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冬至大如年,湯圓來添歲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在台灣,一般家庭過「冬至」都要製作湯圓,最主要是用要用湯圓來祭拜諸神及祖先,更要借此機會祭祀家中的大小物神。

客家人冬節時製作的湯圓,分為鹹、甜兩種,煮熟的甜湯圓主要的用處祭祀神明,希望「食甜嘴甜」,此外,還會取些甜湯圓分別粘在灶上、爐上、鍋上、桌子、椅子以及門和窗上,代表對這些物神的祭祀。這些粘在門窗、灶頭、桌上的冬節圓,到了第二年開春乾扁之後,若家中的孩子肚子不舒服,可磨成粉給孩子們吃下,傳很快便可痊癒。

福佬人也有類似的習俗,稱為「餉耗」,主要的目的也是祭祀門或窗、灶…等的物神。到了第二年開春以後,可以取下早已風乾的冬節圓,焙火吃,有些地方的人會用它來預測家中的下一孩子是男或女,相傳若是脹起則生女,凹下便生男,準不準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在終於讓傳統社會的人們,找到吃這些湯圓乾的理由!

農業社會時代,冬至日也是履行中秋節所訂土地買賣、作物交易的日子!自古以來,漢人對於土地的依賴都相當的深,若非特殊的狀況,一般人是不會輕易賣土地的,因此賣方往往受迫於現實的壓力,非得賣土地不可,一般買賣大都在中秋節前後談定,但此時有些作物還沒有收成,為免弱勢賣地者連這一年的辛苦所得都要拱手讓人,因此才訂冬至節為交易尾期,也就是到了這時節無論地上物的收成如何,都得進行土地交割的手續。

這個看似沒什麼道理的社會風俗,卻是雙方最妥切的保障:對賣方而言,可將實際交出土地的期限可延遲到冬至,將過去一年耕種的成果收成完畢;對買方來說更是土地取得的保障,由於買方為了體恤賣方過去一年的辛勞而同意作物收成後再進行土地交割,卻難免會於到賴皮的賣方,以作物還沒收成完畢的理由,拖延土地的交割之期,以冬至做為最後的期限,買方過了這一天去取得土地,就再也不理虧了。

冬至更溫厚的習俗是農人視這一天為牛的生日,農人們不只也餵牛吃湯圓,並且會多備草料,經濟較好的家庭甚至會準備水果,讓牛可以大吃一頓,以感念牛過去一年的辛勞。

會什麼會訂冬至日為牛的生日呢?顯然牛的生日這種說法是代代以訛傳訛的結果,農耕社會中,牛是最主要的耕力,幾乎每件農務都要用到牠,因此一整年都不得閒,一直忙到冬藏之後,才有一段小空檔可以休息,人們借著冬至的喜慶,為牛多準備一點食物,同時也請牠一起吃湯圓,以示慰勞和感謝之意;後來為了方便解釋這一天何以牛也要吃湯圓,於是有人說是牛慶祝開始休息之日,再輾轉相傳之後,就變成了「牛生日」。

由於冬至是古代新年的啟始,因此自古官方都要祭天以「添歲」,清代的《清稗類鈔》載:「每歲冬至,太常侍預先知照各衙門,皇上親詢圜丘,舉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駕宿齊宮,午夜將事壇上帑幄皆藍色。執事者衣青衣,王公大臣服貂蟒。壇旁有天燈竿三,高十丈,燈高七尺,內可容人,以為夜間駿奔助祭者之準望。屆期,正陽門列肆懸燈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廟宇不准鳴鐘擂鼓,亦不以昭敬慎。」

在台灣,家家戶戶都以湯圓會來「添歲」,中國俗諺說:「冬至大如年」台灣俗諺也說:「呷了冬節圓,就多一歲」,民間的喪俗更以冬至做為老人家壽元的計算準則,冬至前一天過世,壽元依照其原本年齡,如果是冬至當天以後過世,壽元都要多加一歲,可見得古人對於冬至「添歲」的重視。

人們對於冬至「添歲」的重視,主要來自於一年四季之中,冬天為人類最容易自然死亡的季節,因此自古以來人們都將年視為關,稱為年關,誰都沒有把握可以平安過了這關,也因此,每年入冬之季便有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家,擔心害怕「不知能不能過了這冬?」這樣的壓力對於年邁的老人家而言,本就是非常大的,又要他獨力承擔一整個冬季(三、四個月之久),恐怕會有不少人吃不消而放棄了,於是古人乃藉冬至為「陰至極、一陽生」的氣候特色,加上古代曾為歲首的附加條件,創造出了冬至「添歲」之俗,並且以吃湯圓做為「添歲」的具體行為,再加上其他的諺語和習俗,自然形成了過冬節如同過年關般的認同,如此一來,老人家擔心「這冬過不過得」的壓力,必會隨著冬至的到來而減輕一些,對老人家的身心健康,當然是有莫大助益的。

看似普通的冬至「添歲」習俗,卻照應了不同時節,人們的心理需求與想望,這才是歲時節俗存在的最主要意義,絕對不是那些以人的取勝的熱鬧活動所能比擬的,透過自古流傳至今的添歲舊俗,再看看現代政府所辦的千人萬人吃湯圓活動,古人的豐厚世界與現代社會的淺薄與媚俗,立可分辨得明明白白。

瞭解了傳統社會中,人們利用全家一起吃湯圓的機會,向老人家「添歲」,以提早解除他們的心理壓力,可見得冬至吃湯圓絕對不是一個應景的活動,而富含著多重的心理與社會功能,面對如此一個有意義的歲時節俗,你依舊會選擇吃免錢的千人湯圓大會?或者回到家裡,為老人家煮一碗湯圓,一起溫暖全家人的身與心呢?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談到冬至,一般人最主要的印象,大概就只有:「白天最短,晚上最長的一天」,除此外,也就只有吃湯圓的習俗了。

在台灣,大多數的人對於冬至,幾乎都只認為是個「傳統節日」罷了,從來不曾真正在乎過這個日子的存在,加上每每商人借機炒作湯圓,久而久之,台灣的冬至竟也因此成了「湯圓節」了。

漢人自古以來,都視冬至為大節日,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一天其實是古代的天文學家,利用太陽記曆的重要依據,再加上過了這一天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因此有「冬至大如年」之說,當然也要把這一天視為吉日,《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則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人以各種方法來慶賀這一天的到來,以表達對冬至日的重視。

沒錯,這一天就是冬天的極至之日,氣候雖然還處於嚴寒之季,但春天已經不遠了,所謂「冬至一陽生」,也就表示氣候已是「陰極陽生」之期,木本植物過了這個節氣,便結束了冬冷的休眠期,開始進入復甦萌芽之期,因此,自古以來,耕山園的農民們都會把握這段時期,為成長中的果樹斷根修枝,如果要新種植栽,這個節氣的前後十天也是最佳的種植之期,客家俗諺說:「冬至節,插枯枝麻發芽!」,唐朝杜甫的詩也說:「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所有的農家都懂得把握這段時期,為來年種下最好的希望。

台灣早期的冬至習俗,最特別的是要特別製作紅、白兩色的湯圓,稱為「冬至團」,更要另外製作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等,稱為「圓仔母」,湯圓除了用來祭祖祀神之外,更要粘貼 一兩 顆在爐灶、門扉、窗戶、椅桌、床櫃…等處,以祭祀這些物神,民間更流傳這些冬節圓,日後乾燥給子孩吃,不僅能治百病,更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

有所謂的「亞歲」之稱的冬至,當然也是救荒本草堂四季的歲時祭儀之一,我們將這段時期,定位為「種子節」,主要是將過去這段這一年來,在台灣各地蒐集到的各式各樣植物種子,播種在育苗盆中,同時將一些去年種得不妥當的植物,移植到適當的地方去,除此外,我們也要特別呼應冬至的節氣特色,除了製作客家湯圓,用來祭祀山神、土地神以及灶神、門神之外,更重要的當然是和每一位朋友共享團圓的喜悦。

冬至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節氣釋義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台灣人大多稱為冬節,由於此時的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上,為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之後,陽光直射的位置漸往北移動,因此白晝漸長,黑夜漸短。古人對這一天也早有觀察,由於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因此有人稱為長至節,《禮記》〈郊特牲〉謂:「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但也有人因這一天白日最短,因而稱之為短至節。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二分二至」的其中一日,二分二至指的是春分、秋分以及夏至、冬至等四氣,這四個時間點分別代表日夜均分以及白晝最長或是夜晚最長,人類透過日照時間的長短不同,不只建構了四季,更選擇了一年之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做為以太陽計曆的開始與結束點,並依此而發展出了二十四節氣,正因為如此,古代的封建社會中不僅素來重視冬至,甚至還曾以冬至為年的啟始。古藉《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由於冬至屬十二地支中的子,若以它為一年之始,則稱為「建子之月」。

到了冬至時分,會出現什麼樣的自然現象呢?《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載:「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民間通行的曆書載:「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

◆節氣緣由

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同樣是由三個物候所組成,《周書》〈時訓篇〉載:「冬至之日,蚯蚓結;後五日,麋角解;後五日,水泉動。」

冬至時節為陰氣至極之時,古人稱為「六陰寒極」,此時蚯蚓不只潛伏在地底下,甚至還「交相結而如繩」,以彰顯這時節的天寒地凍之象。

古人認為鹿和麋為兩種不同的動物,體形較小的山獸為鹿,屬陽性動物;糜的體形大,生活在水澤中,因此為屬陰之獸。冬至第六日起麋角開始退落,理由是夏至為陽氣至極,陰氣初生之候,屬陽的鹿感受到陰氣,鹿角因而解落;冬至時陰極陽生,糜感到陽氣,頭角也自動脫落。

冬至最後一候為水泉動,意指這時節陽氣初生,山上的冰雪漸溶化,並且成水流動下山,成為明春灌溉的水。

◆節氣特色

以四季的角度來看,冬至代表冬天過半之意,雖然嚴冬並未過盡,卻是陰極陽生之候,過了這天以後,白晝漸長而黑夜漸短,因此自古就是重要的民俗節日。相傳自周朝開始,封建社會的帝王都要率文武百官到南郊祭天,朝中各級主官和地方官家,也都要循例至郊外祭上天,互賀冬節,到了唐代時,甚至有「千官賀長至,萬國拜含元」的盛況。

宋代的冬至可比擬年的熱鬧,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賭博),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此外,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的《武林舊事》也載:「朝廷大朝會慶賀排當如元正(元旦)儀,而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還於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雲。嶽祠城隍諸廟,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餺飥』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

清代的盛況,在《清稗類鈔》也有記載:「每歲冬至,太常侍預先知照各衙門,皇上親詢圜丘,舉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駕宿齊宮,午夜將事壇上帑幄皆藍色。執事者衣青衣,王公大臣服貂蟒。壇旁有天燈竿三,高十丈,燈高七尺,內可容人,以為夜間駿奔助祭者之準望。屆期,正陽門列肆懸燈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廟宇不准鳴鐘擂鼓,亦不以昭敬慎。」

◆節氣活動

在台灣民間,則是以吃湯圓以示添歲,周璽修《彰化縣誌》詳盡地描繪了早期台灣人冬節做湯圓,吃湯圓的情景:「冬至前一夕,小兒將米圓塑為犬、豕等物,謂之《添歲》。冬至,昔時曾為歲首,作此物,蓋取一年中六畜興旺、百果豐登義,是祈年之謂,非添歲之意也。」

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

除了孩子們製作狗或豬等不同形狀的湯圓,以祈五榖豐登,六畜興旺外,冬至製湯圓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祭祖,除了家中的祖先外,氏族的祠堂、祖廟大都也在這個節日舉行秋祭大典,以追溯祖先的恩德。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是日,長幼祭祖,賀節,略如元旦。」;鈴木清一郎撰《台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節行事》也載:「省民之同姓同宗者,大部份在冬至日祭祖祠,俗謂『進祖』,然後張盛筵於祖祠,團聚而食,謂之『食祖』。」

冬至的祭祖祠,一般都為春、秋兩祭中的秋祭活動,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日,齊集到祖祠中,依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進祖」,祭典之後,還會大張筵席於祖祠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讌暢飲,相互連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為台地特殊的宗族活動。

模大的宗祠,冬節祭祖還會請亂彈班來演戲,稱為冬節戲,族人一邊進食一邊觀戲,惜今已漸漸不易見到了。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大雪陰盛,豐年之兆



陽曆十二月七日或八日起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節氣釋義

大雪是入冬之後的第三個節氣,顧名思義指的是到了這個時節,天地間開始積雪,且愈來愈厚了,至於地區乃指中國的黃河流域而言。

古人對大雪的認知相當清楚,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得很清楚:「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有趣的是,小雪和大雪之別,指的是大雪時氣候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而不是指降雪量的大小。

《禮記》〈月令篇〉也載自此時後,黃河流域漸有的冰封雪凍現象:「冰益壯,地始坼,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民間通行的歲時民曆,所載大雪的天候現象則為:「斗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粟烈而大形於小雪,故名大雪。」

◆節氣緣由

組成大雪節氣的三個物候,據《周書》〈時訓篇〉載:「大雪之日,鶡旦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鶡旦不鳴」的「鶡」到底是什麼鳥呢?文獻中有許多不同的註解,《淮南子》作「鳱鴠」;《詩經》注作「渴旦」;《埤雅》云:「黃黑色,故名為褐。」;郭璞《方言》則說:「似雞,冬無毛,晝夜鳴,即寒號蟲。」;至於《禽經》則解釋為:「鶡,毅鳥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鬥死方休。」儘管各家解釋都不同,可以確定的是這種鳥生性好鬥,「古人取為勇士冠名可知矣」,但到了這個時節,卻因天氣太冷了,「本陽鳥,感六陰之極,不鳴矣。」

大雪的第二侯為「虎始交」:虎本就是猛獸,自古漢人都認為凶神猛獸「能辟惡魅」,如今陰氣將絕,陽氣微感,正是棄陰返陽之氣益甚時,老虎在此時才開始有求偶交配的行為。

大雪的最後一侯為「荔挺生」:荔挺不是荔枝,而是一個球根性的作物,鄭玄注云:「荔挺,馬薤也。」《說文》載:「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廣雅》也說:「馬薤,荔也。」鄭康成、蔡邕、高誘等人的著作則寫成「馬薤」,通俗文大都也認為荔挺就是馬藺,為北方常見的藺草之一。此時萬物均為雪覆蓋,只有蘭草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節氣特色

中國北方進入大雪節氣之後,天地間便逐漸被雪凍冰封起來,大多數的人們都躲在坑上避冬,並且一心祈求著「瑞雪兆豐年」。

何以「瑞雪兆豐年」會成為一句流傳廣且遠的農諺呢?主要是因厚厚而疏鬆的積雪,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四倍,積雪慢慢融化後滲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這些氮素都是最好的自然養份,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此外,厚厚的雪將地表土全部冰封起來,長期零下的低溫,能將躲在地面表層下過冬的害蟲凍死,可以減少第二年的病蟲害,等到春天來時,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種植及生長的需要,因此農人當然希望雪下得愈厚愈好。

在台灣雖然只在高山降雪,此時的平地卻常遭受到霜害,尤其是降霜之後又碰到晴天,天上有陽光的熱氣,地面卻廣布霜冷之氣,兩氣相交經常使得作物的葉子出現凍害,使得葉菜類、豌豆等作物受到一定的損失。

這時也是台灣多霧的時節,霧通常出現在夜間無雲或少雲的清晨,氣象學稱之為輻射霧。加上接二連三的寒流襲來,使得海島的氣溫,常因這些因素降到15以下。

最能代表大雪時節的台灣自然現象,便是遍山滿野盛開的芒菅花,從秋深開始盛開的白背芒花,到了這時候,早已白絮隨風滿天飛舞,雖無雪的寒酷,白茫茫的景致,卻也為這季節加添幾許蕭瑟與冬意。

◆節氣養生

冬深之時,由於天氣嚴寒,寒邪之氣甚重致使許多人抵抗力低落,稍一不慎便可能風寒入侵,染上了感冒、咳嗽,因此在這個時節,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依據中醫的理論,「頭」被稱為「諸陽之會」,頭部受涼,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常常是感冒的前兆。胸近心臟,冬深時偏低的氣溫,很容易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加上寒冬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黏稠度增高,較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因此隆冬時節到冬末初春,為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期,因此應該特別注意胸口的保暖。至於腳的保暖,首先要在乎的就是俗話說的:「寒從腳下起」,由於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自然是最容易受寒的部位,腳受了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引發全身不適,可見腳部的保暖相當重要。

除了防寒,大雪更是中醫養生所謂「秋冬養陰」之期,也就是傳統「進補」的大好時節,古人認為,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如此才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貯存於體內,慢慢改善畏寒的體質,以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葭月到,農家忙製帚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舊時人們稱陰曆十一月為「葭月」,「葭」指的是蘆葦,每年入秋之後,蘆葦就開始開花,這時灰褐色的花在寒風中搖曳,更顯得這季節的淒迷。

古人對於野生的蘆葦,很少視為可供賞花的植物,而當作是冬天冰封雪凍之際,最方便取得的薪材來源,這季節正是出門砍「蘆柴」之期,「葭月」之名也可能是因此而來。

杜甫的冬景詩也提到:「吹葭六管動灰飛」,民間通行的《幼學瓊林》也有類似的歲時記:「冬至到而葭灰飛,立秋至而梧葉落。」指的是古代的人們用葭莩之灰置於律管,以占知來年的氣候正是「冬至」的古俗之一,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為陰曆十一月的中氣,也就是說陰曆十一月必有冬至氣,以葭莩之灰來稱十一月,自是理所當然的事。

自古冬至便被視為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更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主要是早在黃帝時代便以冬至為元旦(朔旦)了,司馬遷修《史記.封禪書》有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複始。」說明這個節氣是「終而複始」的時節也才會自古便被當做歲始陰曆十一月也因此而成了「冬月」的代表了。

◆月令變遷

陰曆十一月為冬季的第二個月,也是個「陰氣至極,陽氣初生」的月份,正是一元復始之季,相傳早在黃帝時代就以冬至為朔旦了,也就是一歲之首到了周代時曆法更以陰曆十一月為歲首這種曆法被稱為「周正」

只是這個時節上古漢人生活的黃河流域正值大雪冰封的氣候,草木不生、萬物休眠,時難有萬象更新之貌,人們在這個時候過完年後,還是無法下田工作得要休息一陣子,往往真正春臨之期反而少了真正促使人努力工作的慶典,因此以十一月為歲首雖然符合大自然陰極陽生的現象,卻反而造成農民生活、工作的不便,因此到了秦代,便改以陰曆十月為歲首。

月令特色

台灣的十一月天,時時來襲的寒流,讓天地間的綠意減少許多,多數樹木在落葉紛飛之後,僅餘下枯枝寂寞地苦待過這季冬。在這群花皆凋的季節,卻是代表富貴的茶花花季,清代厲秀芳撰寫的《真州竹枝詞》載:「年年花事易消磨,如爾花中得氣多,屈指三時開不斷,冬寒春暖夏和」。說明茶花自冬天開,可以耐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花期之長可見一斑。

台灣地區並不容易見到蘆葦這時期開滿山丘、河床、野地白花茫茫一片的大多是白背芒是傳統台灣人拿來當掃帚最好的材料因此早期常可見到上山割芒花的人取回之後曬乾便可以紮成掃帚了可惜現在都改成塑膠用品要再看到這種用白背芒為村料製成的掃帚只有在鄉村地區了。

月令活動

寒意已相當隆重的十一月,秋稻已收,是個無特別重大節日的平淡月份。

傳統國人的心目中,寒冬正是進補的最佳季節,王詩琅撰《艋舺歲時記》載:「入十一月,新店方面及深山所獲之貂、山貓、烏腳香(白鼻貓)及鱸鰻等應時補品紛紛上市求售,這些東西都是秋冬的滋養品,謂食之可以禦寒。此外尚有穿山甲,肉可食,謂可以解毒。」相隔半個多世紀之後,國人進補的習俗依舊,新店早無獸可獵,而貂、山貓、白鼻貓、穿山甲…等,也已絕跡或成瀕臨絕跡的珍貴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