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花月百花開,春色溢滿園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二月,古早的農業社會時代,大多稱為花月或者如月,花月乃因花朝節而來,至於如月之稱,語出自《爾雅﹒釋天》:「二月為如。」又據郝懿行義疏云:「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除了這些古稱之外,在中國各地另有不同的稱法,包括:杏月、仲春、仲陽、麗月、仲月、酣月…等。

◆月令緣由

國共內戰導致兩岸分治以後,漢人的文化也逐漸產生歧異,以月令為例,中國稱陰曆二月為杏月,主因「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麗的名稱——杏月」,又說:「二月紅杏鬧枝頭,又稱杏月。」;但在台灣,仍以花月稱之,源自於二月的花朝節或是「百花生日」。

二月有花朝節,古藉都有記載,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二月望》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楊萬裏的《誠齋詩話》也載:「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至於明代王象晉編著《廣群芳譜‧天時譜二‧二月》引《翰墨記》則說:「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此外,也有人稱花朝節為「百花生日」,或說二月十二日為花朝節,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

無論是花朝節或「百花生日」,這些都是中國宋代便已形成的舊俗,但在台灣仍以它為月令名,反觀在中國卻因「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而改稱二月為杏月,這個例子,正是「禮失求諸野」的最佳明證。

◆月令特色

陰曆二月也是春天的第二個月,古稱仲春,《書·堯典》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又因為春屬陽,因此古書中也會寫成「仲陽」《初學記卷三》引南朝梁元帝 《纂要》載:「二月仲春,亦曰仲陽。」。

古人用「仲」來代表第二個月,並不僅限在春天而已,而是一年四季皆適宜。最早人類初發現時間,只能以太陰(月亮)的變化來加以計錄下來,慢慢地也就形成了太陰曆(陰曆),但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利用太陰來計日和月,無法完全吻合太陽的運行,人類為了掌握季節的變化與作物的成長,於是透過「兩儀生四象」,以不同時間的不同現象來訂出四季,並以四季為主,將陰曆十二月附在四季之中。

古老的漢人於是以四季為本,主要是因為四季來自於四時氣候的變化,因此和太陽的循環一致,但跟隨著太陰的變化累積而成的太陰曆,往往因月短而愈走愈快,累積幾年之後,月跟氣候多全脫節,於是古人乃以收成為年,年分四時,每時三月,每個月都有一個節氣(代表慶典)再加一個中氣(代表氣候),每一個節氣下分三候,每五天為一候。

一年之中的四個時,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共有三個月,正月、二月、三月屬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七月、八月、九月逢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適冬,再透過每個月中的二個節氣,要求每個月都必須符合當月代表氣候的中氣,若月中缺乏中氣,則那個月不能成為正式的月份,只能成為前一個月的閏月。

每個季節的三個月,同時也代表那個季節的開始、中間或結束,古人以孟月、仲月和季月來區分三個月的不同;孟字為子和皿的組合,子可以解釋為孩子,也可以代表子時,皿則為食器,子下有皿代表要開始為生計打拼了,因此古人認為「孟,始也」,也就是開始之意。仲字為人在中,也就是每個季節中間的月份。季字上有「禾」,下結「子」,說的是稻禾結子,正是收成的表徵,代表一個季節的結束。

古人所用的孟仲季,也就是現代人的初中晚,春天的第一個月為孟春,第二個月為仲春,第三個月為季春,四季依此類推,若逢閏月,則閏月和正常的月同屬一氣,也就是說如果這一年閏二月,那麼這一年的仲春便長達二個月,其餘的月份則不變。

仲春之月,氣候極不穩定,是一個「既晴複雨」的春季,正如晉陶潛《擬古》詩之三所說的:「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而在此時。因氣候回春而百花盛開,周克芹的《勿忘草》三寫道:「仲春時節,山花爛漫。」,正是此時最美麗的風景。

由於仲春花正開,芽正萌,因此自古被認為是養育的季節,對於天地萬物人人都必須「養幼小,存孤獨,敬老愛幼」,畢竟這是個萬物初甦醒生發的季節,所有的生命都是脆弱的,因此君王要命令諸有司,對人民要寬容,對萬物要疼惜,一切都要遵從天理人道,如此才能在這個初生的季節,將萬物養育壯大,以祈天道得彰,萬物欣欣向榮。

◆月令活動

仲春二月,在台灣正是春雷乍響的時節,《禮記‧月令篇》謂:「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咸動,啟戶始出…」,如此時節,更是春雨綿綿滋潤大地萬物的季候。只是,無論是花朝節或者是百花生日,雖然都是已是被淡忘的歲時節俗,但這個時節,同樣是百花競艷的季節,以陽明山為首的各地花季,更以不同的身姿,競相展現出「百花生日」的多采多姿。

台灣民俗信仰中,二月初有祭祀土地公過頭牙之俗,以及中下旬的及觀世音誕辰,各地祭祀活動熱鬧非凡;民間還有賽笭鴿、放風箏等休閒活動,是農閒時期的生活重點。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北台灣客家人的天川日


陰曆正月二十日

◆歲時緣由

相傳上古時代,祝融氏協助黃帝打敗共工氏時,共工氏倒在不周山,導致天柱折斷,地維殘缺,女媧氏乃鍊石補天。

客家俗信陰曆正月二十日為天穿地裂的「天穿日」或「天川日」,二十三日則為女媧氏用五色石補天的日子。

◆歲時特色

北台灣客家人心目中的「天川日」,因「天穿地漏」的緣故,認為這一天所賺到的都會穿漏掉,努力等於白費,於是客家人都在這一天休息,從事休閒活動。

封建時代的官衙,大都也在這一天前後舉辦「開印」儀式,並開始辦公,現今的公家機關,早在大年初四、初五便開始上班了,但有不少廟宇,仍保有「開印」、「開扉」儀式,完全是沿襲舊時的這項制度而來的。

近年政客們為了攏絡客家族群,更制定「天川日」為「全國客家日」,此舉卻引來南部客家人的抗議,畢竟他們是不過「天川日」的。

◆歲時活動

太平洋戰後,許多客家地區,如新竹的竹東、苗栗的頭份等地,更於這一天舉辦客家山歌大賽,其中以竹東的山歌比賽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只要會唱客家山歌的人,都可報名參加,歷年的比賽中,曾有一百零一歲的老太太及年僅六歲的小女孩報名參加,可謂桃、竹、苗地區一年一度最盛大、最熱鬧的山歌盛會。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立春,春氣始而建立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二月四日或五日起

◆節氣釋義

二十四節氣乃是依太陽的運行所計算出來的曆法,但由於官方並不想棄人人可以依月亮陰晴圓缺行事的太陰曆,因此依太陽而生的二十四節氣,也就不能同一般的曆法以日為單位的日曆,只能以一段較長的時間為單位的旬曆,也因為它不是日曆,新年開始的時間不是某月某日,而必須選定特定的時間為年之始,這個時間也就是春天開始之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明代王象晉《群芳譜》也載:「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

根據歷史文獻的資料可能早在春秋時代,天文學家為了解太陰為曆的誤差,先找出了一年之中日永日短的四個時間點,也就是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並且確定這四個時間正好位於四季的中間,因此又在兩分兩至間另訂了四立,分別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每個季節之始,如此一年,為首的立春自然也成為年之始了;到了漢代,落下閎為了制定《太初曆》,完整地編成二十四節氣,漢武帝更將立春之日定為春節,此後二千多年一直沒有改變,直到民國建立以後,引進了西方的太陽曆(陽曆)為國曆,二十四節氣不再受到重視,民國三年,更將陰曆的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立春為年之始的舊俗,也就逐漸為人們所遺忘了。

雖然因曆法的變革,立春不再是「春節」,但留在民間通行的《農民曆》依舊記載:「斗指東北維立春,時春氣始至,四時之卒始,故名立春也。」表示從這一天開始,揭開春天的序幕,草木萌出新芽,農人們開始播種、插秧。

一般我們俗謂的二十四節氣,其實是十二節再加上十二氣,一節配一氣而成,節由最濃的陰氣終止,開始轉向陽剛,到了中氣時,陽氣開始衰散,陰氣日益轉強,因此節被認為是月的開始,而氣則看成是每個月的中間。

立春歸屬於節,代表正月的開始,在民間相士的眼中,農曆正月初出生的人,並不一定就要算是新年初出生,而是要看出生時是否已經過了交春(過了立春之意),如果還沒立春,命相師可能會把明明是肖豬的人,寫成肖狗,這並不是命相師搞錯了,而是傳統社會中,視節為月之始的傳統觀念使然。

◆節氣緣由

既是春天開始之期,天地該有一些新象〈月令七十二候〉,關於立春的三候是:「之春之日,東風解凍;後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陟負冰。」

第一候東風解凍,說的是此時東風送暖,入冬以後便被冰封的大地開始逐漸解凍;至於「蟄蟲始振」:蟄,藏也;振,動也,也就是原本因冰封而蟄藏之蟲,也受到天暖之氣而逐漸甦蘇動了;第三候是「魚陟負冰」,指的是河裏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中遊動,只是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節氣特色

台灣大部份的地方雖然見不到冰解的現象,但大多數的農人還是依照古老農業社會的舊俗,視立春為春耕開始的時節,因此此時台灣的鄉村田野,處處可見農人們忙著犁田、整地,或者到田園中去鬆土,以方便全新一年的耕作。

◆節氣活動

封建社會時代皇帝更卒三公九卿,親自舉行迎春典禮。

在台南市,仍有祭先農、迎春牛的儀式,活動由台南市農會主辦。

迎春習俗,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立春前一日,有司迎春東郊,備儀仗、綠棚、優伶前導。青春士女,蜂出雲集,填塞市中,多市春花、春餅之屬,以供娛樂。」

◆其他

1941年,政府訂立春日為農民節,更印證了立春與農業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事實上,直到今天,它仍是農民心目中最重要的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