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霜始降,寒氣至


陽曆十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起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節氣釋義

所謂的二十四節氣,其實是由十二節和十二氣交錯組成的,節為慶典,並不限在那個月分出現,氣指的是氣候,依序必須出現在不同的月分,《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霜降為第九個氣,因此必須在陰曆的九月出現,因此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指是是霜始降之期,歷代文獻各有不同的描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禮記》〈月令〉載:「霜始降,寒氣總至。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三國》〈吳韋昭注〉謂:「謂霜降之後,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台灣坊間出現的農民曆則解釋說:「斗指己為霜降,氣肅、露凝結為霜而下降,故名霜降也。」

在中國的黃河流域,此時氣溫降至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氣在地面凝結成白色結晶體,稱為霜。大地開始降霜之後,不耐寒的植物將停止生長,因此中國北方人開始播種三麥等作物。

由於天地之氣都「氣肅而凝,露結為霜」,大多數的作物卻呈現枯黃的顏色,明現呈現出秋瑟蕭殺的氛圍,在傳統的封建社會中,正值出兵討伐敵人之季,難免傳回傷亡的消息,添增這時節的不安與憂愁,更為這個霜冷的季節加添了更濃厚的蕭瑟之意。

◆節氣緣由

二十四節氣其實是漢人的太陽曆,也就是依照太陽循環的變化而訂出來的曆法,雖然在封建體制的帝王意志下,無法發展成以日為基礎的日曆,只能呈現以一節或一氣為單位的旬曆,但古人還是以五天為一個單位,每個節氣分成三個單位,呈現出這十五天中,不同的物種生滅以及氣候變化,也就是古藉中所謂的「物候」。

霜降的三個「物候」分別是: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咸俯。

霜降的第一天到第五天為「豺乃祭獸」,祭獸原義為:「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古人看見這時節豺為了過冬,捕獵了許多的獵物,準備雪封時還有食物可吃,為了收藏好,豺會將獵物整齊的排放在一起,看起來就像祭祀用的祭品一般。

霜降的第六天到第十天為「草木黃落」,這時候所有的植物都已經轉成黃色,枯黃的葉子只要風一吹,便紛紛搖落下來,讓枝頭上顯得更蕭瑟。

霜降的第十一天到第十五天為「蟄蟲咸俯」,咸是全部之部,俯指的是低頭、扒下之意;意思是這個時節,寒氣肅凜,所有的小昆蟲都潛伏在地下,且垂頭不食,正式進入冬眠之期。

◆節氣特色

屬於九月中氣的霜降,在台灣最明顯地感受便是深秋的蕭瑟感,楓葉都由綠轉紅,台灣雖僅馬拉邦山、奧萬大、紅香等地方可見到楓紅,一般地區並不易到楓葉,但秋殺落葉的蕭瑟,仍把深秋的寒涼表現得最為深切。

前後不過相差半個月而已,霜降時節的天氣,可以比較明顯地感覺到冷了許多,這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了,不只是早晚的溫差會感到特別的大,山區、盆地地區,也經常可看見因露珠遇冷而凝成的霜,情況嚴重一點的,還可能會造成農林漁業的傷害呢!因此在氣象報告時,就會看見預報員提醒大家嚴防霜害的報導。

海島型氣候的台灣,霜降時節正是北部九降風最烈的時節,陳文達修《台灣縣志》載:「九月,北風凜烈,積日累月,名謂九降風。」這種積日累月刮得不停的東北季風,雖令人討厭,卻是新竹人製作米粉,借風迅速吹乾最好的時候。此外,九降風也是吹乾柿餅最好的幫手,在新埔、北埔等幾個盛產柿子的地方,這時候正是製作柿餅最重要的時期。另外,冬季最重要的水果--柑橘,也開始進入產期,各式各樣的柑橘將紛紛上市,供人們大快朵頤。

◆節氣活動

台灣俗諺說:「霜降風颱跑去藏」意指霜降之後,颱風就躲起來了,不會再發生。主因是太平洋上的熱氣減低,颱風生成不易,北方由於冷鋒過境引起寒潮爆發,導致形成自東北方強烈颳起的季風,往南擴散便成了東北季風,因此這個季節,來自北方的冷風更加強勁。雖然如此,農人們還是要利用這段時間,為收割之後的農田培養地力,也就是想辦法讓農田肥沃些,於是許多人會把收割後的稻桿在田中焚燒,再翻過土,燒成灰的稻桿就成為天然的肥料了。

也有農人會利用這段時間,種植一些冬作的菜蔬,有人會種植一些豆子,稱為「霜降豆」,也有人會種芥菜、高麗菜、結頭菜、蘿蔔…,等到二、三十天之後紛紛熟成,農村則開始醃漬這些冬作蔬菜,為台灣的冬之景,添增幾分溫暖。

秋深之後,荷田中的荷葉大多枯萎了,埋在地底下的蓮藕正是最肥美的季節,農人們忙著到田中採蓮藕,並且曬乾之後,加工製成各種美味的蓮藕食品,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哦!

◆節氣養生

五行中深秋時節屬金,人體五臟中秋主肺,中醫養生學的觀點中,向來有「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四季五補之說,因此秋季的飲食應當以溫潤為宜,飲食進補則應以平補為原則。

中醫理論中的秋深屬金、易傷肺,這季節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人們易犯咳嗽,更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復發或加重的時期,因此在飲食上宜平補,多食粥可暖胃兼潤肺,其他滋潤的食物如: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雪裡紅)、蘿蔔…等,都具有生津潤燥、宣肺止咳、固腎補肺之效。

秋涼容易過敏的朋友,除了多吃生津潤燥的食物外,更可以經常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有助於減緩鼻子不通之類的問題。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九月九不只思親,更想望茱萸的芬芳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台灣人的歲時節俗中,最重視香包之期就屬端午了,台灣的相關探討中,都認為香包是「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菖蒲研成粉末」,但這些東西根本不香,因此真正製作香包的材料為茱萸,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載:「 九月九日 …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正因重陽節有茱萸或配帶茱萸囊以避災厄之俗,才有唐代王維〈 九月九日 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由於茱萸具濃重的香辛味,古來和花椒、薑並列為「三香」,自古被用做食物的香料,《周禮·內則》中記載:「三牲用樧。」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釋:「樧,煎茱萸。」。主要是將食茱萸果實煎熬成膏狀,作牛羊豬肉菜的配料,目的是除去腥膻味,後來則用整粒食茱萸果實作羹臛(菜羹和肉羹)的調味料,也有人用作酒的味料。到了明代中葉,食茱萸成了四川食物中廣泛使用的調味品,《本草綱目》記載的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搗濾取汁,入石灰攪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

茱萸更有藥用,別名中的藙、樧、山萸肉…等,都是中醫的稱法,全株及果實都有藥用,性溫中、燥濕,具逐寒、祛風、殺蟲、止痛的效能。

茱萸其實有草本和木本之分,木本茱萸又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三種,台灣最常見、最易被拿來入菜的是食茱萸,學名為Zanthoxylum ailanthoides,《禮記》中稱為藙,訓詁書《廣雅》又稱為樾椒,《本草拾遺》稱它為欓子,《中國植物誌》則稱為椿葉花椒,台灣人慣稱為紅刺楤、大葉刺蔥、鳥不踏…等,客家人稱為刺欓子,這些名字都因這種全身都充滿特殊香氣的樹,嫩枝密布銳利的尖刺,那些尖刺隨著細枝成為老幹,則轉變為瘤狀的尖刺,加上樹幹呈褚紅色,因此被叫成紅刺楤;也因為全樹的刺,有小鳥不會在樹上棲息,因此有「鳥不踏」之稱。

我最早認識的食茱萸,是在新北市八里觀音山上的打石場,第一眼看見長在石頭縫中的食茱萸,「卻彼它滿身的刺嚇著了,很難想像,會有一棵這樣的樹,不只在全株莖幹上,都長滿密密麻麻的刺,甚至連葉片的背後,也都是倒鉤的刺。…」只是這植物的香氣實在太特殊了,我的筆記這樣寫著:「經常長在雜木林中的食茱萸,更令人驚奇的,莫過於稍稍觸碰之後,全株便散發出一股濃郁卻清爽無比的香氣,彷彿是撞進一團香料之中,而身體觸碰到株葉的地方,香氣更會凝結久久不散,總是會讓人忍不住地聞了又聞。」

這麼有味道的植物,迷戀的可不只是我的嗅覺,更多的是食物的想像,於是移植了幾棵回新店的公寓頂樓花盆中,愈小的愈容易存活,只要活得下來,成長的速度就非常的快,不過一、兩年,就可以超過頂樓加蓋的屋頂了。

屬芸香科的食茱萸,是一種冬天會落葉的中喬木,春天初長的葉子為羽狀複葉,互生,幼葉常呈紅色、披針形,邊緣有鋸齒,這樣的嫩芽及小葉,由於密布透明油腺,因此芳香味最為濃郁,自然是台灣人最喜食用的部分,剁碎之後加入任何食物,都可讓平凡的食物,充滿著異香的驚奇與驚喜。

來到救荒本草堂之後,種在大地上的食茱萸,我會輪流讓他們扮演不同身份,有些樹這一年設定為採食用,只能裁剪到約一個人高,讓它長出許多小支,才會有許多嫩芽可採,但也會留一、兩棵任其生長,等到春夏時開出圓錐花序,黃白色的小花,然後再慢慢結成由一個單心皮組成的開裂的乾果,也就是蓇葖果,這種果當然不能吃,卻可以讓種子四處飛散,第二年春天,開闊的空地上就會有許的食茱萸的幼苗,我會趁小移入花盆中,自然就更容易種活了,這些小花器中的食茱萸,為什麼不會是你們家的眾多盆栽中,最有味道的一種呢?

九月初九重陽,台灣人早忘了配帶茱萸囊,那麼種一棵食茱萸,可不可以給自己更多的安心,以及芬芳的想望呢?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九月起九降,臭頭仔無位藏


陰曆九月初九日前後開始,長達四個月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風信釋義

九降風是新竹地區最特殊的區域型氣象,不僅地方俗諺說:「九月起九降,臭頭仔無位藏」,形容強風常將人們的帽子吹走,如果是癩痢頭就無所遁形了,更有不少地方志書提及這風的劇烈程度,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高拱乾修的《台灣府志》首度將九降風列入〈風信〉之中:「九月則北風初烈,或至連月,俗稱為九降風」,其後周鍾瑄修的《諸羅縣志》則照前志抄了一次。到了同治十年(1871年)陳培桂修的《淡水廳志》,則有更深入的記載:「重陽前後三四日忌九廟風,又名九降風。凡颶風多挾雨,九降恆不雨。每望浪色如銀播空疊起。名曰起白馬不可行。」又載:「八、九月後,雨少風多,其威愈烈,掃葉捲籜,塵沙蔽天,常經旬不止。惟新莊、艋舺四山環繞稍減。」

淡水廳管轄的地方自新竹以北,扣除盆地中的新莊、艋舺等地,可見這風每於陰曆的九月初,開始肆虐桃園以及新竹地區,其中因新竹地區受到地形的影響,每年重九之後刮起的東北季風,最為兇猛而遽烈,不只讓新竹有了「風城」之名,因「九降風」而起的「新竹風」,更為台地特殊的氣候之一。

◆風信緣由

所謂的「九降風」,是指每年秋深之季,東北季風初起之時,由北方吹來特別強烈的季風,直撲新竹地區而來的風。這原本是每年入冬之後,來自於亞洲北方極地的大陸冷氣團南下,隨著海峽地形灌入台灣,而形成強勁的東北季風,季風接觸到北台灣的陸地時,會在迎風面的山區降雨,水氣因此漸減,等到翻越雪山山脈,滑過桃園台地,水氣已經很少了,這時有一些風會沿著中央山脈南下,到恆春半島形成落山風,但有不少風會順新竹的山勢下降,成為冷冽而乾燥的九降風。

東北季風自東北部登陸台灣,卻有一部分選擇從新竹平原出海,主要是因有二:

一、新竹的陸地地形複雜,由高山、丘陵、台地以及平原地形形成三面高而一面開口向海的畚箕嘴地形,季風翻過雪山山脈後,便遇到了一個三面高山、一面低漥的隘口,自然容易順勢進入隘口地形。

二、新竹地區的台灣海峽,與對岸的中國泉州僅一百七十公里,是台灣海峽的最窄處,形成一個北大中小南大的喇叭口型,東北季風由開闊的東海進入狹窄的台灣海峽時,氣流受到兩岸陸地的阻擋,只得加速通過台灣海峽,季風吹到新竹外海的地理瓶頸處,會產生窄管效應而使風速增強,致使平常時,新竹及及澎湖的風就特別大。

入冬後又有東北季風南下,陸地上的季風受到喇叭縮口東側合抱處窄,西側開口大的地形引導,增強了陸風效應,再加上喇叭口型的台灣海峽,形成海風的窄管效應,兩種作用的風在不同的時間運動,自然形成了忽而和緩、忽而急促,最烈時可達九級強風,速度每秒可達二十公尺,威力不亞於輕度颱風的「九降風」。

◆風信特產

地理環境上西臨台灣海峽,東有高山丘陵逼近的新竹平原,每年約在重陽節前後,便得遭受「九降風」的肆虐,甚至先後曾多次造成災情,但大多數的新竹人都已習慣了,甚至連怨言都沒有,反而更利用「九降風」的特性,創造出特殊的產業,這些拜風之賜而全國知名的產業,包括柿餅、米粉、仙草…等。

全國知名,許多人喜愛的柿餅,主要的產地就只在新埔鎮早坑和北埔鄉大林兩地,這兩地正好位於畚箕嘴地形的兩外緣,且為高往低下降的地形上,每年吹起強勁乾旱的「九降風」,可以迅速帶走被太陽曬出來,卻凝滯在柿果旁的水分,當然是成就美味可口柿餅,不因潮濕而發霉最主要的關鍵了。

雖說「九降風」是成就新埔與北埔特有柿餅產業的功臣,但陽光更是形塑風味最重要的要角,原本為澀柿種的柿子,要加工製成柿餅,要經過太陽連續七 天的曝曬,但無論太陽多大,如果沒有九降風的幫忙吹拂,將水氣帶走,就是無法曬乾柿子,可見得風的重要性,但柿餅若無太陽曝曬,也無法利用紫外線熟化果肉,促進水果酵素充分作用,讓柿餅變甜也更增香氣與風味。

新竹也是知名的米粉產地,主要生產米粉的季節,則在每年陰曆九月到來年一、二月間,「九降風」肆虐之期,這段「霜風」期,空氣冷冽且水份少,加上經常陽光普照,可以曬出煮熟的米香,因此新竹的米粉行家最在乎的是:「三分日曬、七分風乾。」

風乾為主、日曬為輔製作而成的秋冬米粉,才是最經典的風城米粉,原因跟曬柿餅完全一樣,到了春天則因潮濕多雨,加上陽光少見,製作出來的米粉甚至會出現霉味,至於盛夏雖有強烈的陽光,但若沒有風來把水份吹乾,只靠炎熱的太陽把米粉完全曬乾,這樣的產品也是最沒有風味的食物。

新竹產仙草,主要產自和新埔相鄰的關西地區,利用第一期稻作收割後才開始種植的仙草,約在每年的陰曆十月間採收,這時期正是九降風發威的時候,農人們利用這個大好時機來曬仙草,再加上冬陽的曝曬,約只要三、四天便可完全乾燥。

關西的仙草一方面拜九降風吹拂之賜,加上太陽曝曬使莖葉完全乾燥,非但不會破壞仙草原有的成份,反而更熟成原有的效能,因此這樣的仙草只要擺在通風良好處儲存,只要不受潮可保八至十年都不變壞,且愈陳愈香,成為絕佳的清涼消暑飲品。

九皇齋戒祈安法會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九月初一~初九日

◆慶典釋義

民間信仰中的九皇,指的是斗姆元君所生的九位兒子,分別是: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再加上北斗七星的每一斗星君,共計九位被尊稱九皇星君,主要職司是掌理人間的註生、延生及福善禍淫。

「九皇齋」則是為了天上九皇而行的齋戒儀式,共計要齋戒九天,也有人認為是因九天而得名。

台灣的民間習俗中,自古有每年菊月初一初九日止,連續舉行九天的「九皇齋」,依歷史文獻記載,最初為泉州人奉行的儀式,連雅堂的《台灣通史》中載:「自朔月起,人家多持齋,曰九皇齋,泉籍為尚。」,戰後李春池修《宜蘭縣志》也載:「齋堂及道教徒,自朔日起,持齋念經,一連九日,謂之九皇齋。」

早期的台灣人每逢九皇齋戒法會,參與者莫不淨身、素食、心無雜念,平心靜氣地舉行祈安禱祝,太平洋戰後,家戶舉行齋戒儀禮的漸少,大都改由以寺廟為中心,舉行盛大的齋戒法會。

◆慶典緣由

民間信仰中,九皇齋的由來是相傳九月初一至初九日,為天上九皇下凡巡視人間福禍之期,凡間的人們為了避免過去這大半年來,做了一些耗糧食、損公益、缺陰德、造口業、傷他人、害生命…的情事,於是乃利用這段天上九皇下凡巡視之期,虔誠齋戒誦經祈福,或在廟中安置斗燈…,以解所犯之罪衍…。

沒有人真的知道這九天是否真的有天上九皇下凡巡視人間,但九為漢人陰陽概念中,極大極陽之數,除非位階極高之神,或者是一國之君,誰都不能用到這個數字,以建構不可越逾的階級觀,但月令逢九,又會碰到九日,重九之日誰敢和天子同慶,因此凡夫俗子只能以齋戒解厄、消災祛禍、解冤赦罪的方式,來渡過這九日。

為了建構漢人階級意識而形塑的九皇齋戒法會,原本是民間私自奉行的齋戒活動,後來逐漸成為寺廟中為善信消災解厄的活動,甚至更進一步成為從九月初一日起連續九天的祈安法會,清代末葉逐漸擴及全台移民的盛會。

日本時代的皇民化運動之後,台灣的民間歲時祭儀受到政治的嚴重的干擾,民間的齋戒行為因受到限制而漸式微,直到太平洋戰後,才有許多寺廟恢復起每年從菊月初一起,連續舉行九天的法會。

◆慶典特色

清代的台灣人就相當重視九皇齋的形式與祭儀,《安平縣雜記》謂:「九月初一日至九日止,人家吃『九皇齋』,拜斗母星君,朝夕誦斗母經,燈燭輝煌,香煙繚繞。」

太平洋戰後,民間的九皇齋舊俗漸少,但在傳統的戲班,也行齋戒解罪儀式,這九天之中,人人茹素以解託天罵地之罪。此外,民間不少寺廟,仍於初一日起,舉辦九天的禮斗解厄法會,其中以台北市行天宮、龍山寺、彰化元清觀、台南天壇…等大廟,典禮最為慎重。

在這些寺廟的祭祀圈內善男信女們,也必須從初一到初九日止,每天都必須素食,早晚還要朝拜斗母星君,誦讀斗母經,以祈消災厄、添福壽。

◆慶典活動

由於台灣各地的移民不同,加上各廟承襲的法統和慣習也不相同,致使早期各地行九皇齋的形式和內容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到了太平洋戰後,在各地寺廟彼此間相互的影響之下,九皇齋戒法會大都以禮斗、消災、解厄為主的法會。

禮斗的主角是斗燈,各地斗燈使用的材料不一,但斗中都有白米,上插涼傘,以及剪刀(福佬語寓意「合家平安」)、鏡(寓意「合境平安」)、尺及一盞油燈等,於初一凌晨子時點燃斗燈後,便由和尚或者道士日夜誦經祈福;至於安奉斗燈的信徒,可每日跟著和尚或者道士跪拜,也可只選在初一、初三、初六及初九日,親自參與跟拜,以表善信虔誠心意。

九皇齋戒法會的重頭戲是在最後一天,道場內大多會搭設解結台,由兩位道士在台上誦經,一人手持秤桿,秤鉤上則掛有許多綁著活結的黑線,善男信女們依序拉開一條黑線的活結,象徵解開所有的過結,並請神明赦免人們無心所犯之所有罪過,當然,同時也要祈求能夠賜福人間,讓民間得以年年安樂。

邁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傳統的九皇齋戒法會,早已不再只是為了齋戒解厄而已,更加入了現代人不同的信仰需求,加上各地主辦寺廟的規模、格局與視野不同,致使各地法會的規模以及內涵不一,但無論什麼樣的九皇法會,都值得現代人仔細去品味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對信仰可有可無的期盼望與依賴。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寒露雁來,菊有黃華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月八日或九日起

◆節氣釋義

每年陽曆的十月八日或九日,開始進入寒露,但並不只是這一天為寒露,而是指從這一天的某時某刻(每一年都不同)開始進入寒露節氣,直到進入霜降之前,這十五天多一點的時間,都為寒露時節。

二十四節氣乃是由十二節十二氣所組成的,一節配一氣,每季有三節和三氣寒露為秋天的第三個節,也是秋天的最後一節,過後只剩半個月左右,就要進入冬的季節,也因為臨冬近了,節氣的名稱上第一次出現了「寒」字,節氣之名很明顯地告訴人們,這時節的天候將由涼爽逐漸轉為寒意漸露。

歷史上解釋寒露的文獻汗牛充棟,最簡要而精確的解釋莫過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民間俗諺則說:「露水先白而後寒」,顯示這個時節的氣溫是要比「白露」時更低,台灣民間通行的曆書也提醒我們:「斗指南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意指這時節由於露水重,夜半降到地面的露水將更冰冷,天地間的寒意更加明顯。大地也因寒氣增長,萬物逐漸蕭索,熱與冷交替的成為這時節最明顯的特徵。

◆節氣緣由

漢人特有的二十四節氣,其實是自春秋戰國到秦朝,最後到了漢朝才建構完成的太陽曆,先民觀察到每五日會出現不同的候,每三候則會出現不同的氣,因此十五天為一「物候」,也就是一個節氣,《詩經.周南》載:「五日為一侯,三侯為一氣,故一歲有二十四氣。」

古人先建立了「候」,才集三候為氣,因此每個節氣都有「三候」,寒露的三個物候分別是:「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菊有黃華」,我們來看看許多古籍解釋的三個氣候現:

第一天到第五天為「鴻雁來賓」。《周書.時訓篇》載:「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通書》作來濱,濱,水際也,亦通。」這個生物現象指的是中國的大雁,在台灣則為冬候鳥南來之期,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恆春半島上,開始有人設了「鳥踏仔」,用來獵捕伯勞鳥。

第六天到第十天為「雀入大水為蛤」。《周書.時訓篇》載:「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國語》云:『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於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蛤,蚌屬,此小者也。」 大水是指的是海,黃河流域的古人秋深之際,發現鳥雀都不見了,民間相傳這些鳥雀每於深秋都潛入海中,變成條紋和色澤都很相似的花蛤以避冬,這當然是「神話」,這只是侯鳥南飛的避寒行為,跟花蛤入冬之後盛產完全無關,但因古人不懂,才寫下了這第二種「物候」現象。

第十一天到第十五天為「菊有黃華」。《周書.時訓篇》載:「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第三候說的是菊在秋天盛開出美麗的黃花,尤其是文人墨客於此時更喜嚐蟹、賞菊,每每成為封建社會時代秋深盛事。只是在台灣,由於菊花開放較晚,既使到了秋深之際,跟菊黃的意象依舊不會太深。

◆節氣特色

寒露時節,天地已漸呈現蕭瑟與深秋之意的寒露,中國農諺中有不少「寒露開花不結子」、「寒露吐穗不結實」說法,這些都為「寒露百草枯」的大自然現象,做了最明晰而有力的詮釋;自北方南下的冬候鳥,也紛紛飛到南方避冬,台灣成了許多候鳥的過境站,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灰面鷲和伯勞鳥了,過去有許多位於過境區的農人會設陷阱捕捉伯勞鳥,成為這時節的額外收益,這樣的行為已被公告為犯法,卻一直無法絕跡,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天氣已經漸漸轉寒了,只是在亞熱帶的台灣,天氣時冷時熱,有時候甚至相當炎熱,然而,這暮秋的太陽卻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許多作物的成熟需要陽光的催化之外,人們也利用這暖暖的冬陽,來曝曬許多的醃漬食品!

天候的變化上,最明顯的是東北季風漸漸增強了,新竹地區,每年自農曆九月颳起的風,稱之為九降風,恒春半島一帶,則成了落山風,而這些東北季風,將陪著台灣,渡過一整個冬季。

◆節氣活動

已是深秋的寒露時節,也是台灣人的賞鳥季節,北台灣的基隆的情人湖、萬里橋、台北的關渡、華江橋下…,中部的八卦山、大肚溪口,南台灣的高雄大崗山、屏東的恆春半島,都是賞候鳥的重要據點,每年都會飛來各種稀客,吸引許多賞鳥的人們,不少家長也會帶著孩子共同前往,並且透過賞鳥,建構人與環境良好的互動關係。

台灣的寒露,雖然沒有賞菊之風,但登高賞秋紅卻成為人們秋天最重要的休閒活動,由於台灣的氣候差異度相當大,每年山林林木變紅的時間也不相同,但在寒露時節,正是典型秋高氣爽之際,是最吸引人的山林旅遊旺季。

◆節氣養生

寒露時節,早晚之際的氣溫往往可以降得很低,白天若出太陽則還相當炎熱,如此差異蠻大的晝夜溫差,也是最容易讓人一不小心就生病的季節,隨時注意添減衣服,才能避免染到風寒或不小心就感冒了。

由於氣候的變化,日照少而氣漸冷,加上秋風起葉落刮起的肅瑟景象,常引發某些人的多愁善感,因而容易導致憂鬱症的耗發。因此,入秋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看待萬物宜以美的觀點出發,就比較不容易累積鬱悶的情緒,可見培養美的欣賞能力,也是養生保健重要的方法之一。

忽熱忽冷的空氣,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尤其是每次氣溫陡降時,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而這些人往往是因為怕冷而睡眠得更久,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反而容易形成血栓等疾病,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明確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簡單的說就是早睡早起,睡夠了就起床,多多活動筋骨以促進血液流動,還可以讓身體的氣通遍全身,才能避免血栓的形成。

心血管之外,胃也是容易因寒冷而受到傷害的器官,因此更要安排好日常的飲食起居,漢人傳統的四時養生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指的就是,秋冬時節必須注意身體內部器官的保養。

古人也視秋為「金秋」,認為:「金秋之時,燥氣當令」,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口乾舌燥、喉痛乾咳、鼻子過敏、皮膚乾燥…等秋燥症狀,為了調理秋燥,古人自有食療之法:「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也就是可以用芝麻來對付「燥邪」,也可以將米和芝麻一起煮成粥,還可適當加入梨、蘿蔔…等,更具和胃健脾,益肺生津,養陰祛燥之功效

暮秋時節的飲食自然當以「滋陰潤燥」為宜,滋陰指的是滋補內臟,潤燥則是以肺為主。可多食用糯米、粳米、蜂蜜、乳品…等柔潤食物,也可用大棗、山藥…等燉雞肉或牛肉,逐漸調整過敏體質;秋燥最忌的是辛辣食物,包括:辣椒、生薑、蔥、蒜…等,傳統食療的觀念中,秋食太過辛辣之物,最易「傷人體陰精」。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菊花傲霜,暮秋顏色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九月,在台灣是個暑氣剛消退不久之期,早晚的溫差變大,夜裡漸有涼爽的風習習而來,秋天的氛圍愈來愈濃了。

在中國,這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期,因此九月也稱「菊月」。

古來菊花便與梅、蘭、竹合稱作「四君子」,深受人們喜愛,一向被視為貴、吉祥的象徵,台灣人喜於新春期間,買盆菊回家以映「真菊可以延齡。」(宋李石《續博物志》),也因如此,有人稱菊為「長壽花」或「延齡客」,歷史上詠讚菊的詩文極多,宋人周敦頤認為:「菊,花之隱逸者也。」(愛蓮說);晉田園詩人陶淵明詠更多:「秋菊有佳色,衷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遺我遠世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清人富察敦崇撰《燕京歲時記》也載:「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求廣廈中,前軒後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

◆月令緣由

陰曆九月的台灣,儘管經常可以感受到涼意襲人,但炎熱之氣並不肯完全退離,因此說這個月是秋的最後一個月,恐怕會有許多朋友感到驚訝!

漢人稱九月為三秋,正因它是秋季的第三個月。不同行業的人們,更依據節氣、農事、花期等不同,稱九月為:深秋、暮秋、窮秋、涼秋、三孟秋、青女月、商序、菊月…等。

青女月語出《淮南子.天文訓》:「至秋三月,地氣不藏,乃收其殺。百蟲蟄伏,靜居閉戶。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到了唐代杜審言的〈重九日宴江陰〉詩中便出現:「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至於商序,同樣是指暮秋之意,明代夏完淳的〈張景陽苦雨〉詩:「玉露團素節,金風扇商序。」

三秋之季被稱為菊月,主因中國黃河流域一帶,早是萬木蕭瑟,落葉紛紛,獨有秋菊婀娜多姿、熱烈怒放的季節,因此「九月菊花傲秋霜」乃成了這個月份最重要的表徵,九月月令也就被稱為菊月。

◆月令特色

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的台灣,每年九月之後,東北季風開始入侵,北台灣進入「九降風」的季節;九降風刮起,帶來的是禍福不一的作用,好的影響是此時正是曬柿餅之期,有了九降風之助,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柿餅風乾,也才不致因悶濕而壞了品質。

九降風可能帶來的禍害是,正是台灣北部二季稻作結穗的時間,九降風偏在北部肆虐,常刮得稻子歉收;即使不刮壞農作物,強勁的九降風吹起,彷彿達人都要吹走似的,那種滋味,只有住在風城的人才能體會得最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