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歲時飲食〉重新看見月光餅


──這才是台灣傳統的中秋餅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中秋節快要到了這個代表四時中秋時的年中三大節最重要的應景物就是月餅只是目前市售的月餅都是從中國各地移植進來的並不是台灣傳統的糕餅。

台灣人傳統的中秋餅一般都稱為月光餅主要的目的是用來祭祀土地公之用的主因這個入秋之後最重要的祭祀為傳統「春祈秋報」中的秋報日家家戶戶慶收成之際自然要以大大的餅來顯示這一年的「豐厚、豐收與圓滿」因此餅的外型當然是圓的目愈大愈好。

只是在早期的生產社會一般人的生活器用和飲食大都為自己生產要用來拜土地公的月光餅也是自己生產的為多但一般家庭沒有烘焙設備又要如何做餅呢

這個季節番薯和芋頭出產人們先用水洗的方式洗出番薯粉後再用番薯或芋頭打成泥便可用大鍋子來煎餅了先用番薯粉為底煎出薄皮有錢人家舖上芋泥或番薯泥沒這些東西的人家灑上幾粒砂糖也算數最上方再澆上一層番薯粉翻面再煎一下起鍋前要把不圓的地方修剪掉,同時還會用紅丹(紅色食用色素)點幾個紅點,識字的人家當然就會很驕傲地寫上「月光餅」三個字,至於數量則視家人而定有幾個人就要煎幾個祭祀完後才足夠供家人共享。


中秋節當天,有一半的月光餅,是在早上祭祀土地公時用的,另外一半要留到晚上拜月娘時用,每個孩子都知道還沒有拜過神的祭品是千萬不能動的,但那些早上拜過土地公的月光餅,就是可以吃的,但大人都會要留到晚上,拜完月娘後每個人都可以分到一個,大家一起享用,只是孩子那忍得住?想盡辦法也要偷吃,但圓餅如果從外圍掰一塊下來,馬上就會被發現,於是我們從餅的底部下手,剛開始一塊塊偷餅皮吃,吃到中間煎到融化卻還有砂糖感的「內餡」時,真的覺得人間美味,等到這些「內餡」吃完了,這塊餅就不能再動了,於是我們再朝下一塊下手。

被挖空偷吃的月光餅,到了晚上全家一起分餅享食時,就一定會被發現,但逢年過節的,大人要發脾氣也不是,不發脾氣也不對,因此處罰相對就輕了,而那些被偷吃掉一半的餅,雖然就直接分給孩子們,但孩子吃得快,兩三口就塞進肚子裡,然後又可以去向大人們分餅來吃。


隨著年歲的成長,外出工作的父親帶回第一盒的月餅,全家分食那豐富餡料的記憶,至今仍難忘,那以後的中秋,家裡的大鍋就不再煎月光餅了,全家期待的是盒裝月餅的蓮蓉、伍仁、火腿…等滋味,而這些從中國移植到台灣來的餅,很快地就完全取代了台灣傳統的月光餅。


近些年來,北埔的餅家又重新推出月光餅,雖然材料、做法都跟早期家庭式的月光餅完全不同,但至少是朝著中秋時節,人人祈願這一年都能「豐厚、豐收與圓滿」之路前進,這才是最有意義的「春祈秋報」應景之物。


中秋之前,如果您還沒有選好中秋的餅,何不試試隆源餅行的月光餅呢?電話:035802337。網址:http://www.ly-ps.com.tw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新竹新埔義民廟普渡盛會


 
陰曆七月十八~二十日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慶典緣由

座落在新埔鎮枋寮里的義民廟,它的由來包含著三次歷史事件,一是發生在清康熙六十年五月的朱一貴事件,朱一貴雖起事於岡山,但許多盜匪之徒卻趁著清廷全力圍剿朱一貴的同時,大肆成群結黨,打家劫舍,一時之間造成全島的大混亂,新竹地區的客家人為了捍衛鄉里,紛紛團結起來,與盜匪相抗衡,朱一貴事件結束後,各地盜匪也紛紛平息了,但因此而殉難的人士甚多,地方人士便把他們合葬在義民廟現址附近。到了清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再起事於彰化,很快地戰火波及全台灣,新竹地區的客籍人士又起來赴援官軍,此役更造成了無數的傷亡,乾隆皇帝為了嘉勉他們的義行,先賜「懷忠」,後又敕賜「褒忠」作為表旌。這次事件用二、三十輛牛車才裝載完畢的骨骸,原本要運到關西去埋葬,當牛車走到枋寮義民廟現址時,竟然不約而同停了下來,無論怎麼趕都不肯走,才決定把骨骸埋在廟址後山,兩年後,在當地士紳林先坤等倡導下,枋寮義民廟開始興工,歷經五年才完工。到了清咸豐十一年,戴萬生事件又死難了許多客籍人士,遺骸也收葬於此。

由於這三次的事,所死難的人士包括六家、下山、芎林、枋寮、新埔、五分埔、石岡、關西、大茅埔、北埔、湖口、楊梅、溪北、溪南等村落的人士,因此從清道光十五年起,十四庄的人士協調在每年七月二十日當天舉行中元祭,每年由一個村庄負責主祭,到了日本時代,義民廟曾被大火燒光過,一年一度的普渡祭典不得不縮小規模,太平洋戰爭後,溪北分為新屋及觀音兩庄,變成十五聯庄,這個延續了一百五十餘年香火的「義民廟」更是一年比一年熱鬧,一年比一年盛大。

慶典特色

新埔的義民節則是中元之後另一個普渡盛會,這個由十五聯庄輪流主辦,純屬客家人的普渡活動,最引人之處莫過於上千斤的神豬競賽,各主人們為突顯神豬,更以各式彩棚、花燈裝飾成一座美輪美奐的豬羊棚,令人目不暇給。

慶典活動

*十八日

˙豎燈篙

普渡時豎燈篙的用意,乃是在普渡之前,召降神祇鬼靈前來享用。

民間相信燈篙豎得愈高,招聚的鬼魂愈多,但一般的普渡,為免餓鬼太多無法應付,大都只是豎二、三丈高左右,只有在大普渡時,才豎五丈以上的燈篙。

大部分的醮祭法會普渡盛會,都把豎燈篙視為重要的起頭戲。

「燈篙」乃指懸掛有旗幡以及燈幟的高竿,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向來被視為請神招鬼最重要的器物,主要的燈篙目的有二,一是邀請天上諸神前來鑒醮及共享功果,二則招引陰間的孤魂野鬼前來共享孤食。

豎燈篙之前,先得決定燈篙的形制,並派人找為留頭帶尾的長竹子,並在預定的高度裝好滑輪,穿好繩子,預定豎燈篙的地方也要先挖好地洞或打下木樁,此外,其他諸多配件也要事先準備妥當。

豎燈篙的儀式,也有繁簡之分,大醮典中由道士行「祀旗掛燈」科儀,小規模的祭典,僅由道士或僧人誦經祈求,將配件掛在滑輪上的繩子上,一切準備妥當,或先在燈篙下煮油清淨,或由高功敕符祛邪,便將天地布、幡頭等旗之幟昇起,到了固定位,將燈上的燈點燃,豎燈篙之儀,也就全部完成。

福佬人豎燈篙,有豎三根、五根甚至多達六十根(一九八五年冬,屏東北極殿祈安清醮)的,此外還有廟右陰竿、廟左陽竿之分,陰竿主為招請孤鬼而豎,設有地布、地錢、高錢和七星燈,陽竿為祀玉皇、三宮大帝而置,佈置有天布、天錢、天燈、醮旗和令旗。

義民廟所豎的燈篙,則僅有三根,豎立的時間是下午,位置則在廟的正前方兩匹石馬之間。豎立的順序是先中次左後右,在燈篙約一半高之處,裝有一滑輪,以供用繩子懸掛起七星燈(中竿)、以供用繩子懸掛起七星燈(中竿)、地錢(右竿)、地布(左竿);燈篙豎起之後,婦女、孩子與帶孝者等身體「不淨者」,不得任意接近。

˙安大士爺

夜間十一點的「安大士爺」,大士爺乃是竹紮紙糊而成,約有兩個人高,事先從紙糊店迎回來,於十八日夜半十一時(即十九日子時之始,屬陰)正式封廟正殿大門,並在鑼鼓的引導下,安置大士爺於大門口,完後,同時得將「寒林所」、「同歸所」及「沐浴亭」安置於大士爺左右兩側。居左的「寒林所」與居右的「同歸所」,都是讓陰間弟兄的歇腳投宿之處,「沐浴亭」則分「男堂」與「女室」兩所,為專供盥洗、沐浴、更衣之處。

「大士爺」亦稱普渡公,民間亦稱作鬼王,祂是任何一個普渡盛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因其身材高大、口吐長舌,青面獠牙,乃為所有孤魂野鬼的統帥;另一方面,其頭頂著觀世音,像是菩薩化身般,可阻擋生人的入侵,保護當境的子民。

*十九日放水燈

放水燈儀式是由當年的「爐主」(負責寺廟祭祀、募款以及其他事項的人士,一般都採輪流制,由地方上有錢、有閒的人士分別擔任)主持,稱作「主會」,另外還選出三至七名地方士紳分別擔任主醮、主壇、主普、主事、天官、地官、水官等,由主會指揮各人職掌。到了海邊或江邊,主會負責主祭,由和尚或道士誦讀祭文,焚燒經衣、金紙,隨後唱炮示意,希望水中的孤魂野鬼到陸上來享用祭品,禮成之後,才開始施放一盞盞糊成房舍,上書各姓氏的水燈,有些地區還有樂團演奏出輕快的太平曲,用來祈福,並感謝過去一年的平安興盛。

新埔義民廟放水燈時,還在水燈裏放置一些銅錢,水燈在河上游施放,河下游處有不少兒童等著撈水燈,但必須等到火熄了之後,才可以開始行動。有些地方的人士則迷信水燈是永遠不滅的,它們將一直漂流到遠處,永照人間太平;放完水燈之後,人們就趕緊離去,如此當然就看不到水燈被水淹滅或燃燒掉了的景況。這種作法顯得相當阿Q,但人世間永遠太平興盛,卻是人人都期盼的啊!


 
*普渡賽神豬

義民節普渡最受矚目的就是「賽神豬」,在一般的普渡祭典中,豬、羊、雞、鴨原是常見的牲禮,雖也有舉行比賽,但規模並不大,枋寮義民廟每年都有好幾頭一千多斤的「神豬」出現,主要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每年由一個地方輪流舉辦,今年輪值的地方都希望不要輸給去年輪值的村庄,如此,自然一年比一年浩大、興盛了。

這項普渡歷經了一百五十幾年的光景,仍然一年比一年興盛,無論輪到那個村庄,有心想奪得「特等賞」的人士,往往早在兩三年前便開始買下三、五隻小豬來養,養了半年之後便知道那隻豬長得最快,選定「神豬」之後,其餘的豬便可賣了,等到神豬長到三、五百斤時,已經肥得幾乎走不動了,食慾也逐漸不振,主人們便要開始想辦法變換出各種不同的口味來吸引豬,再長了一、二百斤之後,豬的成長更慢,主人們便開始飼以雞蛋、水果,甚至人蔘都在所不惜,除此之外,天熱了要裝電風扇,甚至冷氣給豬享用,蚊子多又不能用殺蟲液,蚊帳便派上用場了,髒了還得替牠洗澡,癢了還得替牠抓癢……難怪當地人士都說:「養大豬比養父母還難!」人們肯為一隻豬投注這麼多的金錢及精力,主要是為了「面子」,希望贏過前一年特等賞的神豬。

七月二十日當天,義民廟前的廟埕上擺著前二十名的神豬普渡,另外還有賽羊角、糊大士爺、起燈篙、放水燈、演野台戲,以及其他五牲祭品,規模相當龐大。其中最受人注目的,便是神豬與神羊,每年普渡之前,參與競賽的神豬要先評審,分出特等賞、優等賞……等名次。普渡當天,入選的神豬置於五彩繽紛的高架牌樓中,牌樓前還置滿親朋好友送來的金牌,公開陳列在義民廟前的廣場上供民眾觀賞。神羊競賽的方式,則以測量羊角的長度為準,但它並不如神豬風光,因此近年來較不若以往受重視。普渡完後,所有的祭品都運回輪值的鄉鎮,剁成桌上肴,供賓客們飽餐一頓,直到深夜,人人祭飽了五臟廟方休。

*奉飯

新竹的義民爺信仰,由於祭祀圈幅員遼闊,早年交通不便,遠地善信祭祀不便,遂發展出特殊的奉飯習俗。

偏遠地方的祭祀圈,往返義民廟要耗時一天以上,除非七月二十的大祭典,平常時日一般善信根本無力前去祭拜,為方便這些信眾,有些地方乃分義民爺的黑令旗,供奉在地方上的角頭廟中,義民爺分靈於地方的廟中奉祀,地方人士為表示虔誠與歡迎,每天都準備祭品菜碗前去祭拜,稱之為奉飯。早期的奉飯,都由人家自由奉獻,後慢慢才發展出某個角頭負責初一,某角頭負責初二,某地負責初三之俗,如此一個月三十天,每天都有人為義民爺奉飯。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人強徵許多台灣子弟到南洋地當軍伕,鄉人無奈,只得求助義民爺保佑,奉飯之俗更為盛行,戰後雖漸不受重視,但每天下午,仍可見到奉飯人家,挑著奉飯敬奉義民爺。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處暑寒來,炎熱方止



陽曆八月廿三日或廿四日起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節氣釋義

處暑代表暑氣結束的季節,明郎瑛撰《七修類稿》載:「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由於三伏天氣已經結束,暑氣不會再增加也才會「暑氣至此而止矣」

通行台灣的農民曆也說:「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戊而潛處,故名。」此外民諺也有「處暑寒來」之類的說法,但並不表示進入處暑暑氣就立刻消退清代的顧鐵卿在《清嘉錄》中特別談到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云:『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有十八天可用冷水沖涼代表暑氣要經歷一段時間才逐日遞減的。

節氣緣由

在中國的黃河流域,進入處暑之後東南季風逐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西北季風因此在氣候上才真正開始轉入秋季。〈月令七十二候〉記載的處暑三候分別是:「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後五日,天地始肅,又五日,禾乃登。」

處暑的第一候「鷹乃祭鳥」:鄭玄注解禮記.月令》中的「鷹乃祭鳥」說:「鷹祭鳥者,將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後不必盡食。」 孔穎達也解釋說:「謂鷹欲食鳥之時,先殺鳥而不食,與人之祭食相似。猶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故云示有先也。」古人認為獵到鳥而不食是為了祭祀實際上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顯然是為了儲存入冬之後的食物。

處暑的第二候「天地始肅」:顯示此時天地之間雖然還沒有出現真正的秋涼,甚至在大晴天時還可能出現不亞於暑夏炎熱的「秋老虎」但早晚漸呈秋涼之氛圍,作物也開始逐漸凋零天地之間自然顯現肅殺之氣。

處暑的第三候「禾乃登」:所指的「禾」包括了黍、稷、稻、粱…等各類糧食,黃河流域的主要糧食,在這個節令進入了成熟期,人們可「登場」收割了於是有「禾乃登」之候。

節氣特色

暑氣雖然要開始消退了,但並不表示天候將立刻轉涼,反而是天候變化相當劇烈之期而且海島台灣的颱風季節也還沒結束,根據資料的統計,八、九月的颱風並不會比六、七月少呢!尤其是這些年來極端氣候日益明顯要減少颱風的傷害,除了平時要注意自然環境的保育颱風來時更必須確實做好防颱準備,不安全的地方更需及早撤離,才能真正保障自身的安全。

典型的處暑氣候就是白天高溫酷熱早晚氣溫急降,晝夜形成相當大的溫差,加上又有「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特徵明顯很明顯地可感受到陽縮陰滋的氛圍這種晝熱夜涼的氣候,雖然很適合人體的調氣但由於冷熱變化相當大因此要將別注意衣著,尤其是入夜之後不經意的寒氣就可能讓人感冒隨時加件薄衣可使身體不受風寒;入夜就寢時,最好也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涼入侵而使得脾胃受涼。

節氣活動

台灣的處暑時分,是許多水果的盛產期,像是新世紀梨、葡萄、百香果、芭樂……等;此外,在西南沿海一帶,正是虱目魚苗溯流北游的時候,在這些地方,常會出現忙著撈捕魚苗的漁人。

每年的陰曆七月到九月間,是金針花盛開的季節,古早以前,金針只是農人們在田園間雜種的蔬菜,到了二十世紀末期,台東和花蓮及南投才有專門的栽培區,也就形成了台東太麻里花蓮玉里赤科山以及日月潭頭社地區,美麗的金針花海風景了。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觀音立頂壓鬼王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大士爺神話

台灣的中元節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普渡民間透過來者不拒的方式普施孤魂野鬼因此從家庭到團體規模大小的普渡南北各地都可見到,而在稍具規模的普渡場中,常可見到一尊身形高大、青臉僚牙的紙糊神像民間都稱之為「大士爺」。

「大士爺」也就是俗稱的鬼王,主要職司是掌管眾鬼,公平分配普渡祭品,以免因爭孤食而生糾紛,這樣的一號「鬼」物,自然要比其他眾鬼有更出眾之處,因此,我們所見的「大士爺」,總是比一般人高出一倍,甚至還有更高者。在造型方面,雖然因各紙糊店的製作手法不同,以及當地的習慣相異,致使全台各地大士爺的長相都不一樣,但大體不脫頭長雙角,口吐長舌,青面獠牙,身穿金黃盔甲,頭上還頂有一觀音大士;口吐長舌,青面獠牙,身穿金黃盔甲,主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方便統率小鬼,頭頂著觀音大士,則有多種說法,一是象徵頭頂慈祥,以保護境內善信,二為防止其侵擾生民,三是象徵觀音立其頭上,方便隨時指揮與督導大士爺。無論這三種說法何者最為正確,但其作用都是有益於善男信女的。

面惡心善的「大士爺」,每於普渡之前,便矗立在祭壇前,享受香案牲醴,直到普渡完畢,大士爺便坐在善信所奉獻的金銀紙堆上,由道士施法,點火焚化,表示飽嚐祭品的鬼王,已率著眾小鬼們離去,下一站,當然是另一個普渡會場啦!

如此紙紮來,火焚去的「大士爺」,相傳生前為唐代的大學士,本名林姜陽,告老還鄉後,為圖清靜,乃一個人搬到城外的僻靜處居住,日常三餐,則由兩個孫子輪流送飯給他吃,林老先生一來愛孫心切,再者積蓄頗豐,因此每次孫子送來一頓飯,便賞一文錢,卻也因此,使得孫子常為爭送飯而吵鬧不休。有一天,這兩個小孫又為了送飯而大打出手,終於驚動了大人,孩子的母親趕忙問是怎麼回事,孫子們爭著說明後,母親笑著說:「傻孩子,這有什麼好爭的,等你們的阿公死了以後,他所有的錢不是都變成你們的了嗎?」

這一席話,非但使得孩子們停止紛爭,更因此竟使得這兩個小孩都不願再送飯;林老先生知道了這件事,震怒異常,心想:你們這些後生晚輩,只想要得到我的遺產,我就偏偏什麼都不留下來。於是把所有的財產換成碎銀子,再以每擔一兩的代價請人挑去填海,最後甚至連挑工的錢都倒進海裏,無錢又無助的林老先生終在不久之後餓死,成了餓死鬼。

身材高大,體態魁梧的林姜陽,生前的食量就比別人多一倍,餓死之後,食量更是驚人,常把其他餓鬼的東西都搶吃光了,其他餓鬼爭也爭不贏,打也打不過,百般無奈之下,只得求助觀音大士,觀音大士乃化成一隻蒼蠅,飛在林姜陽額上,使得林姜陽不由的吐出舌頭,自此後,非但食量大減,且因觀音大士隨時都頂在頭上,再也不敢強奪其他餓鬼的東西。

這則「鬼王」的故事,顯然是一則後人創造出來的神話,但卻像一則警世的寓言,足令我們深思。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中元消災人鬼安


陰曆七月十五日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歲時釋義

中元為道家的說法,相傳正月十五「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中元」,乃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是水官解厄日。

中元節也稱為「盂蘭盆會」,語出大藏經:「目蓮以母坐餓鬼中,佛之作盂蘭盆會,以珍果素食置盤中,供佛,而後母得食。」

《盂蘭盆經》更深一層意義是:「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及父母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之恩。」

除了來自宗教的說法之外歲時節俗中的上元、中元及下元節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上元祈福、中元消災、下元解厄」,這是為了滿足台灣人在不同的時令中,心中的渴盼而生的活動:每年新年之始,每個人對新的一年必定充滿期望,於是上元節給了大家祈福的機會,等到年過了大半,大多數的人在這半年內難免做錯事,於是透過中元的消災法會,才能讓每個人對未來半年繼續充滿奮鬥的目標,等到作物收成之後,這一年的好好壞壞都不重要了,人們期望這一年所有不好的東西,都不要帶到明年,因而有了「下元解厄」的祭儀。

歲時緣由

台灣中元普渡也就是佛家的「盂蘭盆會」,最初原為印度佛教的風俗。

相傳釋迦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蓮尊者被地藏王渡去出家後,其母卻肆意胡為,閻羅王一怒之下把她打入地獄受苦。

目蓮得知時,其母已遭受過許多苦刑,正在第六殿接受倒懸之懲罰,目蓮趕到,立刻盛飯給他母親充饑,但食物未到口,便化為火燄,其母根本吃不到半口,目蓮想過許多辦法,都無能為力,最後只得求助釋迦佛。

釋迦解釋說其母生前毆僧罵道,罪孽深重,必需先用盆器羅列百味,供養佛僧,而後其母才能吃到東西。這個在中國流傳頗廣的「目蓮救母」故事,後來才慢慢地演變為民間的中元普渡。

歲時特色

台灣民眾素來重視中元普渡,陳培桂修「淡水廳志」,詳述了台地中元盛景:「十五日城莊陳金報旗幟,迎神進香,或搬人物,男婦有祈禱者,著紙枷隨之。凡一月之間,家家普渡,即盂蘭會也。不獨中元一日耳,俗傳七月初一日為開地獄,三十日為閉地獄,延僧登壇施食,以祭無祀之魂。寺廟亦建醮兩三日不等。惟先一夜燃放水燈。各給小燈,編姓為隊,絃歌喧嗔,燭光如晝,陳設相耀,演劇殆無虛夕。例集一所,牲醴饌具,積如山陵,植竹高懸,其名曰淺主事……」。

一九五二年,政府為推行「節約拜拜」政策,禁止人們輪流普渡,所有的普渡都被迫集中於七月十五日舉行,但這項法令與民間的習俗違背甚遠,推行不到兩年,便只得放棄,只是這種強迫民間習俗的改革法,已對民間的風俗習性造成頗大的傷害,這個傷口,一直到七○年代後才又逐漸恢復舊觀,至今中元普渡仍各地最重視的民俗活動之一。

 

歲時活動

*普渡醮典

道教的中元祭典,早期為慶祝帝官大帝壽誕,乃建醮以隆重祭祀,後來受到佛教盂蘭盆會的影響,整個活動偏重在普渡。

宋吳自牧撰《夢粱錄》載:「七月十五日……值地官赦罪之辰,諸宮觀設普渡醮。」,顯見普渡活動所佔的份量實相當重。

台灣在墾拓之初,因受風土病影響,路倒病歿之人甚多,加上各種械鬥、紛爭不息,處處可見無主枯骨,不僅中元祭典向來受到重視,許多地方甚至年年都要舉行中元醮,以祭祀那些孤魂野鬼,陳夢林修《諸羅縣志》記錄了部分當時的情況:「荒郊多鬼……故清明、中元延僧道誦經設醮之事日多。

*放水燈

在正式普渡的前一天,必須施放水燈,以招引水域中的孤魂野鬼,到陸上共享普渡盛宴。

台地的放水燈,南北差異頗大,北部地方盛行結隊遊行,並製作壯麗的水燈排以壯行伍,且常以大型的水燈頭代替零星的水燈,南部地區僅由道士擲幡前導,直接到河邊施放,並不重視遊行的過程。

水燈隊伍來到預定施放的地點,道士或僧人必須在臨時的祭台前,宣讀疏文奏報天地神祇,召請水中孤魂共享普師的隆厚心意,完後並念誦經懺,以助亡靈超昇水域,然後一一點燃燈中的蠟燭,再將水燈放流河中,人們相信,水燈漂流愈遠,能召引更多的孤魂,更能庇祐施放之人事業順利,闔家平安。客家地區會在水燈中放置一些錢幣,是為獻帛化財。

水燈排
台灣各地放水燈的時間、方式、習俗不盡相同,北部地區於放水燈之前一夜,都有迎水燈遶境活動。
迎水燈遊行中,水燈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早期的形制「大者以才木為中心,長達四五丈寬丈餘,須七八十人始能抬行。筏左右以數條杉木或竹根紮成為筏形,分幾十格幾百格,以便每格懸吊一盞燈。燈之種類,有煤油燈、電燈、紙燈、花籃燈、龍燈、玻璃燈等,光彩迷離,無不爭奇奪艷,令人嘆為觀止。」(吳贏濤《台灣民俗》)
晚近的水燈排,行制雖仿舊樣,但質材都改不鏽鋼為架:上懸燈籠,頂部還有一噴氣口,遊行途中可靠電動之力昇高或放下,昇高時頂部還可噴出五彩煙霧,最為吸引人。
水燈頭
水燈的式樣與數量也全無標準可言,有巨大如一小土地公廟,有的卻是高不及三十公分,有的飾有精采的紙雕及彩繪,有的僅紅頂白壁,無論差別多大,這些水燈間,必有水燈頭的存在,乃是專供「主持祭典之『斗燈首』(如爐主一人,頭家三至六人,及主會、主醮、主壇、主事、天官首、水官首、福祿首等人)各持一燈,隨僧道,遊行至河邊,放入水中。」(吳贏濤《台灣民俗》)
水燈頭基本上乃是境內各角頭、姓氏子弟的代表,有些地方放水燈實時,為避免放得太多,僅限水燈頭而已,有些地方並不限制,完全視善信的喜好決定,至於放水燈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則屬基隆中元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