各種不同的辭年儀式,都是人們用來表示舊年圓滿結束的重要方法。

送走了舊年,最重要的當然是迎接新年的到來,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迎接新年呢?我們不妨看看供桌上的供品所呈現的象徵意義吧!新年期間,各家各戶所準備的供品大不相同,但在供桌上的果中,經常可看到冬瓜糖以及外表包裹著糖粉的花生,又甜又膩的冬瓜糖,好像沒什麼人喜歡吃,但家家戶戶一定會有,理由很簡單,只是因為諧音為「冬過了」,冬過了當然就代表春來了,春天來了也正是營造希望的最好時機;至於裹著糖粉的花生,一般都稱之為「生仁糖」,福佬話的「生仁」,也就是生子之意,由此可見,在每一個新的一年裡,蘊含有多少期望。

傳統的農曆過年期間,眾多的禮俗中,新年的禁忌顯得特別的多,為什麼過一個年,會有那麼多的禁忌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正值年的開始,任何人都不希望,一個充滿希望的全新開始,被一些不好的事情觸了霉頭,因此從進入舊年尾的 十二月二十五日 ,到新年的初五隔開期間,任何會招惹人不愉快的事情,最好都不要發生,於是乎,過年常可見到的禁忌,自然就出現了。

新年常見的禁忌包括過年不要生氣罵人、打小孩…等,這一類的都是為了避免動怒,而壞了年的氛圍;有些地方會有忌倒污水、垃圾、掃地的禁忌,表面的說法是新年期間從事灑掃的工作,會把家中的財氣掃掉,真正的含意,是新年期間不要碰這些不乾淨的東西,以免壞了一年的好運;也有人相信,過年期間白天不可午睡,相傳如此一來,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真正的含意有二:一是因為過年期間常會有客人到家裡拜年,主人在睡午覺再匆忙爬起來,會讓人覺得很失禮;二是為了激勵人們,在一年的開始,更要積極奮發面對新的人生,不要以怠惰輕忽的態度,來渡過這一年。

如果是在大年初一,也相當忌諱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按禁忌的說法,是會把娘家吃窮,但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已出嫁的女兒,確認她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必須認同婆家為自己家,加上過年期間,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要回娘家只能等到初二或者初三以後,才能回娘家。

有些人家也會忌諱早餐吃葷食,按民俗的說法,是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目的當然人人心懷善念;年初一也忌諱吃藥,古人相信年初一吃藥,代表一整年身體都會不好,會有這樣的想法,顯然是不希望一年的開始,都見到藥品而觸了霉頭。

不同的族群,更有許多不同迎接新年的方法,在台灣,最主要的活動,就是透過祭祀的方法,來祈求各種不同的神明,滿足人們心中的願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福、祿、壽三仙,這三位扮相可愛的老公公,也稱為財、子、壽三仙,從祭拜的糕餅,到元宵節所有的祈求,都以這三位神明,為人間所有祈求的表徵。

元宵節是傳統新年的結束,因此所有新年的祈求,也到此告一段落,元宵的祈求其實就代表對未來一年的祈望,從新年到元宵期間,到處可見到的炸土地公、寒單爺出巡,甚至是迎 關帝 君…,這些活動都是為了求財,傳統社會人們所求的財,是指富足的生計,並不是現代人妄想的橫財;元宵的迎燈與花燈,則都是為了添丁,人們透過燈同丁的諧音,祈求新的一年可以新添男丁,早期的生產型社會,男丁愈多代表生產力愈豐足,添丁當然是人人祈求的大事;那麼,又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祈壽呢?新年到元宵期間,處處可見的乞龜活動,正是人們祈壽的最佳方式,用龜來象徵壽,是因為烏龜身上的皺紋,是最佳的長壽象徵,因此古有「龜齡鶴壽」之說,而每個人都祈壽,無非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老天爺能賜給每個人都能身體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自然就能達到長壽的目的。

新年期間,人們無論用什麼形式、象徵及活動,都是為了營塑吉祥如意的氛圍,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個全新美好、充滿喜悅與期待的一年之始;畢竟,這是每個人不能分割的一生中,另一個重新站在起跑線上的機會,誰不希望有個最好開始呢?俗話不是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嗎?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納喜、開慶、迎花-淺談飯春花的種種及其裝飾意義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近些年來,台灣雖因經濟的繁榮,社會結構早已由傳統的農業型態躍向現代化的工商社會,許多傳統的歲時節俗也因社會型態的改變而趨淡或轉型改變,但幾千年來,一直為國人所重視的年,仍蘊含有相當濃厚的傳統風味,許多相當有意義的傳統風味,許多相當有意義的傳統舊俗,也一直保存至今,豐富著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的新春。

在台灣,大約在尾牙過後,市街商埠擺起紅花花的春聯攤位,南北雜貨舖裡整日進進出出購買年貨的人們以後,年的氣氛便濃厚起來了。這時候的街頭巷尾,放眼看去幾乎處處都是跟年有關的東西,從糖果瓜子、衣帽百貨、花卉盆景、南北雜貨、金香炮燭到春聯年畫,各式各樣從傳統到現代的新年應景物品都有,而在這數以百計的年貨中,有一種雖不怎麼起眼,卻因含意深遠,意義特殊,而成為人們年年不敢遺忘的東西,那就是「春花」。

「春花」一般人稱作「飯春花」,其最原始的意義乃因福佬話「春」與「剩」同音,取其「剩餘」之意,除夕下午,將春花插在飯上祭祀神明及祖先,謂「飯剩花」,為年年有「剩糧」的象徵,這個習俗,大都在「辭年」時舉行,日人鈴木清一郎撰《台灣舊慣習俗信仰》載:「除夕下午,要舉行『辭年』,就是在家廟或住宅正廳的神佛前,供上三牲或五牲以及甜粿和發粿等,焚香、燒金紙、行三拜九叩禮,這時還要在神前供上『春飯』。所謂『春飯』,就是用小碗裝上飯,飯上插紅紙人造花,神佛前各供三碗,灶神前供一碗。這種花叫『春仔花』或『飯春花』,這種飯也可以叫做『過年飯』。因為『春飯』和『剩飯』福佬話為諧音,意思就是一年之中不論如何吃,也永遠會有『剩飯』,目的是討個吉利…」。

在飯上插花飾或者留「剩飯」的習俗,其實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宋代「燕京歲時記」載:「年飯,金銀米為之,上插松柏枝,綴之以金錢棗粟龍眼香枝,破五方後,復始去之。」;清林焜熿修《金門志》載:「…留宿飯於明日,曰隔年飯;以生菜沸湯插唐花供神,曰長年菜。」乾隆時修的「泉州府志」另載:「泉人度歲,皆以米粉為糕粿,餑餑之屬,留宿飯於明日,謂之過年飯。」可見自古以來,國人便相當重視「剩飯」的象徵意義。

至於春花的樣式,隨著時間的改變以及地域的不同,沒有一定的規範可循,大的春花可達三十公分高,寬也有十至十五公分,小的春花甚至不到五公分,春花上除了一定有紙剪成或紅色海綿製成的「花」外,其餘全憑製造者的巧思,有些糊上龍鳳圖案,有些剪紙成「春」字,有些則分成許多支幹,每根支幹上都綻放出一朵春花,此外,另有一種與春花極為相似的「金花」,差別之處是花型分成三支,中間有一用通草墊成立體狀的小人偶,偶身上還綴有兩根紅色的羽毛,這類的金花,除客家人也當做春花於新年期間使用,它最大的用途是在民間建醮普渡時,插在豬公的豬頭上,以納吉添喜之意。

晚近年來,由於社會的急劇改變,現代人面對新的事務已應接不暇,對舊的事務自然日漸生疏,因而春花與金花也普遍產生混淆通用的情形,傳統的春花,在「辭年」時插在飯上或發糕上,擺在供桌上祭神及祖先,至年初五「隔開」時,便要同金紙一起焚燒,以示「去舊迎新」之意,但近年卻於大年初五之後,把春花插在香爐兩側,此外,客家人在新春期間,到附近的寺廟上香拜拜時,也一定會在香爐兩側插上春花或金花,當然也不會忘了在土地公香座的石碑上,綁上一對燦麗奪目的金花,大概因受這些習俗的影響,春花或金花與神明的關係有日益密切的趨勢,神明會的王爺移駕時,香爐上插著兩朵火紅的金花,台南縣學甲慈濟宮一年一度的上白醮大典時,「路關」(路線牌)上插的也是兩朵美麗的春花,草屯地區某些家廟春秋兩度的「進魁甲」(祈求魁甲聯登,高中狀元的儀式)祭祖活動中,也出現了春花的蹤跡。

除了上述各種形狀與各種用途的春花與金花之外,民間與春花類似用途或意義的還有「春紅花」以及「新娘春花」,「春紅花」約只有三公分大小,形式為大型春花的縮小版,主要的用途是新年期間,婦人們上寺廟上香或探親訪友時,當作髮髻插在頭髮上,一方面可做為裝飾,同時更添幾分新年的喜氣。「新娘春花」顧名思義,當然是指嫁新娘插在髮上的紅紙花;其目的也同樣是迎喜納吉;可惜這兩類春花,前者在台南地區還偶可見到,後者在西式白紗的取代下,早已完全絕跡了。

無論是春花或金花,在過去農業社會時代,曾是婦女們年前重要的女紅之一,有些婦人為怕年前工作太多,早在臘月之初,便去香燭店買回大紅及金黃的紙以及通草等,把通草染成紅色後,可剪裁成一朵朵的小花,另外在金紙上及紅紙上剪出春字及其他裝飾圖形,一一貼在削成薄片的竹片上,一朵朵的春花便完成了。一般說來,春花都是成對使用的,製作春花時都必須一對對製作,只有新喪的寡婦,才會製作孤伶伶的單枝春花。

從最原始的「剩餘」意義繁衍而生的春花,歷經了無數年代的洗禮,到了今天,它早已成為迎祥納福的最佳象徵了。因此,無論人們將它插在飯上、發糕上、神豬上或者香爐上,都代表著人們的福祥與喜氣…。

歲暮來清黗,區分聖與凡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臘月送神之後到除夕前

◆歲時釋義

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之後,一直到過年之前,是家家戶戶的「大掃除」之期,是進入年期之後,最重要的辭舊迎新之俗。人們借著「塵」與「陳」諧音相同,  進入年期撣塵以「除舊佈新」,更希望借此把一切「晦氣」統統掃出門,以應人們「破舊立新」之願望。

台灣人是一個愛乾淨、整潔的民族,平常清掃房子雖然都是裡裡外外全部包括在內,但有個地方卻一直不能隨意清掃、移動,那就是供奉在案桌上的神明和神主牌位,平時若是任意擅動,怕會冒犯諸神和祖先而遭禍殃,必須要等到臘月二十四日送神返回天庭後到除夕夜前這段時間,才能搬動神像和神主牌位,徹底來個大掃除一番,以應台灣俗諺所說的:「清厝才會富。」

◆歲時緣由

台灣人過年前的「清厝」,一般稱為「清黗」或「筅黗」,也有人稱為除殘、掃塵、掃年、打塵埃、去塵穢…等。清代的諸多文獻留有許多記錄,顧祿的《清嘉錄》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稱『打塵埃』。」秦嘉謨撰《月令粹編》也載:「十二月二十四日掃屋塵,名曰『除殘』。」潘榮陛撰《帝京歲時紀勝》另載:「送灶神後,掃除祠堂舍宇。」可見得清代人清黗除殘,還是要特別選擇個好日子,俗謂二十四日或二十七日的「元力」最強,因此大都選這二日開始進行清黗。

◆歲時特色

早期的人們相當重視一年一度的「清黗」,所有的清潔器具,如:掃除、雞毛撢子或畚斗等,都要綁上紅絲帶,以示除舊年、迎新春之喜。大掃除除了將宅內外打掃清潔外,更重要的當然是清理神龕、神像、以及祖先牌位和香爐的香灰,首先耍先向神明稟告要開始「清黗」,獲得同意後才能將神明和神主牌位暫時請離案桌,以方便大掃除。只是,傳統習俗認為要請神明和祖先暫離案桌,暫放的位置只得在棟樑之內,如果在棟樑之外,神明和祖先可能會跑掉。

除了實際的清潔工作外,也有人會借著這個機會清除家中不乾淨的東西,做法是先將家中大門打開,用橘子皮加水或用檀香,把整個屋內外完全灑淨(香薰),同時口中還要唸一些吉祥話或者「妖邪遠走,紫氣東來」等咒語,如此一來家宅便可煥然一新,全家福氣常臨。

神案、神明、神主牌清理過後,還要特別清理平時絕對不可隨意移動的香爐,無論是神明爐或祖先爐,都代表傳承的香火,更是家宅興旺的表徵,因此清香爐過程中,最忌把香爐倒過來清理,謂之「倒爐」,民間相信會招致不祥,因此人們都用綁上紅絲帶的新湯匙將爐內香火掏起,然後用新篩子來篩掉雜物,並適當添加新香灰,使爐內的香灰鬆軟,以利插香,台灣人認為:「插香鬆,賺錢嘛輕鬆」。

有些人家會借著清香爐的機會,也就是神明爐內重新置放五寶或錢幣、鐵丁…等寶物,以祈添財或添丁;也有人將十二枚硬幣一正一反,在香爐底部作圓形排列,代表一年十二個月諸事順利、廣納四方財氣。

清掃工作完成後,接著要迎回神明及祖先,案前可備湯圓、時果、鮮花、清茶、蠟燭、金銀紙,全家焚香祝禱、稟明神明及祖先已經打掃完畢,恭請歸位,並擲筊請示後,確認神明及祖先都已經歸位,「清黗」乃告完成。

若是舊年之中,曾辦過喪事的人家,則必須守孝三年,因此在這三年內都不得過年節,因此自然也不得「清黗」,更不能擺年夜飯以及貼紅春聯,以免因亡者屍骨未寒,家人便歡慶過節,而被別人認為是不孝之敬之家。

很明顯的,台灣人將神案劃為平常不可動,甚至連清掃都不被允許的地方,主要是在每個人日常生活的場域中,劃出一塊禁忌之地,再透過一年僅有的一次「清黗」,神聖化案桌上供奉的神明和祖先牌位,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那些神雖然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但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凡境,神卻位於聖境,祂們的裝嚴和神聖當然是不容懷疑的!

平常買「東西」,過年辦「南北」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臘月下旬

◆歲時釋義

自古以來,年一直是辛苦的耕作有了收成之後,而形成的慶典,因此豐厚的收獲向來是人們對年最重要的祈求,後來因社會的不斷轉型,原本生產形態的社會逐漸演變成經濟社會,為了過一個豐裕的年,也就必須採買年貨。

現代社會中,辦年貨早已成為大多數人過年之前最重要的活動,採買的時間也沒有一定,往往在年前一、二十天,便有商家大力促銷年貨,從這個時候起人們便開始陸續買起年貨來了,至於年貨的種類更是繁多,從甜食發粿到家電用品全都屬之。要辦哪些年貨,則是家庭的需要與經濟能力而定,其中最應景、最具有年味的,還是以被稱為南北貨的鮑魚、魚翅、黑棗、木耳、金針、香菇、魷魚絲、牛肉乾、臘肉、烏魚子…等,最受到人們的歡迎。

◆歲時特色

為了新年而採買的物品,都可稱為年貨,為什麼又有些年貨,又被稱為南北貨呢?

大體而言,被稱為南北貨的年貨,大多為不同地方所產的食物,而這更是漢人最早採買的年貨。

漢人對於日常生活中所需買賣的物品,大多稱之為「東西」,就如我們習慣常說的:「我去買東西」,卻少有人去探究何以平常所買的物品為「東西」?但到了過年之前,所採買的新年應景食品卻成了「南北貨」,年貨何以又稱為「南北」名之呢?

所謂的「東西」,指的是方向中的東、西方,無論是往東或往西,指的都是相同緯度的地方,既然緯度相同,所出產的物品也就大同小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平常所吃、所用的當然是容易取得、價錢便宜的為主,這些產自生活周遭、容易取得的物品,用「東西」兩字來稱之,是最妥切不過的了;碰到了過年,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大慶典,當然要去找一些平常吃不到的食物來給全家人加菜,這些平常吃不到的食物當然不是產於本地,而是往南或者往北才找得到的,「南北貨」之名也就因此而產生了。

看似普通的物產稱呼,卻因東西和南北所顯示的地望之別,巧妙地區分出食物的常與不常,可見自古以來,漢人便非常清楚不同的地理位置,才能產出截然不同的物產,也因為來源的不同,每一樣物產才有不一樣的價值。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寺廟封印,神職暫歇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十二月下旬~除夕日

◆歲時釋義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增顯帝王的威權,製定了「玉璽」,也就是用玉刻成,上書特定文字以代表特定身份的印記,自此以後,皇帝所使用的,代表獨尊身份,並用以傳國的印信稱為「璽」,此外,官、私所用,用木頭或金石刻成的圖章,用來代表身分、官銜或公司行號憑證的印信,則稱為「印」。

古時不論是交易買賣,或是行政命令頒布,都必須用「印」,一方面確認交易或行事成立,另一方面若是產生了糾紛,也有查詢或追究責任的根據。

然而人們一整年都有各式交易事宜,就連政府各級官署也是經常公文往來,「印」的使用頻繁,也讓它成為一種象徵工作的符號。

◆歲時緣由

封建社會時代,每年歲暮年前,各級官府衙門,例於過年前休年假之際,都會舉行封印大典,正式封了「印章」,代表這一年結束了。官方的「封印」大典,在早期社會是一項重要行事,因此必須由「欽天監」擇定黃道吉日,《燕京歲時記》載:「每至十二月,於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須示天下,一體尊行。」

到了清朝時,封印的時間約在十二月十九日起到十二月二十二日期間,由「欽天監」擇定吉日並告知天下,從朝廷到各地府衙,都得遵照這個時間舉行封印大典。

除了官方的各級衙門、府廳之外,漸漸地也會有一些民間的商行、票行…等平常會使用到印章的地方,到了每年歲暮之際,準備要將這一年的生意告一個段落,也會模仿官方,舉行小小的「封印」儀式,等於向人們宣告這一年的生意到此結束,如果還有生意,就只能等來年再做計較了。通常封印的時間,大多是先官方而後私人,時間大多在送神之後,甚至有些商家會拖到除夕之前。

◆歲時活動

如今在台灣,官方及商號是完全不可能再舉行年前的封印大典,只有在某些民間寺廟,還保有這個儀式。

台灣民間寺廟的「封印」,大多在送神時同時舉行,也有些廟都於特定時間舉行,所封的「印」就是神印,平常用來告示、開壇、鎮煞、畫符…等各種用途的神印,到了封印之期,要先將各神明 的神印請到供桌之前,向玉皇大帝稟明過去一年各神明為信眾消災解厄、救苦救難的事蹟,再請玉帝明封印儀式,同時將各神的印章放入印盒中,外層再用黃布包好,最後貼上封條也就完成了封印儀式。

各寺廟於年底舉行過封印儀式後,廟裡便不再為善信們處理消災解厄…等事宜,要等到來年接神之時,同時舉行開印儀式,神明們所有為善男信女的服務,才能正式重新開始。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送灶神上天,賜福到凡間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歲時釋義

台灣人過年前最重要的歲時祭儀,莫過於臘月二十四日的送神,但在古老的封建時代,不同社會階級的人是不能同一天送神的,俗謂:「官三(廿三),民四(廿四),王八、烏龜(妓女及相關行業的人)五(廿五)」之分,漢人移入台灣之後,這種階級性的分法較為少見,除了台南某些寺廟會從臘月十四日起開始送神外,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在臘月二十四日送神。

自清以降,各代文獻都有記載神廟及人家送神的盛況,清代的周鍾瑄修《諸羅縣志》載:「臘月二十四日,各家拂塵。俗傳:百神將以是夕上閶闔謁帝。凡神廟及人家各備茶果、牲醴。印幢幡、輿馬儀從於楮焚而送之,謂之送神。至來歲孟陬四日,具儀如前,謂之迎神。」到了日本時代,連雅堂修《台灣通史》卷二十三〈風俗志〉也載:「二十四日,治牲醴,焚紙馬,各祭所祀之神,謂之送神,至明年正月初四日,如前儀,謂之接神,翌日以為天神下降,鑒察人間善惡,莫敢褻黷,語言必慎。」

臘月二十四日,凡間寺廟和人家全都要辦行「送神」儀式,並不是將所有的神都送上天,只是將天神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民間俗信這一天為玉皇大帝派到人間服務的諸天神,返回天庭述職的日子,而這些天神和人民相處一整年,自然瞭解人間的是非善惡,祂們回到天庭,最主要的就是向玉皇大帝報告祂們所見所聞的一切,其中尤以坐鎮廚房中的灶君,和民間的交往互動更為密切,自是看盡所有的善惡與真偽,俗傳為了清楚人世間的善與惡,玉皇大帝特別派了兩侍神,分持善罐與惡罐,隨時記錄全家人的所有行事,善惡分明地分藏於兩罐中,待年終回到天庭,再一一向玉皇大帝奏報。

許多人一直誤以為送神是把所有的神送回天庭去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神明分為天神和地祇兩種,地祇諸如:媽祖、開漳聖王、廣澤尊王…等,都是由凡人成神的,祂們長駐在凡間,主要的任務是為人們祈安賜福、消災解厄。玉皇大帝為了要暸解凡間人民的是非善惡,因此特別派了許多天神到凡間來,諸如:三官大帝、灶神、城隍爺、太歲星君…等,一方面協助地祇處理人間諸事,更重要的則是考察人世間的善與惡,做為玉皇大帝獎懲世間的憑據,這些奉派到民間的天神,每年返回天庭述職一次,因此每年歲暮凡間眾生都要舉行「送神」儀式,就是要送天神回到天庭,報告這一年來的所見所聞,到了來年正月初四,再重返凡間繼續監察人間的行事!

◆歲時緣由

由於天神的主要職司就是監察凡間的善惡功過,而常民百姓接觸最多且最常的天神,就是駐守在家家戶戶中的灶君,因此傳統社會中最重要的送神,實乃送灶君。

令許多人好奇的是,何以看起來並不特別起眼的灶王爺,會是天神呢?這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談,一是民間傳說,二是民間信仰的目的。

我們先來看看民間流傳的故事:灶君是玉皇大帝的第三個兒子,性好美食及美色,常因行為舉止不端被玉帝處罰,後因調戲宮女而被玉帝貶到凡間,玉帝之子乞求玉皇大帝給他自己選職務,玉皇大帝答應了,結果玉帝之子為了滿足自己的喜好,認為人間的廚房裡必有美食,且煮食的大多為婦人,因此自擇為灶神,以圖終日與美食、美婦為伍,等到玉帝之子到了民間就任,才發現貧困的民間根本少有美食,而煮飯的婦人也不大整理儀容,於是經常向玉帝奏報人間是非恩怨,玉帝因此特別下昭,命灶神專司考察民間是非善惡之責,自此以後,每年到了臘月二十四日,灶君便帶著一年來所記錄的一切返回天庭,做為玉皇大帝賞善懲惡的根據。

如果從民間信仰的角度來看,俗稱的灶君爺正式的神名為司命灶君,灶君何以成為凡間的司命之神呢?主因爐灶為料理食物的基本設施,人民主要的飲食都要通過爐灶,有了食物才得維持生命,因此掌理爐灶的灶君,自然也就成了司命之神。

◆歲時特色

傳統社會中,檢視人的是非善惡,往往是從日常的言行來看,諸如是否言好言、存善念、發好願、施好心、做好事,以至於是否愛惜糧食,人飢己飢、親愛妯娌…,都是重要的指標,在每個家庭中,最容易批評別人、分化妯娌、浪費食物、自私為己的地方,正是每家的廚房,因此將灶王爺設計成專司觀察記錄人類好壞功過的家神,就是要警惕人們,這些壞事平常不要多做,就不必害怕玉皇大帝的懲治了。

只是,凡塵中的凡人,在漫長的一年之中,怎麼可能不會因不滿公婆而頂了老人家?也可能因妒忌心而偷偷罵了誰幾句?更不可能完全沒有浪費食物?…既然犯了過又不希望讓老天爺知道,因此就只能求灶王爺回返天庭時,儘量「隱惡揚善」,讓老天爺不致太生氣,以祈來年能少災禍多福報。

為了讓灶王爺能幫我們掩去一些過失,當然要準備豐盛的祭品,來拜送及賄賂灶君,希望祂在吃飽喝足之後會因「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心理,回到天庭能「口下留情」,壞事少報幾件,好事多傳達一些,最好是能讓玉帝都降一些福澤到凡間來。

除了灶君之外,台灣民間信仰中也相傳在每一家庭裡,還有一位記錄家中成員的是非善惡的孤鬼,就是家家都有的「地基主」,所謂的地基主,指的是某一塊土地上曾經存在過的孤靈,由於台灣屬於移墾社會,每一塊土地在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主人,其中難免有人因故魂留此地,後來的主人不知道也不認識早先有那些亡靈留在此地,因此祭祀祂為地基主,也就是稍高於有應公的孤魂野鬼。地基主雖然位階甚低的野鬼,但同樣負有監督人間善惡,同時也要回報的職司,只是地基主不可能向上蒼回報,而是向當地土地公回報,因此在送神當天的午后,也要特別祭祀地基主,目的當然是跟祭拜灶君爺相同的。

地基主向土地公回報之說,顯然純粹是創造出來的神話,只是創造這個神話的目的,顯然是希望人民在這個年終歲暮之際,同時祭祀曾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地基主。

◆歲時活動

無論送神之說是怎麼來的,民間的送神儀式最重要的就是敬備牲醴、湯圓及甲馬,隆重送神返回天庭;如果是家庭中的送灶神,當然是在廚房中供有灶君神禡的神位前,祭品要特別準備可以吃得嘴巴又甜又黏的麥芽糖、冬瓜糖…等,還有塞住灶神嘴巴的湯圓,因此都會煮上一大鍋甜湯圓,祭祀時要選幾顆貼在灶壁上或灶神龕上,用意是希望堵住灶神之口,而這湯圓貼在灶上,不久便乾硬成塊,老一輩人都相信取下來收藏好,若小孩不巧吃壞肚子,硬湯圓磨粉吃下,便可不藥而癒。

也有些人會準備一些酒糟供灶神享用,民間的說法是只要灶王爺吃多了就一定會醉,吃醉之後無論是向玉皇大帝奏報什麼是是非非,玉皇大帝也未必肯信祂的話。

祭祀快結束時,除了要燒大壽金、壽金、刈金和福金之外,更要燒許多印有坐騎及盔甲的甲馬錢,這是供灶神返回天庭的交通工具,金紙焚燒過半後,要將舊的灶神神禡撕下,一同放入金紙堆中焚化,代表灶神已返回天庭之意,待第二年接神時,再貼上新的灶神神禡。

至於寺廟的送神,要將眾善信聚集在大殿中,先請僧人或道士誦經祈福,禱賀新春降臨,然後燒甲馬,善信們虔誠跪向廟門口,恭送諸神冉冉上天,最後並掩上大門,貼上封條,表示主神上天述職,緊閉大門以防邪神外道入侵。

送神時如果起風,表示有風助灶神返回天庭,代表好兆頭,俗謂:「送神風,接神雨。」接神時有雨,則象徵天神將帶來甘霖滋潤大地,當然是最好的事了。此外,俗語也說:「送神早,接神晚。」意指送神要早早就送,接神要愈晚愈好,如此等於讓這些天神的在天庭的時間可以更長一些,天神自然會更加高興,只要天神高興,民間當然同享安樂。

◆其他

送神之日,也是傳統社會中開始賣春聯、年畫的時候,直到今天,春聯、年畫仍廣受民眾的喜愛,每逢歲暮,大街小巷都可見到販賣春聯的攤販,春聯的材料,也不只是紙製品,織布、塑膠製品的春聯紛紛出現,式樣繁多,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給。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大寒寒逆極,蘭花報歲來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一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起

◆節氣釋義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這是個冬將盡春未至的時節,寒流一波波地隨著東北季風南下,儘管天氣的嚴寒和小寒時節難分軒輊,但由於建構二十四節氣的黃河流域,此時處處盡是天寒地凍、積雪不化的嚴寒景象,因此古人大多認為大寒為一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期,《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的記載指出了大寒的名稱由來:「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另外,台灣常見的《農民曆》中,描繪的大寒景像也是一片冰天雪地:「斗指癸為大寒,時大寒栗烈已極,故名。」

◆節氣緣由

同樣是冰封雪凍的世界,古人認為構成大寒的三候,據《周書》〈時訓篇〉載:「大寒之日,雞始乳;後五日,鷙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

大寒的第一候為「雞始乳」,古人認為雞為「麗於陽而有形」的家禽,因此在陽氣漸生之季才會開始飼育小雞,可見此時雞已經可以感受到春天即將來臨的氣息了。第二候的寫法有所不同,《唐書》、《宋》《金史》都寫成「鷙鳥厲疾」,但是《月令》、《元史志》則寫成「征鳥厲疾」,指的都是殺伐之鳥,也就是「鷹隼之屬」,到了這個時節因陽氣漸濃漸有些小動物開始活動,鷹隼等猛禽也重新盤旋在高空上,獵捕食物了。

進入大寒的第三候,馬上就要冬盡春來了,但這個時節,剛開始只在水面初凝的冰,已經凝結成厚厚一層了,「水澤腹堅」的腹,指的是「猶內也」,也就是說此時「上下皆凝,故云腹堅」。

◆節氣特色

不管是小寒較冷,還是大寒較冷,在中國的黃河流域,傳統社會的人們正忙著造脯,釀酒,積糞,貯蠶草,為過冬過年做準備。

天候方面,由於此時陽氣漸生,厚厚的冰雪開始融化,因此農林漁牧都容易受到寒害,在台灣,只在高山會有一些積雪,但在開闊的農也和沿海的養殖區,依舊會有寒害的問題,到是未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只要一發威往往造成相當大的農業損失,因此,隨時做好農、漁業的防寒,是這個季節最重要的工作。

◆節氣活動

舊時的大寒,是醃製臘味最佳的時候,台灣最早移民大都來自東南沿海,原不尚醃製臘味之俗,政府遷台後,不少中國各地的地方風俗隨著引至台灣,臘味逐漸在台灣風行起來,「臘味」指用鹽醃製,再予風乾的雞鴨肉類,早期的人們,甚至相信大寒日醃製的臘肉可以久藏不壞,清人厲惕齋撰〈真州竹枝詞引〉謂:「醃肉雞魚鴨,曰『年肴』,煮以迎歲,魚肉多者曝之,留之消夏。」;二十世紀八○年代以降,社會的寬裕繁榮,街頭市井隨時都可買到各地風味的臘肉,人們也不特別等到大寒之日再醃製臘味。

早期的台灣,大寒時也是家家醃酸菜、蘿蔔的季節,因此農田裡到處可見到忙著收成的人們,到了二十世紀末葉,利用冬休時節種菜的田園較少,大多改種綠肥植物,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更進一步改作各式草花,如今更形成了全台處處皆花海的熱鬧景像。

台灣地區只有少數地方有機會下雪,有些高山,此時正是雪意正濃的時候,適合旅遊的山區,早就填滿了遊客的足跡,不過這些對於平地來說,卻沒有什麼影響。

  中國農諺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顯示人類很早就觀察到無論是花草樹木、鳥獸飛禽…都會按照時令與季節活動,在這個冬盡春萌之際,更是台灣的蘭花盛開之期。

  台灣向有蘭花王國之稱,從入冬開始漸為蝴蝶蘭的季節,緊接著則為各式報歲蘭的花期,這些各具風姿的蘭花,早已被視為台灣的國蘭,尤其在新春時節,更是最具特色的節慶花卉。

◆節氣養生

大寒時節是冬三月的最末之期,自古冬三月便被認為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主要是因為這個時節人體的代謝緩慢,陰氣潛伏、陽氣初生,因此大寒的養生當著眼於「藏」,《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也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重點就在於所有的養生都是順應自然規律,冬深時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才有利於度季。

也有人為了避冬會調一些藥酒,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之說,可見這些東西都有助於人民抗寒。此時也是氣溫變化劇烈之期,寒流來時天候暴冷,出太陽時氣溫又暴增,早晚溫差相當大,因此有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等疾病的患者,最需要提早警戒,最好早晨和傍晚儘量避免出門。

  身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也是重要課題,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老年人既使在居家中,都應避免臉部、手部、足部的保暖,避免因寒冷以致增加身體的負擔。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祭土神打牙祭,尾牙後萬業休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十二月十六日

◆歲時釋義

陰曆十二月十六日為台灣歲時節俗中的「尾牙」,也就是一年之中最後一次「作牙」。

「作牙」也稱為牙祭或作禡,「禡」乃是戶外祭祀之意,《康熙字典》載:「於內曰類,於野曰禡。」,《說文解字》則載「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因此最古老的作禡,乃是傳統社會中,因交易買賣而衍生出的祭祀土神活動。

◆歲時緣由

台灣人至今仍在每月初二、十六日「作牙」,顯然是早期互市行為所流傳下來的,古老的社會為自行生產為主的社會,並不重視交易買賣,偶有東西需要買賣,平常也找不到買主,慢慢地才有人約定在望朔日隔天,也就是初二、十六日,到約定地點作交易,後來雖逐漸形成「市集」,但早期並沒有專業商販,大多是家裡多出來的東西挑出去賣,這些自產的東西在本庄一方面礙於親情與鄉里人情,都不便在本地做買賣,因此都要到他鄉外里去尋求交易的機會,要到別人的村庄,入庄第一個碰到的就是守在村庄入口的土地公,來做買賣的人為了生意好些,自然得祈求土地公的幫忙,請祂幫忙找一些鄉親來買東西,賣東西的人無論生意做得如何,祭祀土地公的祭品都要帶回家,供全家人打打牙祭,做牙之俗也就因此而產生了。

掌理地方的土地公,雖然自己沒有錢,卻是最熟悉鄉里的神,如果祂願意把地方上有需要的人帶來買東西,賣東西的人生意自然就會好,正因如此,土地公也就成了做買賣者的帶路財神,直到今天,許多商家都奉土地公為財神爺,正是這個緣由。

◆歲時特色

隨著時代的進步,原本以自己生產的社會也逐漸改變成經濟社會,人們做生意的形態雖然改變了,但土地公就為財神爺的形象卻更根深蒂固,無論買賣什麼東西的商販都相信,多拜土地公必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客似雲來。因此每逢陰曆每月的初二、十六日,商家大多會準備三牲祭品,隆重祭祀土地公,宴後將祭品料理一番,和員工一起打牙祭,正是例行的「作牙」。

年中一個月兩次的「作牙」,以二月初二日為「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為「尾牙」,做完了「尾牙」,代表這一年平常日子結束了,接著就進入歲時節俗中的「歲」,也就是新年之期,因此各行各業都會有跟尾牙相關的祭儀或活動,連雅堂修《台灣通史》載:「十二月十六日,祀社公,謂之尾衙,工人尤盛,以一年操作至是將散也,而鄉塾亦以上元開課,尾衙放假,外出之人,多歸家度歲。」

◆歲時活動

傳統社會將尾牙現為工作的尾期,主要是跟早期的社會形態有關,農業社會時代,大多數人都是自耕田園維生,外出工作者大多是無田地或田園不夠維生的貧窮人家,工作的形態不是做長工就是當僕奴,無論是那一種都是一年一聘,受聘者在元宵後便上工,此後一年間只有端午和中秋可返家兩次,一直到了尾牙,這一年的工作便告結束,頭家請長工和僕奴吃一頓豐盛的尾牙宴,同時也藉此機會暗示他們第二年是否要繼續留任,第二天所有的人領到了這一年辛苦工作的酬勞(可能就只有幾石稻穀而已),便可以返家了。

除了受雇於人者工作告一段落之外,也是傳統商市的結算之期,不只生意到此告一段落,過去一年來做生意所有的帳目都必須理清,有賺必須平分給合夥人如果有負債也由大家分擔,並共同決議第二年是否繼續經營。

尾牙也是土地交割的尾期,農業社會時代,土地是每個人每一家立業的根本,若非迫不得已,一般人根本不會願意出售土地,迫於現實必須售地的人,賣地不只自此失去了土地,更將永遠失去過去努力在土地上經營的成果,為了要給售地者一點點的補償,於是衍生出了無論何時完成土地交易,但原地主仍可保留地上物的採收權,直到當年所有的作物採收完畢為止,但也必須預防原地主故意將某些作物不收而拖到第二年又有作物長出,於是雙方約定最後的採收期到尾牙為止,過了尾牙無論地上物是否收成完畢,土地都必須交割給新地主。

人和人之間如果有借貸行為,尾牙也是傳統的還債之期,借方也可以在尾牙之前公開到貸方去討債,但如果欠債的人可以躲到尾牙之後,所欠的債就可以拖到明年再還了。

上述的每一樣傳統習俗都清楚的說明,尾牙是一年之中平常日子的結束,過了這一天,平常的工作都要告一段落,工人可以返家休息,商家也結完帳目不再營業,甚至連土地買賣都以尾牙為最後期限,可見得這個節日在歲時節俗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臘八古為入臘之日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十二月初八

◆歲時釋義

陰曆十二月初八日為臘八,臘也是月令名,包含有狩獵與祭祀…等多重含意,源自於傳統的農業社會,農人的生產獲得豐收時,認為是天地萬物諸神的助佑,必須舉行盛大的祭儀以報謝天地諸神及祖先,是為「蠟祭」。祭典的同時,更重要的當然是將豐收的成果與鄰人分享,人們取新產的黍糜及獵物,烹煮後供大家同享,形成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宴鄉活動。

至於「蠟祭」之期,上古時代為入臘之日,《說文解字》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說明最初人們是以冬至後第三個戍日為入臘之日。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新衍生了一個「佛祖成道」之說:「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自此臘祭和佛教的佛成道節結合為一,日期也定在十二月初八日,並且相沿成俗為「臘八節」。

◆歲時緣由

盛行於中國北方的臘八節,一直都是佛教寺院重要的慶典,宋代吳自牧撰《夢梁錄》載:「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設紅槽,以麩乳諸果筍竿為之,供僧,或餽送檀施,貴宅等家。」

在台灣,古來並不重視盛行於中國北方的臘八之俗,直到清中葉以降,仍罕有人提起,清嘉慶六年,兵備道慶焦園台灣雜詩有:「『臘八渾無賴,吟詩娛老真』。是為『臘八』二字見諸台灣文字之最早者。據訪是日以無祭祀儀目,遂不為居民重視。惟近年來富厚人家,每值『臘八』,皆有『臘八粥』之備,豐盛不減於內陸云。」王國璠撰《台北市歲時紀》也載:「台省之節『臘八』,諒在乾隆末造,故在此之先,府州縣方志歲時紀均不載是日行事情形。

◆歲時特色

儘管古來的台灣人並不重視臘八之俗,但還是有些寺廟,臘八日也會準備「平安粥」,供善男信女們食用,俗謂「呷平安」。

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新移民中各籍人士皆有,加上戰後初期台灣的風土論述,全都掌握在中國移民來台的研究者手中,台灣人原本不過的「臘八節」,反覆地被記載在歲時節俗中,臘八竟也因此而成台灣的歲時節俗之一。

台灣的臘八節,除了佛寺有祭祀活動之外,人們較為重視的只有吃臘八粥之俗,大多以果仁、紅豆、棗子、蓮實…等,煮成的甜甜臘八粥,或為寒冬中人們喜愛的甜品之一。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陽曆一月六日或七日起

◆節氣釋義

生活在台灣的人,自幼成長在溫暖、炎熱的環境中,因此對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大都是以程度的大小視之,因此理所當然地認為所謂的小寒,只是個「小小寒冷」的氣候而已,事實不然,古人所稱的大,指的是至極之意,所指的小,則是「未到至極皆稱小」,也就是還沒有到最大的,全都以小稱之,因此小寒、大寒的重點在於「寒」,而不是在小或大,也就是民間通行的農民曆所解說的:「斗指戊為小寒,時天氣漸寒,尚未大冷,故名。」

◆節氣緣由

小寒時節的中國黃河流域,大地早已呈現冰封雪凍的世界,卻也是大地回春之候;構成一年四季氣候的〈月令七十二候〉,關於小寒的三候是構成小寒的三候是構成小寒的三候為:「小寒之日,雁北鄉;後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雊。」,《周書》〈時訓篇〉載:「

這時節雖然天地「冷成冰團」,卻是冬至後的第二個節氣,因此古人認為是「二陽之候」,禽鳥感受到陽氣漸生紛紛準備北飛歸鄉了,「雁北鄉」也就成了小寒第一候。

接在「雁北鄉」之後則是「鵲始巢」,也就是喜鵲世感受到了「二陽之候」,於是開始築巢,準備孵育下一代之用。

第三候為「雉始雊」,雉向來被認為是文明之禽,是一種充滿陽氣之鳥;雊乃為鳴叫之意,此時陽氣更盛,因此雉也有感於陽氣而開始鳴叫。

◆節氣特色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除了高山地區會下雪之外,大多數的人少有機會接觸到雪,因此大多會將下雪視為最冷的表徵,因此二十四節氣中,先小雪、大雪再小寒、大寒的排序,總是讓許多台灣人誤以為最冷的時節應在立冬之後的小雪、大雪之期,到了冬至後的小寒、大寒之時,天候已經不再那麼寒冷了。

真正生活在下雪地方的人都清楚,儘管下雪時天氣相當嚴寒,但此時只有雪是冰冷的,天地之間還保有秋的餘溫,等到冬至過後,大雪將天地完全覆蓋,天氣也在此時開始回陽,只是陽氣不盛,氣若遊絲的陽氣,只能讓舖滿天地間的大雪慢慢融化,使得天地間呈現出冰箱的效應,而且天氣愈回陽,雪融愈多,氣候自然更加寒冷。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說的是小寒和大寒正值雪融之期,才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時期。

古人為了渡冬,透過「九九消寒」的方式來自娛兼計日,明代劉侗、於奕正同撰,周損輯成書的《帝京景物略》載:「冬至日,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流行在中國北方的「九九消寒圖」,共畫成九行,每行畫九格,共計九九八十一空格,每格都畫有一朵素描的梅花,自冬至日起,每天替一朵梅花上色,並在梅花的花瓣,記上每天陰晴雨雪等不同氣候,等九九消寒圖全都畫滿了,避數九之寒。從冬至開始,每過一天畫一個圈,過完九九八十一天,也就是驚蟄後六天,此時北方的氣候才完全寒盡春來,氣候逐漸暖和了。

小寒正值的「三九」之期,也就是小寒在「九九消寒圖」中的第三個九天,此時到大寒之期,為一年之中最冷的時期,民間諺語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指的正是一年之中最冷和最熱之期。

如果說「冷在三九」,令人好奇的是到底小寒較冷,或是大寒比較冷?如果光從文字上來解釋,大寒應該要比小寒還要寒冷,但依據實際的氣象資料,發現有些地區小寒要比大寒冷,但也有不少地區是比較冷的,因此比較沒有爭議的說法是:小寒到大寒期間,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寒冷的一段時期。

台灣雖然不致於冰封雪凍,但每每寒流到來,天地間依舊冷成冰團,到了這個作物不長、草木同枯的季節,自古至今總會有一些較貧窮的人,甚至沒有足夠的食物足以渡冬,於是有了冬令救濟之俗,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載:「正居小寒、大寒時候。若此月雨雪連綿,以細民不易,朝廷賜關會,給散軍民賃錢,公私放免不徵。」。

寒冬時節,更是農林漁牧業容易遭受寒害的季節,無論是動物或是植物,都容易因極低的氣溫度而受到傷害,因此只要有寒流南下,都會聽見氣象單位呼籲農林漁牧業者,確實做好各項防寒防凍工作,以免當強烈冷空氣來襲時,傷及各種產業,使得過去的努力化為烏有。

◆節氣活動

天氣實在很冷了,市街上賣火鍋以及各種熱飲、補品的商店,生意都興隆得很,尤其是台灣的火鍋店,從個人鍋到全家福鍋各種形式、規格的鍋都有,早已成為台灣的隆冬時節,最受歡迎的食品,至於其他的各種食補,如薑母鴨、羊肉爐…等也大受歡迎。

寒冬之中,人人都希望透過飲食以添加身體的溫暖,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隆冬進補,不要以為吃一些會讓身體發熱的食物便可以了,事實上,市售的溫熱食物中並不一定每一種都可以補益身體,民間習俗中冬日常吃的補品,包括燒酒雞、羊肉爐、麻油腰花、藥燉排骨、十全大補湯、薑母鴨、麻辣鍋…等,其中大多都具有補氣潤燥之效,但有些過於肥厚、辛辣的食物,如薑母鴨、麻辣鍋,則反而會招致反效果,愈補反而手腳愈虛冷,當特別小心。

天冷大多數的人經常不愛動,如此所食的補全部累積在體內,往往會成為身體的負擔,因此宜在這個時節多動一動,俗話說「冬煉三九」,正表示此時為人們鍛煉身體的最佳日子,只是冬天做運動,一定要充分做好暖身活動。才能避免因血管遇冷收縮,血流緩慢,立刻劇烈的運動,反而傷害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