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起

◆節氣釋義

秋分按字面上的解釋,就是秋天過了一半之意,是中秋前後的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秋分值:「八月中,解見春分」,並進一步解釋說:「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也就是說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秋分之前,時令雖已入秋,氣候占屬於夏秋交會之令,因此常會感受到酷暑的炎熱之氣,進入秋分以後,則屬於典型的秋天氣候,暑意再現的機會少了,氣溫會隨時秋深而逐漸降低,因此出現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以及「一場秋雨一場寒」之類的說法。

漢董仲舒所寫的《春秋繁露》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民間通行的《農民曆》也說:「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指出這一天太陽到達黃徑180度,幾乎直射赤道,因此晝夜等長,跟春分一樣,白晝跟夜晚各佔十二小時,因此為二十四節氣起源中,二分二至的二分中的一個,更是古人傳統節令中「四時八節」中的八節之一,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

秋分之後,太陽繼續往南半球移動,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節氣緣由

秋分代表秋過半之氣,古人當對物候的變化有更生動的描繪,〈月令七十二候〉記載的三候現象分別是:「秋分之日,雷始收聲,後五日,蟄蟲培戶,又五日,水始涸。」

秋分的第一候「雷始收聲」:古藉中對於雷有非常奇妙的解釋:「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意指陰曆二月(春分),陽氣過中時雷開始出現,陰曆八月(秋分),陰氣過半時就再也見不到雷聲了,是因雷隨萬物遁入地下去了。我們當然知道雷並不是遁入地下,而是到了這季節,中國的黃河流域進入典型秋天的乾燥期,大氣中少有潮濕的氣流,不致形成濕乾氣流交會磨擦而形成了電,沒有電的產生自然不會有雷了。

秋分的第二候「蟄蟲培戶」:表示這個時節,許多小蟲們要把他們蟄居的洞穴填塞好,以安渡寒冬,古人也解釋了這些小蟲們用什麼方法來進行這項例行的工程:「淘瓦之泥曰壞,細泥也,按《禮記》注曰:『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在台灣只是涼意漸露之期,根本談不寒意,非但沒有什麼大小昆蟲會去渡冬,反而因為蚊蟲依舊活躍,人們又因天候轉涼而失去警戒,往往造成登革熱的大流行期,甚至每年都有人因而致死,實宜謹慎面對這季節的變化。

秋分的第三候「水始涸」:顯示天候更乾燥了,許多地方的水源開始乾涸,清末民初文學家吳曾祺評註《禮記》認為是:「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

◆節氣特色

秋分是漢人建構陽曆的基礎,古人為了建立更正確可供人們耕作起居的曆法,決定以太陽的循環為曆,只是太陽的變化太少,直到漢武帝時代,出身民間的天文學家落下閎才依日照的長短,定出日極長與夜極長的「兩至」以及日夜均分的「兩分」,再以以均分之法定出「四立」,成為二十四節氣曆的骨幹,因此「兩分兩至」再加上「四立」,也就成了漢人歲時節俗中,「一歲、四時、八節」的八節,而秋分乃是代表秋已過半的節。

「二分」中的秋分和春分,不只都是季節過了一半的表徵,同時也是日夜均分之日,既使在氣候上,也同樣處於冷、熱交替之時,說冷不冷,說熱不熱,讓人實在穿不出適合的衣裳,因此古有俗諺說:「二八亂穿衣」,就是要提醒人們,這時節早晚溫差大,隨身多帶一件衣服,才能避免身體著涼喔!

中國農諺認為:「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欣歌好稻栽。」顯見農民們都希望秋分時是個天高氣爽的氣候,才能讓收成的作物得以曬乾入倉;台灣此時二期稻作仍未收成,也是秋颱容易生成之季,一直要等到入冬之後,天候才進入最宜人,最舒服的季候。

◆節氣活動

「秋高氣爽」這句話,好像在這時候,天空彷彿特別高似的;民間也有一句類似的俗語說:「秋分白雲多處處」,意思是說秋天的晴朗氣候,雖然會有白雲,但是比較不容易下雨,因此曬鹽的人們都趁著這個季節,趕緊引海水到鹽田中,希望多曬一點鹽,只是邁入二十一世紀以後,要看到台灣曬鹽場,已經不再有機會了。

新竹的新埔及北埔地區,則進入了製柿餅、柿乾的旺季,秋天的陽光加上強勁的九降風,是造就柿餅香甜好吃,顏色金黃亮麗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秋分之後,製作柿餅的人家,屋前屋後都曬著一籃籃的柿餅,是一幅最動人的人文風景。

秋分之際,代表秋天過了一半,作物的收成也有了結果,全台各地於這個節以後謝平安或完神明褔,無庸置疑的,是為了感謝天地諸神於春耕、夏耘以至於秋收的庇佑,才能獲得這一年努力的結果。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中秋閤家團圓喜


陰曆八月十五日

◆歲時緣由

中秋節原本是從秋社之日演進而來的;社,祀土也。人們春天祈求土神,庇祐作物成長豐收,到了秋天收成之後,自然要準備豐盛的祭品,報答土神過去一年來的賜予,再加上秋高氣爽的氣候,月圓顯得特別美麗,因而這個時節也就成了萬物豐盈,月圓人圓的好日子。

◆歲時特色

農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是台灣民間最重要的三大節日之一,外出的人們都要趕回家裡,全家人共聚在一起,祭祀月亮,也謝謝上蒼賜給人們這一年的豐收。

傳統的中秋節,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月餅,明人田汝成撰《西湖遊覽志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民間故事更把月餅視為宋室亡後,各地忠臣義士約期起義,藉以傳遞「八月十五日殺韃子」信息的要角,這個故事顯然是後人附會的,卻也為月餅多了一段可談論的話題。

◆歲時活動

自古以來,台灣人都會在中秋節這一天祭祀祖先,象徵全家團圓之意,中秋祭祖,祭品可用祭過土地公或樹王公的牲醴,燒煮成菜碗便可,同時也會用蕃薯或者芋頭,製作又圓又大,外型像個月亮一般的月光餅,除了供家人共享,更重要的是要用這種月光餅拜神明,以感謝天地諸神的庇祐,另外還要特別祭祀土地公,以酬謝土地公一年來幫忙人類看守田地的辛勞。

台灣的中秋節俗,在事前便有送月餅的「送節」之禮,而在中秋之夜,不少家庭會在院中擺月餅、瓜果、甜點等祭拜月娘。

舊時的人家:「是夜,士子遞為燕飲賞月,製大麵餅,名為中秋節,以紅硃書一元字,用骰子擲四次以奪之,取秋闈奪元之義。山橋野店,歌吹相隨,謂之『社戲』。」(高拱乾《台灣府志》)。

˙吃水鴨公

鴨子是台灣常見的家禽,飼養的歷史相當悠久,「有田鴨傳自福建,番鴨為土產,又有土番鴨,則兩者合生者,道光中始傳入人工孵化之法,故滋育甚盛。」(連雅堂《台灣通史》)。

土番鴨又稱土生鴨,是一般最常見用來食用的菜鴨;番鴨「翎彩微異,嘴跡皆赤色」(朱景英《海東札記》),一般都來冬令進補;田鴨又稱為水鴨,肉質不佳,卻最會生蛋,一般人都視為蛋鴨。

母的水鴨是生蛋的好手,但水鴨公卻養不大,肉質又粗,完全沒有經濟效益,民間將每批水鴨孵養出來後,母鴨按正常的手續養大,公鴨養到半個月,正是最嫩的時候宰殺。

台灣的水鴨飼養與繁殖,以高雄市美濃區為最,每年陰曆七、八月間,是水鴨的繁殖期,中秋節前後,是水鴨公初長最嫩的時候,美濃地區的客家人慣於宰食水鴨公,為中秋節加道菜,長此以來,終成為當地中秋節最特殊的民俗食品。

◆現代人的節

中秋節為台灣年中三大節俗之一,這個節俗含有最濃厚的團圓與有情人相結合的深厚意義,自古以來便深受人們的重視。

古老的民間習俗,雖然有許多純粹只是民間的俗信,不過從這些風俗中,可以看出中秋節是一個象徵團圓與豐收的節日,人們從春天開始,忙著春耕,最期待的當然是豐富的收成,也因為中秋節含有如此豐厚的意義,自古以來便深受人們所重視。

太平洋戰後,許多舊時的中秋習俗都消失了,早些年各戶人家還以賞月、吃月餅、品文旦為中秋時節最主要的風俗,二十世紀七〇年代以降,台灣的中秋之夜,就只剩下烤肉香,各地方政府甚至還闢有烤肉專區,同時舉辦大型活動,以凝聚人氣,把原本是人們自在賞月吟風的佳節,搞成了充滿政治算計的場子,且大多數的人就因為有吃有喝,或者貪圖其他免費的贈品而樂於參加,充份顯示出現代人活得愈現代,卻愈失去自我,尤其是面對傳統節日時,由於不了解又不想去懂,只得跟著別人盲目地應景而行,也就難怪現代人過中秋,必須家家戶戶烤肉香了。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安粉」做成的金門粿


直到今天,大多數的金門人,每每逢年過節都少不了各種不同的粿,這些形狀、顏色及材料不同的粿,一方面借以借以敬祀對象的尊卑,更為了希望讓年節過得更豐盛些,用番薯或米來做成各種粿,一方面可以將「粗俗」的食物,透過形狀、顏色及口味的改變,而成為精緻的食品;再者也可以區分出平常以及慶典食物的差異,讓人們更有自信地用來祭祀天地鬼神。

早年製作這些應景食品,都是各家各戶的大事,早在幾天前就要開始備料,忙得不亦樂乎,如今許多人丁都外流,固守家園的老人家卻不肯放棄傳統,因此做粿的工作就只能請人力充沛的人家代勞,這些原本只是代勞的做粿之家,慢慢地也就成了專業的製粿專家,不只年節時做,既使在平常的日子,也是每天清晨就要起床做粿,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金門生活旅行的最後一個早上,我們必須清晨即起,才能跟得上後浦市場的阿婆學做金門粿。在平常時日,阿婆所做的粿類別會少些,主要以紅粿、菜包以及發糕三大類為主、遇到逢年過節,紅粿中就可以分成天公圓、紅錢、狀元、紅龜…等,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寓意和敬意,敬祀對象不同,就要用不同的祭品,從這點可以感受到金門人內心中最虔誠的心意。

傳統金門人做粿,不可或缺的就是「安粉」,也就是利用水洗洗洗出來的番薯粉,會使用這樣的材料,顯示出早期的金門人,最主要的日常食物就是番薯,到了今天,儘管物質條件改變了許多,但「安粉」仍是主要材料,只是會加一些糯米粉和在一起,加水揉製成粿皮,再做成各種不同的粿。

金門人祭拜神明常用的紅粿,依造型不同可分為四、五種之多,早期都是用蕃薯粉製成加水揉製成皮,近年有專門製粿的商家,改用新鮮蕃薯切塊,煮熟後和成泥,再加入糯米粉、紅色色素揉成粿皮,內包花生或綠豆餡,再用不同的印模印成不同的粿,蒸熟便成了討喜的祭品兼食品了。

至於菜包,自古就以蕃薯粉為材料,內餡則是鹹菜、高麗菜或蘿蔔絲乾加入碎肉炒成的菜餡,包入粿皮再捏製成形;早期的金門人相信,每逢陰曆閏年諸事都較為不順,因而稱為大條年,碰到大條年的二月初二,一定要特別製作十三個菜包祭拜土地公,拜完後要拿一個放在門檻上,是給家裡的狗吃的,相信如此可以協助渡過難關。

發糕的製作則相對簡單,主要的材料也用「安粉」,也可以再加些麵粉和在一起,加水、加糖和發粉、黃色食用色素等,充份攪拌後倒入大鍋中,等待第一次發酵後,第二次攪拌使其更充份地發酵,然後再分乘八碗中,放入蒸籠蒸熟,取出時還要趁熱在發酵而裂開上揚的頂端,點上紅色食用色素,更增喜慶與發達之意涵。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中秋的疏離或者圓滿?


──台灣的「中秋烤肉節」,你看見了什麼?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秋節成了全民烤肉的節日,甚至在這個一年一度的佳節裡,不烤烤肉,應應景,似乎就像是沒過節似的?

也曾經有不少人問過我,烤肉為什麼會變成中秋節最受歡迎的活動呢?甚至是不可取代的「民俗」呢?

有一段時間,我也一直努力地尋找著關於中秋烤肉的「歷史」,其中比較可靠的說法有二:

一、救園團帶動的青年學子郊遊烤肉風氣影響,二十世紀七年代以降,以「救國」為名,卻帶著成千上萬青年學子,從高山玩到海洋的救國團,「效遊烤肉」可是其中的重要業務,也因此,在那個年代成長的年輕人,幾乎每個人都有烤肉的經驗,慢慢地等到他們成家立業,烤肉依舊是這些人不能遺忘的記憶,加上社會發展,經濟起飛,在商人的大力推廣下,烤肉活動逐漸走入家庭與社區中,最後發展成中秋節最流行的應景活動。

二、純粹來自於商業廣告的推展:約在八年代中、末葉,有兩家相當知名醬油廠商,看準原本只屬於年輕人的烤肉活動,逐漸進入家庭之中,於是推出了專為烤肉使用的沾塗料,也就是烤肉醬,為了打開市場,拼命地在各種媒體推出以烤肉(巴比Q)為主題的密集廣告,由於烤肉會產生濃煙,並不適合在室內進行,而台灣傳統的歲時節俗,大多是以祭祀或者團聚為主,這些都屬於室內括動,既使有些戶外活動,如元宵賞燈、三月迎媽祖、清明掃墓、端午龍舟賽、中元普渡、秋收平安戲、立冬建大醮,每一樣都有相當強烈的主題性,且大多為動態活動,烤肉活動很難和這些節俗連結在一起,唯獨中秋節,雖然也要祭祖,但重頭戲卻是入夜以後的拜月、賞月,本來就只能在戶外舉行,再加上時雖入秋,但氣候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這種種天然條件的配合,烤肉也就成了中秋時節,台灣各地家庭,最為普遍的應景活動。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大型的中秋烤肉活動,竟成了台灣各地方政府競相舉辦的大型秋節活動,自此以後,每一年的中秋節,在台灣各地都可見到大至各級政府,小到村里社區所主辦的類似活動,被吸引參加的的人數,甚至高達數萬人之譜,彷彿,中秋烤肉成了官辦活動的固定型態。

中秋烤肉的緣由與興起,是很容易就有了答案,只是,眼見這項活動,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便蔚然成風,甚至成為許多家庭的年度樂事,這項新全民活動的誕生,難道真的只有救國團或者醬油廠商的鼓吹,便能如此風行嗎?或者如某些人解釋的,這是台灣人民旺盛生命力與豐沛創意的充分展現?

我不滿意這樣的答案,烤肉之所以能蔚然成風,應該還有更深層的意涵?

台灣傳統的中秋節俗,是根本沒有烤肉這回事的,家家戶戶一早便要忙著準備圓圓的月光餅,來祭拜土地公,台灣人用月光餅來拜土地公,主要取圓的意念,來像徵中秋的圓滿、豐厚與豐收,各地用來製餅的材料及型式也不相同,北台灣常見的月光餅,以肉餅為多,宜蘭地區則成了菜餅,台灣南部則是糬或是蕃薯餅,甚至還有台灣大餅、狀元餅等,中秋節祭祀土地公的目的,則是封建社會「春祈秋報」祭儀的延伸,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中秋,祀當境土神。蓋古者祭祀之禮,與 二月二日 同。春祈而秋報也。」;人們製作如月光般又大又圓的月光餅,以感念社稷之神一年的庇佑,人們才有豐厚的收成。

除了拜土地公之外,農人們更要準備許多竹子及土地公金,把竹子鋸成一樣長後,一端剝開一小段,中間夾上土地公金後,便成了俗謂的「土地公拐杖」,所有的「土地公拐杖」,都要插在田頭田尾,一方面是給土地公替我們巡視田園時,當作拐杖之用,寓有酬謝土地公終年辛勞的庇佑農作豐收之意,此外,插有土地公拐杖的地方,更代表管轄的範圍,有提醒邪魔外道不可隨意入侵之意。

既然中秋節代表的是秋收之期,因此早期的地主和佃農間,也選在這一天,做為第二年是否繼續讓佃農佃耕的基準日,佃農為了取得續耕的機會,都會準備月光餅或各式土產,到地主家拜會,如果地主不準備續租,也會明確告知佃農。

除了祭祀之外,午後連到夜間,各地的土地公廟前,都會有野台戲上演,一方面做為報償土地公之用,同時更是民間最好的娛樂,尤其是入夜之後,廟前看戲賞月,成為中秋佳節最熱鬧的氣氛。

至於一般的家庭,也要準備月餅,入夜之後,在家前院後準備祭拜月娘,仕女們則準備了胭脂花粉,特別要敬獻給月娘,以求月娘賜予嫦娥般的美貌,並且獲得好姻緣,至於文人雅士,更有不少藝文活動,傳統的詩社,會邀集許多詩人,共同在中秋節賞月吟詩作對,得到第一名者,主辦單位會以月光餅相贈,也有些地方,會舉行猜燈謎的晚會。

如此一個富含豐收與感恩深意的中秋節,何以會變成一個只剩下烤肉活動的歲時節日呢?當然,社會環境的改變,現代人經濟狀況變得較好些,但生存空間卻嚴重壓縮,傳統的家庭結構也逐漸瓦解,許多人必須離鄉背井,到外地討生活,甚至有許多年輕的一代,就在可以謀生的都會中,建立新的家庭。

家庭結構改變了,但工商社會帶來的巨大壓力,只會讓現代人感受到更多的壓力,再加上家庭成員間,各有不同的生活,彼此交集的機會愈來愈少,甚至連感情都日漸疏離,日常的生活中,甚至只剩下簡單的應對語言,此外就難有較深度的談話,碰到了這個講究闔家團圓,卻只有戶外賞月為主題的傳統佳節,要維持一個晚上的活絡氣氛,如果只靠傳統的吃月餅、品文旦,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疏離,要談話,甚至連主題都不容易找到,談話的深度自然愈來愈淺薄,再加上月餅和文旦,都是吃了容易飽漲的食物,如此一來,要維持一個團圓的中秋夜,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剛好就在這個時候,源自於西少社會的烤肉活動,透過各種管道,進入台灣的家庭之中,果然立刻成為現代人最喜歡的佳節應景活動。

不管是用什麼方式烤肉,都有一定的步驟,且每次火烤的東西,數量上也有限制,因此要烤好足夠的食物,供全家人食物,起碼要花上二、三個小時,再加上飲食的時間,一個晚上很容易就過去了,也就是說,烤肉活動由於是持續性的,人們可以邊吃邊烤,甚至還可以分工合作,使得這項活動持續的時間,可以長達三個小時,甚至更長一些,因此瑣碎的烤肉活動,在漫長的中秋團圓夜裡,所而成了讓每個人都有事做,而維繫一整個晚上熱鬧氛圍的主要角色,也難怪自從它被引進中秋夜之後,會迅速地成為全民運動。

中秋節的全民烤肉運動,雖然帶給無數的現代家庭,許許多多的快樂和溫暖,然而,讓我憂慮的卻是,在全家圍聚一起烤肉的過程中,雖然大多能營塑出小孩與大人一起同樂的氛圍,然而,大多數家庭的對話,竟然大多是些言不及義的內容,諸如肉烤好了沒有?那塊肉還沒熟?我要吃什麼?之類的,這樣的中秋節,表面上雖然依舊熱鬧有趣,但表面的愈熱鬧,反而呈現出現代中秋缺乏內涵,徙具熱鬧表象的特質。

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過中秋,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但完全被烤肉活動包圍的中秋節,竟然只是現代人用來隱藏感情疏離,生活空洞的一種工具,這是多麼悲哀的事啊?難道現在工商社會的家庭,就只能任人際關係更緊張,讓家人之間的親情也日漸稀釋了呢?若真如此,每年過這樣的中秋,又有什麼意思呢?

不必抱怨現代人的長期疏離,我們該問的是,長期以來,我們給過自己的家庭和親友,多少「交心」的機會呢?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白露文旦熟,孩童求轉骨


陽曆九月七日或八日起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節氣釋義

白露是一個甜美的名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意指這個時節由於氣候逐漸轉涼,晨間會有許多露珠凝結在草葉之上,像是白色的珍珠一般,古人更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色白,因而以白色來形容秋露。

秋意漸深,晨昏的涼意也愈深,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到早晚之間的溫差相當大;民間流傳久遠的《黃曆》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可見氣候真的變了,正如中國俗諺所說的:「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說,處暑時天氣仍相當炎熱,每天都還要用許多盆冷水沖澡,到了白露之後,最好就不要再打赤膊,以免一不小心就著了涼。

節氣緣由

形塑二十四節氣的中國的黃河流域,入秋之後的氣候變化更大,到了白露時節,天地更形蕭瑟。〈月令七十二候〉記載的白露三候分別是:「白露之日,鴻雁來,後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

白露的第一候「鴻雁來」:鴻和雁指大小不同的候鳥,此季正是候鳥南虱渡冬之期,古人謂:「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

白露的第二候「玄鳥歸」:玄鳥指黑色的燕子,由於燕子是北方的鳥,白露時分正當從自南而往北也,因此稱為玄鳥歸。

白露的第三候「群鳥養羞」:古人謂:「三人以上為眾,三獸以上為群」,因此群鳥也就是眾多鳥之意,《禮記》又注解:「羞者,所美之食。」可見群鳥養羞,也就是百鳥開始貯存各類糧食,以備冬月之養也。

節氣特色

台灣的白露節氣,最明顯的就是早晚溫差大,白天依舊非常炎熱,地表上的水氣被太陽蒸發,隨熱氣上昇於空中,但一到了太陽下山之後,溫度急速下降,原本上昇的熱氣遇冷凝結,成為水珠降回地面,使得地表層上出現許多的露珠,加上秋天雨水少,露水更容易被看見,因此晨起的白露就更顯得突出了。

民間素有「白露時分桂飄香」之説,顯示白露節氣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八月桂飄香」之說,也正因此而來。菊花也在這季節盛開著,民間認為飲菊花酒可得長壽,且菊又為添壽的花卉,秋天之菊自然成了最受歡迎的當令花卉了。

夜涼的白露時分,正值台灣二期水稻孕穗期,早植稻進入抽穗期,北部的農人則希望:「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也就是這段時間露水重一些,水氣豐足可以促進水稻的孕穗;南部農人則祈求「白露南,十日九日濕」,也就是白露之後最好開始吹南風,南風起自海洋,既使不下兩也會帶來比較多的濕氣,若能如此,第二期稻作才會有好收成。

最能代表秋天的水果大多也在白露時節上市,包括:文旦、柿子以及早產的柑橘…等。

台灣的文旦主要的產地可分為北、中、南、東四地,北部的產地有:新北市的八里、新竹的關西;中部的產地有:雲林的斗六;南部的產地有:台南市的麻豆;東部的產地有:花蓮的鶴岡…等,每個地方出產的文旦都各有不同特色與風味,選擇在地、新鮮的產品,絕對勝過空有其名的產品,也才是最超值的鄉土特產。

早期的台灣所產的柿子,都只有澀柿,因此必須加工成為紅柿或水柿,除了可食鮮果外,就只有製作成柿餅;近年農政單位大量引進日本的甜柿之後,不僅品種繁多,除了最受歡迎的甜柿之外,還有筆柿、蜜柿…都各有特色,由於種類多也把上市期拉長許多,每年入秋之後便可見到柿子上市,直到冬深時期,果菜市場上仍可見到柿子紅紅的身姿。

螃蟹和蓮藕則是仲秋之後餐桌上最迷人的菜蔬,秋黃的膏在這個時節正值最肥美之期,也是大多數人一年一度品嚐螃蟹最佳的時節。盛夏艷放過的荷田裡,如今花和葉都漸凋萎,地下莖卻日漸肥大,長成了肥美的蓮藕,此時節正是蓮藕採收的季節。

這個時節,也是冬作蔬菜種植之季,大多數的農人,會趁著此時農事較空閒之期,在田間種植一些厚葉或者結球類蔬菜,如:刈菜、菜心、包心白菜以及胡蘿蔔,白蘿蔔、結頭菜或是大蒜…等。

節氣養生

入秋之後由於氣候漸涼因此自古便認為是補身的好時機尤其在白露時節更是給孩子吃轉骨方的好時機

所謂的孩子轉骨,也就是孩子進入發育期身體的各種器官都將由小孩轉換成大人的過程早期社會大多數的家庭都相當窮困孩子有飯可以吃飽就相當不錯了那還能管到孩子營養的問題,面黃飢瘦的孩子如何能轉成體格壯碩的大人呢就只能求助草藥或補品趁著白露時分陽氣仍存、陰氣漸盛之期四處求得一些轉骨藥給孩子服下,有錢人家則會燉煮轉骨補品,協助孩子脫胎換骨順刊長成大人。

現代社會孩子的營養大致不是間題但民間用吃轉骨方幫助孩子「轉骨」的觀念仍根深蒂固最主要是希望孩子能長得「高人一等」,加上孩子愈生愈少每個孩子更成了父母的寶,而有不少中草藥也的確有助於改善孩子體質,因此為孩子「轉骨」的風氣,也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事實上只要營養夠的孩子,再給予充分的睡眠孩子自然會長得好反而是民間流傳的「轉骨秘方」常因使用不當反而形成揠苗助長的問題因此現代人要幫孩子轉骨最好還是請教中醫師,請他們幫忙找到最佳的轉骨時機及配方如此才能真正改善孩子不好的體質,脫胎換骨成身體健康的青少年。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桂月柿紅、秋菊芳香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八月的月令名有:桂月、桂秋、壯月、仲秋、仲商、商呂…等。

桂月和桂秋之「桂」,所指有二:一為月亮的別稱,來自於民間相傳「月中有桂」,中國歷代皆有詩詞提及,像是:北周庾信的《終南山義穀銘》中載:「桂月危懸,風泉虛韻。」 唐代黃滔的《狎鷗賦》也載:「至若海鏡秋碧,天藍霽青,磨開桂月於浩渺,畫出蓬山於杳冥。」;二指陰曆八月,當令桂花盛開,處處可聞飄香的桂花,因此八月也就成了桂月。

壯月之名,指的是大之意,《爾雅.釋天》載:「八月為壯。」郝懿行義疏:「壯者,大也。八月陽大盛。」《金石萃編.唐阿史那忠碑》也載:「我壯月以控弦,候朔風以鳴鏑。」

  仲秋乃指秋天的第二個月,陰曆的秋天從七月開始,八月為第二個月,取中之意為仲,稱仲秋或中秋;仲商出自於南朝梁元帝的《纂要》:「八月仲秋,亦曰仲商。」

月令特色

陰曆八月是太陰曆年中的第八個月份(之前沒有閏月的話),搭配十二地支正值酉,因此稱為「建酉之月」,這時節炎夏已消退得差不多了,秋天的涼爽加果熟的豐美,使得這個季節不僅氣候最宜人,更因物阜民豐,讓天地間都因美好的收成而顯得特別溫暖。

到了「中秋」時分的八月,天候日益涼爽,但是在亞熱帶的台灣,「秋老虎,毒過虎」實不可輕視,不過無論天氣如何惡毒,都拖不過秋分;秋分之後,颼颼的涼風成了這個蕭瑟季節唯一的語言。

月令瓜果

八月中秋之後,枝頭上的柿子漸紅了,各種柿子輪番上市,香甜多汁、顏色誘人的柿子成了這個時節,市場上最迷人的水果之一。除了上市的甜柿、筆柿、紅柿、水柿之外,傳統的柿子曬乾更是新竹地區客家庄重要的傳統產業,新竹的新埔、北埔地區,是台灣柿餅加工最主要的地區,入秋之後,正是曬製柿餅的人們正忙著加工曬製柿餅的時節,每一年都會吸引許多遠近的觀光客,前來參觀品嚐。
八月更是台灣文旦上市的季節,台灣人也稱文旦為柚子,《神農本草經集注》單稱柚,《廣志》中記的是雷柚,陶弘景始稱柚子,此外文獻中還可找到:胡柑、臭橙、朱欒、香欒…等稱,別名繁多,不一而足。
屬芸香科柑橘屬水果,為亞熱帶型柑橘中的大型水果,常綠喬木,高510m,樹皮褐色平滑。嫩枝扁且有棱,嫩枝、葉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全都被柔毛
袖子的葉為互生,最大的特徵是單身複葉,也就是一前一後、一大一小緊緊相連的連冀葉。葉柄有倒心形寬翅;葉質頗厚,嫩葉通常暗紫紅色,老葉漸轉為濃綠,葉片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820cm,闊卵形或橢圓形,頂部渾圓或微凹入,頂端鈍或圓,有時短尖,基部圓,邊緣有鈍鋸齒,連翼葉長長9-16釐米,寬4-8釐米,但也有較大型,或者是狹窄、瘦長的連翼葉。
陰曆三至四月間為花期,花白色,總狀花序,單生或為腋生花束,花蕾淡紫紅色,稀乳白色;花萼會出現35道不規則的淺裂;柚子花相當的香,每年春夏之際,滿園的柚子花開,芬芳的味道不僅可以渲染到很遠的地方,迷人的味道更令許多人喜愛。
每年陰曆八月開始,為台灣各式柚子的產期,不同品種的柚子果實大小不一,外型則分球形的白柚、扁球形的紅柚以及梨形的文旦,果皮平滑甚厚,海綿質,油胞大,因此耐久放,一般可存放三個月而不失香味,因此有人稱作「天然水果罐頭」;果肉實在而多汁,瓢囊10-15或多至19瓣,汁胞白色、粉紅或鮮紅色,少有帶乳黃色;種子可多達二、三百粒,也有品種改良而少子的,在市場上漸受到大家的歡迎。
柚子更被認為是具有多功能療效的聖品,果肉性寒,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熱化痰、健脾消食之效;柚皮又名橘紅,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散寒燥濕的作用,曬乾的柚皮還點火可燃,用以驅蚊效果相當不錯;果肉中柚的種子,則含有黃柏酮、黃柏內酯、去乙醯鬧米林等,中醫用來主治疝氣;柚的葉子因含揮發油,具有消炎、鎮痛、利濕等功效。
八月最具代表性花卉的桂花,屬木犀科木犀屬,又被稱為巖桂、木犀花…等,最特殊的是巖桂之名,乃因原生於中國南方的桂樹,大都生長在人跡不至的岩壁上而得名。封建社會中,桂花象徵著文人的榮譽。古以「蟾宮折桂」為進士及第的雅稱。更因桂的諧音「貴」,台灣人喜愛在院內門前種植,以寓富貴臨門之祥兆,更有人以「蘭桂齊芳」來形容子孫仕途昌達,尊榮顯貴的人家。
很早之前便成為庭園植物的桂花,為常綠權木或小喬木,高度可達十公尺,全株平滑,木質莖,多生枝椏,樹皮灰白色,小枝呈淡灰褐色。單葉密集對生,革質,狹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銳或漸尖,基部楔形,有短柄,邊緣有細鋸齒,羽狀側脈8~12對,葉脈在葉背突出,正面平滑、葉色濃綠,背面則顯粗糙、顏色較綠。
雖說陰曆八月桂花開,但台灣人愛種的桂,除了秋季較為盛開之外,大多全年都可見開花。桂花的花甚小,簇生於腋,總狀花序,花徑約0.5公分,花梗細弱而長,短小的花萼有四枚,花冠開時也是深裂四片,裂片橢圓形或卵形。雄蕊二枚,但不顯著。由於雌雄異株的關係,可分為兩性花或是單性花,台灣常見的桂花樹,十之八九都是開雄性花的雄株,因此大多只見桂花,很少有機會見到桂花的果實。
桂花雖小,但具有濃郁香味且經久不散,更帶有淡淡的甜味,因此深得人心,花色除了常見的銀白色之外,另有金黃色及橙黃色;由於花色和植株的不同,園藝栽培上便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四種:
金桂葉片較厚,花色呈金黃色,香氣最為濃郁。銀桂就是最為常見的桂花,葉片較薄,花色較白,稍帶微黃,香氣也較淡些。丹桂葉片厚,深橙黃色,氣味濃郁。四季桂別稱月月桂,也是台灣常見的品種,葉片薄,香氣也較淡,但白或淡黃的花往住可開上一年四季,因此深得人民的喜愛。
台灣人種的桂花,除了做為園藝庭園植物之外,桂花更具食用、藥用雙效;桂花不只味香,且更持久,早就被人用來製作成桂花糕點、桂花糖、桂花湯圓、桂花滷、桂花鴨…等,並且用來入酒。台灣人則取桂花一起焙茶,著名的香片茶就是利用桂花製成的。
桂花入藥歷史更是悠久,根皮性味:辛、甘、溫;花:辛、溫,古人用來冶療胃痛,牙痛,風濕麻木,筋骨疼痛…等;花性味:甘、辛、溫,古人用以化痰、口臭、牙痛、散瘀…等。
 
月令活動

桂月中最重要的歲時節俗,莫過於中秋節了,上古時代,漢人便於仲秋的月圓之夜食粥以養老,《禮記·月令》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同時也因農業社會的逐漸成型,春耕、秋收漸成年中重要的農事,農人們為了每一次的耕作與收成,總是不斷地祈天求地,因此春祈、秋報之俗也逐漸形成,只是原始的秋報之俗都有特定的日子,和中秋並沒有關連,但民間受到唐太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的傳說影響,每逢中秋也想在月下遊賞一般,到了宋代之後,由於宋人好文雅、喜樂曲,中秋賞月之俗更加盛行,逐漸成為民間重大節日,所謂「八月十五桂花香,行人往來馬蹄忙」,可見得人們如何熱鬧地慶祝這個秋收豐美的佳節。

中秋漸受到重視之後,原本單屬農事祭祀的秋報之俗,也漸和熱鬧的中秋慶典合而為一,成為八月十五祀土神、還心願、謝神明…等相關的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