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冬至大如年,湯圓來添歲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在台灣,一般家庭過「冬至」都要製作湯圓,最主要是用要用湯圓來祭拜諸神及祖先,更要借此機會祭祀家中的大小物神。

客家人冬節時製作的湯圓,分為鹹、甜兩種,煮熟的甜湯圓主要的用處祭祀神明,希望「食甜嘴甜」,此外,還會取些甜湯圓分別粘在灶上、爐上、鍋上、桌子、椅子以及門和窗上,代表對這些物神的祭祀。這些粘在門窗、灶頭、桌上的冬節圓,到了第二年開春乾扁之後,若家中的孩子肚子不舒服,可磨成粉給孩子們吃下,傳很快便可痊癒。

福佬人也有類似的習俗,稱為「餉耗」,主要的目的也是祭祀門或窗、灶…等的物神。到了第二年開春以後,可以取下早已風乾的冬節圓,焙火吃,有些地方的人會用它來預測家中的下一孩子是男或女,相傳若是脹起則生女,凹下便生男,準不準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在終於讓傳統社會的人們,找到吃這些湯圓乾的理由!

農業社會時代,冬至日也是履行中秋節所訂土地買賣、作物交易的日子!自古以來,漢人對於土地的依賴都相當的深,若非特殊的狀況,一般人是不會輕易賣土地的,因此賣方往往受迫於現實的壓力,非得賣土地不可,一般買賣大都在中秋節前後談定,但此時有些作物還沒有收成,為免弱勢賣地者連這一年的辛苦所得都要拱手讓人,因此才訂冬至節為交易尾期,也就是到了這時節無論地上物的收成如何,都得進行土地交割的手續。

這個看似沒什麼道理的社會風俗,卻是雙方最妥切的保障:對賣方而言,可將實際交出土地的期限可延遲到冬至,將過去一年耕種的成果收成完畢;對買方來說更是土地取得的保障,由於買方為了體恤賣方過去一年的辛勞而同意作物收成後再進行土地交割,卻難免會於到賴皮的賣方,以作物還沒收成完畢的理由,拖延土地的交割之期,以冬至做為最後的期限,買方過了這一天去取得土地,就再也不理虧了。

冬至更溫厚的習俗是農人視這一天為牛的生日,農人們不只也餵牛吃湯圓,並且會多備草料,經濟較好的家庭甚至會準備水果,讓牛可以大吃一頓,以感念牛過去一年的辛勞。

會什麼會訂冬至日為牛的生日呢?顯然牛的生日這種說法是代代以訛傳訛的結果,農耕社會中,牛是最主要的耕力,幾乎每件農務都要用到牠,因此一整年都不得閒,一直忙到冬藏之後,才有一段小空檔可以休息,人們借著冬至的喜慶,為牛多準備一點食物,同時也請牠一起吃湯圓,以示慰勞和感謝之意;後來為了方便解釋這一天何以牛也要吃湯圓,於是有人說是牛慶祝開始休息之日,再輾轉相傳之後,就變成了「牛生日」。

由於冬至是古代新年的啟始,因此自古官方都要祭天以「添歲」,清代的《清稗類鈔》載:「每歲冬至,太常侍預先知照各衙門,皇上親詢圜丘,舉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駕宿齊宮,午夜將事壇上帑幄皆藍色。執事者衣青衣,王公大臣服貂蟒。壇旁有天燈竿三,高十丈,燈高七尺,內可容人,以為夜間駿奔助祭者之準望。屆期,正陽門列肆懸燈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廟宇不准鳴鐘擂鼓,亦不以昭敬慎。」

在台灣,家家戶戶都以湯圓會來「添歲」,中國俗諺說:「冬至大如年」台灣俗諺也說:「呷了冬節圓,就多一歲」,民間的喪俗更以冬至做為老人家壽元的計算準則,冬至前一天過世,壽元依照其原本年齡,如果是冬至當天以後過世,壽元都要多加一歲,可見得古人對於冬至「添歲」的重視。

人們對於冬至「添歲」的重視,主要來自於一年四季之中,冬天為人類最容易自然死亡的季節,因此自古以來人們都將年視為關,稱為年關,誰都沒有把握可以平安過了這關,也因此,每年入冬之季便有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家,擔心害怕「不知能不能過了這冬?」這樣的壓力對於年邁的老人家而言,本就是非常大的,又要他獨力承擔一整個冬季(三、四個月之久),恐怕會有不少人吃不消而放棄了,於是古人乃藉冬至為「陰至極、一陽生」的氣候特色,加上古代曾為歲首的附加條件,創造出了冬至「添歲」之俗,並且以吃湯圓做為「添歲」的具體行為,再加上其他的諺語和習俗,自然形成了過冬節如同過年關般的認同,如此一來,老人家擔心「這冬過不過得」的壓力,必會隨著冬至的到來而減輕一些,對老人家的身心健康,當然是有莫大助益的。

看似普通的冬至「添歲」習俗,卻照應了不同時節,人們的心理需求與想望,這才是歲時節俗存在的最主要意義,絕對不是那些以人的取勝的熱鬧活動所能比擬的,透過自古流傳至今的添歲舊俗,再看看現代政府所辦的千人萬人吃湯圓活動,古人的豐厚世界與現代社會的淺薄與媚俗,立可分辨得明明白白。

瞭解了傳統社會中,人們利用全家一起吃湯圓的機會,向老人家「添歲」,以提早解除他們的心理壓力,可見得冬至吃湯圓絕對不是一個應景的活動,而富含著多重的心理與社會功能,面對如此一個有意義的歲時節俗,你依舊會選擇吃免錢的千人湯圓大會?或者回到家裡,為老人家煮一碗湯圓,一起溫暖全家人的身與心呢?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談到冬至,一般人最主要的印象,大概就只有:「白天最短,晚上最長的一天」,除此外,也就只有吃湯圓的習俗了。

在台灣,大多數的人對於冬至,幾乎都只認為是個「傳統節日」罷了,從來不曾真正在乎過這個日子的存在,加上每每商人借機炒作湯圓,久而久之,台灣的冬至竟也因此成了「湯圓節」了。

漢人自古以來,都視冬至為大節日,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一天其實是古代的天文學家,利用太陽記曆的重要依據,再加上過了這一天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因此有「冬至大如年」之說,當然也要把這一天視為吉日,《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則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人以各種方法來慶賀這一天的到來,以表達對冬至日的重視。

沒錯,這一天就是冬天的極至之日,氣候雖然還處於嚴寒之季,但春天已經不遠了,所謂「冬至一陽生」,也就表示氣候已是「陰極陽生」之期,木本植物過了這個節氣,便結束了冬冷的休眠期,開始進入復甦萌芽之期,因此,自古以來,耕山園的農民們都會把握這段時期,為成長中的果樹斷根修枝,如果要新種植栽,這個節氣的前後十天也是最佳的種植之期,客家俗諺說:「冬至節,插枯枝麻發芽!」,唐朝杜甫的詩也說:「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所有的農家都懂得把握這段時期,為來年種下最好的希望。

台灣早期的冬至習俗,最特別的是要特別製作紅、白兩色的湯圓,稱為「冬至團」,更要另外製作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等,稱為「圓仔母」,湯圓除了用來祭祖祀神之外,更要粘貼 一兩 顆在爐灶、門扉、窗戶、椅桌、床櫃…等處,以祭祀這些物神,民間更流傳這些冬節圓,日後乾燥給子孩吃,不僅能治百病,更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

有所謂的「亞歲」之稱的冬至,當然也是救荒本草堂四季的歲時祭儀之一,我們將這段時期,定位為「種子節」,主要是將過去這段這一年來,在台灣各地蒐集到的各式各樣植物種子,播種在育苗盆中,同時將一些去年種得不妥當的植物,移植到適當的地方去,除此外,我們也要特別呼應冬至的節氣特色,除了製作客家湯圓,用來祭祀山神、土地神以及灶神、門神之外,更重要的當然是和每一位朋友共享團圓的喜悦。

冬至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節氣釋義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台灣人大多稱為冬節,由於此時的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上,為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之後,陽光直射的位置漸往北移動,因此白晝漸長,黑夜漸短。古人對這一天也早有觀察,由於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因此有人稱為長至節,《禮記》〈郊特牲〉謂:「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但也有人因這一天白日最短,因而稱之為短至節。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二分二至」的其中一日,二分二至指的是春分、秋分以及夏至、冬至等四氣,這四個時間點分別代表日夜均分以及白晝最長或是夜晚最長,人類透過日照時間的長短不同,不只建構了四季,更選擇了一年之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做為以太陽計曆的開始與結束點,並依此而發展出了二十四節氣,正因為如此,古代的封建社會中不僅素來重視冬至,甚至還曾以冬至為年的啟始。古藉《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由於冬至屬十二地支中的子,若以它為一年之始,則稱為「建子之月」。

到了冬至時分,會出現什麼樣的自然現象呢?《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載:「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民間通行的曆書載:「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

◆節氣緣由

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同樣是由三個物候所組成,《周書》〈時訓篇〉載:「冬至之日,蚯蚓結;後五日,麋角解;後五日,水泉動。」

冬至時節為陰氣至極之時,古人稱為「六陰寒極」,此時蚯蚓不只潛伏在地底下,甚至還「交相結而如繩」,以彰顯這時節的天寒地凍之象。

古人認為鹿和麋為兩種不同的動物,體形較小的山獸為鹿,屬陽性動物;糜的體形大,生活在水澤中,因此為屬陰之獸。冬至第六日起麋角開始退落,理由是夏至為陽氣至極,陰氣初生之候,屬陽的鹿感受到陰氣,鹿角因而解落;冬至時陰極陽生,糜感到陽氣,頭角也自動脫落。

冬至最後一候為水泉動,意指這時節陽氣初生,山上的冰雪漸溶化,並且成水流動下山,成為明春灌溉的水。

◆節氣特色

以四季的角度來看,冬至代表冬天過半之意,雖然嚴冬並未過盡,卻是陰極陽生之候,過了這天以後,白晝漸長而黑夜漸短,因此自古就是重要的民俗節日。相傳自周朝開始,封建社會的帝王都要率文武百官到南郊祭天,朝中各級主官和地方官家,也都要循例至郊外祭上天,互賀冬節,到了唐代時,甚至有「千官賀長至,萬國拜含元」的盛況。

宋代的冬至可比擬年的熱鬧,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賭博),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此外,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的《武林舊事》也載:「朝廷大朝會慶賀排當如元正(元旦)儀,而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還於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雲。嶽祠城隍諸廟,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餺飥』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

清代的盛況,在《清稗類鈔》也有記載:「每歲冬至,太常侍預先知照各衙門,皇上親詢圜丘,舉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駕宿齊宮,午夜將事壇上帑幄皆藍色。執事者衣青衣,王公大臣服貂蟒。壇旁有天燈竿三,高十丈,燈高七尺,內可容人,以為夜間駿奔助祭者之準望。屆期,正陽門列肆懸燈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廟宇不准鳴鐘擂鼓,亦不以昭敬慎。」

◆節氣活動

在台灣民間,則是以吃湯圓以示添歲,周璽修《彰化縣誌》詳盡地描繪了早期台灣人冬節做湯圓,吃湯圓的情景:「冬至前一夕,小兒將米圓塑為犬、豕等物,謂之《添歲》。冬至,昔時曾為歲首,作此物,蓋取一年中六畜興旺、百果豐登義,是祈年之謂,非添歲之意也。」

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

除了孩子們製作狗或豬等不同形狀的湯圓,以祈五榖豐登,六畜興旺外,冬至製湯圓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祭祖,除了家中的祖先外,氏族的祠堂、祖廟大都也在這個節日舉行秋祭大典,以追溯祖先的恩德。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是日,長幼祭祖,賀節,略如元旦。」;鈴木清一郎撰《台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節行事》也載:「省民之同姓同宗者,大部份在冬至日祭祖祠,俗謂『進祖』,然後張盛筵於祖祠,團聚而食,謂之『食祖』。」

冬至的祭祖祠,一般都為春、秋兩祭中的秋祭活動,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日,齊集到祖祠中,依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進祖」,祭典之後,還會大張筵席於祖祠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讌暢飲,相互連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為台地特殊的宗族活動。

模大的宗祠,冬節祭祖還會請亂彈班來演戲,稱為冬節戲,族人一邊進食一邊觀戲,惜今已漸漸不易見到了。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大雪陰盛,豐年之兆



陽曆十二月七日或八日起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節氣釋義

大雪是入冬之後的第三個節氣,顧名思義指的是到了這個時節,天地間開始積雪,且愈來愈厚了,至於地區乃指中國的黃河流域而言。

古人對大雪的認知相當清楚,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得很清楚:「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有趣的是,小雪和大雪之別,指的是大雪時氣候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而不是指降雪量的大小。

《禮記》〈月令篇〉也載自此時後,黃河流域漸有的冰封雪凍現象:「冰益壯,地始坼,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民間通行的歲時民曆,所載大雪的天候現象則為:「斗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粟烈而大形於小雪,故名大雪。」

◆節氣緣由

組成大雪節氣的三個物候,據《周書》〈時訓篇〉載:「大雪之日,鶡旦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鶡旦不鳴」的「鶡」到底是什麼鳥呢?文獻中有許多不同的註解,《淮南子》作「鳱鴠」;《詩經》注作「渴旦」;《埤雅》云:「黃黑色,故名為褐。」;郭璞《方言》則說:「似雞,冬無毛,晝夜鳴,即寒號蟲。」;至於《禽經》則解釋為:「鶡,毅鳥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鬥死方休。」儘管各家解釋都不同,可以確定的是這種鳥生性好鬥,「古人取為勇士冠名可知矣」,但到了這個時節,卻因天氣太冷了,「本陽鳥,感六陰之極,不鳴矣。」

大雪的第二侯為「虎始交」:虎本就是猛獸,自古漢人都認為凶神猛獸「能辟惡魅」,如今陰氣將絕,陽氣微感,正是棄陰返陽之氣益甚時,老虎在此時才開始有求偶交配的行為。

大雪的最後一侯為「荔挺生」:荔挺不是荔枝,而是一個球根性的作物,鄭玄注云:「荔挺,馬薤也。」《說文》載:「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廣雅》也說:「馬薤,荔也。」鄭康成、蔡邕、高誘等人的著作則寫成「馬薤」,通俗文大都也認為荔挺就是馬藺,為北方常見的藺草之一。此時萬物均為雪覆蓋,只有蘭草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節氣特色

中國北方進入大雪節氣之後,天地間便逐漸被雪凍冰封起來,大多數的人們都躲在坑上避冬,並且一心祈求著「瑞雪兆豐年」。

何以「瑞雪兆豐年」會成為一句流傳廣且遠的農諺呢?主要是因厚厚而疏鬆的積雪,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四倍,積雪慢慢融化後滲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這些氮素都是最好的自然養份,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此外,厚厚的雪將地表土全部冰封起來,長期零下的低溫,能將躲在地面表層下過冬的害蟲凍死,可以減少第二年的病蟲害,等到春天來時,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種植及生長的需要,因此農人當然希望雪下得愈厚愈好。

在台灣雖然只在高山降雪,此時的平地卻常遭受到霜害,尤其是降霜之後又碰到晴天,天上有陽光的熱氣,地面卻廣布霜冷之氣,兩氣相交經常使得作物的葉子出現凍害,使得葉菜類、豌豆等作物受到一定的損失。

這時也是台灣多霧的時節,霧通常出現在夜間無雲或少雲的清晨,氣象學稱之為輻射霧。加上接二連三的寒流襲來,使得海島的氣溫,常因這些因素降到15以下。

最能代表大雪時節的台灣自然現象,便是遍山滿野盛開的芒菅花,從秋深開始盛開的白背芒花,到了這時候,早已白絮隨風滿天飛舞,雖無雪的寒酷,白茫茫的景致,卻也為這季節加添幾許蕭瑟與冬意。

◆節氣養生

冬深之時,由於天氣嚴寒,寒邪之氣甚重致使許多人抵抗力低落,稍一不慎便可能風寒入侵,染上了感冒、咳嗽,因此在這個時節,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依據中醫的理論,「頭」被稱為「諸陽之會」,頭部受涼,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常常是感冒的前兆。胸近心臟,冬深時偏低的氣溫,很容易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加上寒冬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黏稠度增高,較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因此隆冬時節到冬末初春,為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期,因此應該特別注意胸口的保暖。至於腳的保暖,首先要在乎的就是俗話說的:「寒從腳下起」,由於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自然是最容易受寒的部位,腳受了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引發全身不適,可見腳部的保暖相當重要。

除了防寒,大雪更是中醫養生所謂「秋冬養陰」之期,也就是傳統「進補」的大好時節,古人認為,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如此才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貯存於體內,慢慢改善畏寒的體質,以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葭月到,農家忙製帚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舊時人們稱陰曆十一月為「葭月」,「葭」指的是蘆葦,每年入秋之後,蘆葦就開始開花,這時灰褐色的花在寒風中搖曳,更顯得這季節的淒迷。

古人對於野生的蘆葦,很少視為可供賞花的植物,而當作是冬天冰封雪凍之際,最方便取得的薪材來源,這季節正是出門砍「蘆柴」之期,「葭月」之名也可能是因此而來。

杜甫的冬景詩也提到:「吹葭六管動灰飛」,民間通行的《幼學瓊林》也有類似的歲時記:「冬至到而葭灰飛,立秋至而梧葉落。」指的是古代的人們用葭莩之灰置於律管,以占知來年的氣候正是「冬至」的古俗之一,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為陰曆十一月的中氣,也就是說陰曆十一月必有冬至氣,以葭莩之灰來稱十一月,自是理所當然的事。

自古冬至便被視為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更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主要是早在黃帝時代便以冬至為元旦(朔旦)了,司馬遷修《史記.封禪書》有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複始。」說明這個節氣是「終而複始」的時節也才會自古便被當做歲始陰曆十一月也因此而成了「冬月」的代表了。

◆月令變遷

陰曆十一月為冬季的第二個月,也是個「陰氣至極,陽氣初生」的月份,正是一元復始之季,相傳早在黃帝時代就以冬至為朔旦了,也就是一歲之首到了周代時曆法更以陰曆十一月為歲首這種曆法被稱為「周正」

只是這個時節上古漢人生活的黃河流域正值大雪冰封的氣候,草木不生、萬物休眠,時難有萬象更新之貌,人們在這個時候過完年後,還是無法下田工作得要休息一陣子,往往真正春臨之期反而少了真正促使人努力工作的慶典,因此以十一月為歲首雖然符合大自然陰極陽生的現象,卻反而造成農民生活、工作的不便,因此到了秦代,便改以陰曆十月為歲首。

月令特色

台灣的十一月天,時時來襲的寒流,讓天地間的綠意減少許多,多數樹木在落葉紛飛之後,僅餘下枯枝寂寞地苦待過這季冬。在這群花皆凋的季節,卻是代表富貴的茶花花季,清代厲秀芳撰寫的《真州竹枝詞》載:「年年花事易消磨,如爾花中得氣多,屈指三時開不斷,冬寒春暖夏和」。說明茶花自冬天開,可以耐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花期之長可見一斑。

台灣地區並不容易見到蘆葦這時期開滿山丘、河床、野地白花茫茫一片的大多是白背芒是傳統台灣人拿來當掃帚最好的材料因此早期常可見到上山割芒花的人取回之後曬乾便可以紮成掃帚了可惜現在都改成塑膠用品要再看到這種用白背芒為村料製成的掃帚只有在鄉村地區了。

月令活動

寒意已相當隆重的十一月,秋稻已收,是個無特別重大節日的平淡月份。

傳統國人的心目中,寒冬正是進補的最佳季節,王詩琅撰《艋舺歲時記》載:「入十一月,新店方面及深山所獲之貂、山貓、烏腳香(白鼻貓)及鱸鰻等應時補品紛紛上市求售,這些東西都是秋冬的滋養品,謂食之可以禦寒。此外尚有穿山甲,肉可食,謂可以解毒。」相隔半個多世紀之後,國人進補的習俗依舊,新店早無獸可獵,而貂、山貓、白鼻貓、穿山甲…等,也已絕跡或成瀕臨絕跡的珍貴野生動物。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小雪地氣降,烏金小到期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一月廿二日或廿三日起

◆節氣釋義

以中國黃河流域氣候現象所定出來的二十四節氣,由於這個地區每年入冬之後氣候寒冷,逐步開始降雪並至天地冰凍,因此整個冬季的節氣都反應在氣候的特徵上,完全沒有任何農林漁牧的訊息,顯示這是一個休眠的季節。

小雪是個是個望字生義的節氣名,代表進入了降雪之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民間通行的農民曆則說:「斗指己,其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也。」

依照天文學的說法,小雪時太陽位於黃經240°,已在南半極相當南的地方,由於太陽偏南,自然氣溫會下降,中國黃河流域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氣層溫度逐漸降到0以下,雖然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還只是夜凍晝化的氣候,因此才會以小雪名之。在台灣則受到西伯利亞地區的低壓東移,導致大規模的冷空氣團南下,而形成的寒流影響。

◆節氣緣由

古人因觀萬物及氣候現象,而定出的二十四節氣,《周書.時訓》記載這個時節觀物及氣候所得為:「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後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後五日,閉塞而成冬。」

所謂「虹藏不見」也就是天地之間見不到彩虹了,《禮記》中記有產生虹的因素:「陰陽氣交而為虹。」到了這個時節,天地間幾乎已經沒有了陽氣,只剩下陰氣充塞,要見到彩虹的機會相當少,古人又認為虹並不是真正的物質,因此不用「至冬皆伏」的「伏」,而是用藏來形容這個現象。

小雪的第六至十日,物候為「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很明確地指出這時候天寒地凍的景況,《逸周書.時訓解》甚至認為:「天氣不上騰,地氣不下降,君臣相嫉。」

小雪的第三個物候為「閉塞而成冬」,古人的解釋為:「天地變而各正其位,不交則不通,不通則閉塞,而時之所以為冬也。」也就是說這時節只剩陰氣而無陽氣,由於陰陽氣不相通,天地之間自然漸被大雪所冰封起來了。

◆節氣特色

漢人的二十四節氣,除了反應不同時間的氣候現象外,同時也強調氣候相對應的特色,小雪對應的是夏季的小暑,大雪則對應大暑,這些相對季節的對應節氣,往往可以反應出兩極的氣候現象,小雪的濕冷對應的正是小暑的乾旱,古人借此來彰顯天氣的循環,並印證物極必反的道理。

「小雪」是入冬之後的第一個「氣」,所謂的「氣」乃相對於「節」,指的是氣候,屬於陰曆十月的典型氣候,但在台灣因位處亞熱帶,非但見不到雪,更因小雪時節正值「十月小陽春」,大多數時間都見得到十月的冬陽,寒流雖偶爾南下,但頻率並不會太高,日子也很短暫。

◆節氣活動

小雪時節的台灣農村,南部地區的二期稻作大多已收割了,北部也陸續進入收割期,農民們利用冬季少許的陽光,曬乾稻穀,堆入穀倉中冬藏;客家地區則進入醃製酸菜的旺季,人們利用反覆的曝曬、鹽醃、重壓…等方式,將芥菜製成鹹菜、覆菜(福菜)或是鹹菜乾(梅干菜),同時也陸續醃菜頭(蘿蔔)、曬高麗菜乾、醬冬瓜…等,這些醃漬的菜蔬,早期是貧困的客家人用來佐餐的菜肴,如今早成為廣受喜愛的客家特色飲食。

在小雪前後,台灣北部海域水溫約在2224,東部則仍維持在2427之間,溫度還算稍高,可捕獲的魚有:家臘、旗魚、沙魚、加納、紅目鰱…等,但只要有寒流南下,往往是第一批烏魚訊的傳出之期,因此在台灣漁諺中,「小雪小到」之說,意指少數烏魚群可能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附近,漁民們莫不凝視著海面,把握收獲第一批烏金的機會。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立冬補嘴孔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一月初七日或初八日起

◆節氣釋義

立冬為入冬之後的第一個節,代表冬季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自古以來,冬也就是終,為終止、結束之意,到了這個季節農林漁牧都結束了,所產的物資開始收藏的季節;至於通行民間的曆書,解釋立冬時自然界的現象是:「斗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立冬之時向萬物終成,故名。」

◆節氣緣由

立冬時節,太陽位於黃經225°,也就是南半球之意,此時,由於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亞洲東半部輪流受到緯向環流的影響,緯向環流結束後,經向環流則緊接著建立,亞洲東北部的廣大西伯利亞地區,開始逐漸冰封,從中國東北地方南下的東北季風,總是帶著大範圍陰雨天氣南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寒流,一整季冬都明顯地影響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及台灣。

台灣雖然也在東北季風肆虐的範圍,但除了東北部迎鋒面會有較多的水氣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區都是降水顯著減少,空氣漸趨乾燥的旱季,氣溫大體還能維持在十度以上至十八、九度之間,因此農林漁牧都無需休止,只是必須多做一些防止寒害的準備,便足以應付一整季冬了。

至於最早觀物及氣候所得的「物候」,《逸周書‧時訓解》載:「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水不冰,是為陰負,地不始凍,咎徵之咎,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

立冬「物候」說的是此時水要開始結冰了,如果不結冰,代表陰氣不足;第六天開始則地也要開始結凍了,如果地不凍,必定是人類有太大的過失,老天爺給予的報應;第十一天則要「雉入大水為蜃」,雉指的是野雁,蜃則指大蛤,《本草》車螯之條曰:「車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氣為樓台,又嘗聞海中蜃氣成樓垣。」《章龜經》曰:「蜃大者如車輪,島嶼、月間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因此整句話的意思是雉雞進入大海化成大蛤,古人見雁鳥此時紛紛向大海飛去而不見其踪,海中又有許多大蛤出產,便理所當然的認為是那些野鳥變成的大蛤。有趣的是古人認為如果「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雉和淫婦何干令人不解,如果從天候現象來看,只能說此時已天地己冰封雪凍了,如果天氣不夠冷才會有婦人還在外拋頭露面。

◆節氣特色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為傳統社會中的八節之一,因此這一天不只代表入冬的節氣而已,更是封建社會中重要的祭祀日,皇帝要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以迎接冬季的到來,各地的官員也要面北設壇,為常民百姓祈福避冬,以免冬的酷寒傷了作物、牲畜以及人們。

台灣因氣候的關係,還不致於天乾地凍,農田裡的稻作收成以後,農人們會利用冬陽,先將翻過來的田土曬上幾天,然後便利用閒置的田野種植長年菜、蘿蔔、結頭菜、包心菜…等冬作蔬菜,反而使得這個季節的田野中顯得特別忙碌,只是近些年來,國人的旅遊風氣大盛,尤其是過年期間人人出遊,人人都希望可以賞到美麗的風景,因此鄰近主要公路旁的農田,農政單位都輔導農人種花,為台灣農村之冬,彩繪了更動人的風情。

◆節氣活動

立冬為二十四節氣中,進入冬天的第一個節,所謂的「節」,指的是節慶,主因二十四節氣雖為漢人用來調校氣候的陽曆,卻不是以為基礎的日曆,而是指一段時間(十五天多一點)的旬曆,人們無法以過日子的方式計算出到了什麼時候了,因此最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便是由十二節和十二氣所組成,氣代表氣候,用以調整太陰曆的誤差,節則為慶典,一年共有十二個慶典,官方乃利用這些節慶來告訴人們,時序已經進入什麼氣候了。

立冬既為冬天的第一個節,自古便以「補冬」做為慶祝的儀式。漢人將這個冰封雪凍的季節稱為冬,代表的不只是四季的結束,更是生產的結束,人們辛勞了一整年之後,進入一個不需勞動、天地酷寒的季節,人們乃以飲食做為禦寒之法,「立冬進補」就是要提醒人們,酷冷的氣候已降,人人都該多吃一點東西來暖身。

「立冬進補」的第二個涵意,乃是表達對家中勞動者的感謝之意,每年到了這個時節,無論是耕田的、養魚者或是畜牧人,辛苦了一下來都有了收成,無論收獲如何,都是溫飽一家人最重要的資產,因此全家人就到用這個工作結束、準備休息的時機,請辛苦的勞動者好好享用一頓特別為他準備的食物,以表示對他過去一年辛勞的感謝,同時也希望他利用冬天休息時,好好調整身體,補充更好的體力,以備開創更好的來年。

立冬習俗到了台灣之後,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意涵,大多數的人們都是為了進補而「補冬」,尤其是二十世紀七〇年代之後,台灣經濟開始起飛,走過貧窮歲月的台灣人,多麼想彌補過往時空的困頓與貧乏,致此許多人拼命用金錢來彌補自己內心的失落,食、衣、住、行中,飲食乃是其中最方便讓大多數人做得到,且最容易滿足每個人的項類。

就這樣,「補冬」的習俗蔓沿開來,「立冬進補」成了台灣人不能錯過的重要節俗,加上傳統的食補的觀念,認為野生的東西最補,更重視「食腦補腦,食鞭補鞭」,而當時台灣的生態環境優良,取得野生的山產容易,於是這些珍貴罕見的野味也就成了每到立冬時節,最受歡迎的進補聖品。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降,台灣的生態保育觀念大幅提昇,加上世界料理齊聚寶島,早期被視為上品的野山豬、野山羌…及其他野味,才逐漸退出市場;此外,也因為台灣飲食環境的改變,讓大多數的台灣人平常就吃太好,到了立冬之期,雖然補冬之俗猶在,但大多改選擇真正食補有益的食材和料理,為自己儲備這一季冬的最佳的體力與活力。

◆節氣養生

古來人們在立冬之際「補冬」,主要的目的乃是在這個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的時節,透過豐足的食物,以彌補嚴寒所需消耗的更多元氣。因此古人立冬進補,都遵「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以現代的眼光來解釋,則是少用生食冷食,不妨食用一些較高熱量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以免過燥而氣虛。

冬天最需要補充維生素CBA,適合多吃甘薯、馬鈴薯…等薯類,不僅可補充各種維生素,更有清體內、除燥熱之用;此外,冬天食豆腐、木耳滋心,冬令蔬菜則以包心白菜、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含有較均量的維生素,各種菜蔬經常調換,合理搭配,可讓整季冬的膳食都溫厚而豐足。

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在起居調養上,應該要早點睡以避開夜半之寒氣,日出便可起身以吸引清晨之露氣,只要有充足的睡眠,便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不致讓自己整個冬天都感到困乏無力。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陽月小陽春,拒霜花朝顏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台灣民間慣稱陰曆十月為陽月,主因古人認為十月的氣候像是個小春天,因而稱十月為「小陽春」。月令的別稱早在漢代便已形成,始見於董仲舒的〈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除了東晉葛洪(或說漢朝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抄了這則記事外,此後歷代都可見到以陽月稱十月的文獻,《後漢書·馬融傳》載:「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林衡戒田,焚萊柞木。」唐代章孝標的《次韻和光祿錢卿》之二:「同期陽月至,靈寳祝葭灰。」到了清代,錢謙益的《蔚村溫如陳翁八十壽序》也載:「蔚村溫如陳翁,孝廉確菴子之父也。今年陽月,春秋八十。」

傳統的文人雅士,則把芙蓉當作十月的當令之花,稱之為「芙蓉月」;芙蓉盛開於陰曆十月,因不怕霜冷被譽為「芙蓉顯小陽」,更被人們譽為樂天知命的君子,有些人以「拒霜花」來形容芙蓉的高潔,蘇東坡撰詩稱頌:「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

◆月令緣由

早期的台灣農村,十月是個豐收的季節,農人們收割了黃澄澄的稻子,在田野堆起一座座如圓錐形的稻草堆,為這一年的辛勞與收獲,寫下了最精采的結局。

新翻的稻田,經過冬陽的曝曬後,可以整地為菜圃,種些包心白菜刈菜、芥菜、結頭菜、蘿蔔…等冬作蔬菜,等到過年前採收,加工醃漬或曬乾成為各式可以久藏的食物,為明年的春耕、夏耘之際,備妥全家食用的菜餚,只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今的十月小陽春,愈來愈不易見到傳統社會的生產過程,幾乎都都是些消費性的生活形態,如啖蟹黃,品醇酒…等。

◆月令特色

陽月的暖暖冬陽,是冬秋時節最佳的曬製季節,早期台灣的鹽田還在生產時,從仲秋之後一直進入仲冬,正值台灣氣候中的乾季時節,為曬鹽最重要的大汛期,主因這時節天高氣爽,加上東北季風日夜不停,是一年之中最容易將海水曬成鹽之期,因此南北各地的鹽田,都可見到辛勤的鹽民為曬鹽而忙,如今台灣不再以傳統的曬鹽法來生產鹽,甚至連鹽田都不復見了,陽月忙曬鹽的景緻,當然也就消失了。

新竹的新埔及北埔地區,許多農人都懂得利用十月的小陽春,忙著曬製柿餅。

從清代中末葉便開啟的柿餅產業,到了二十世紀末,更成為新埔和北埔兩個小鎮最重要的產業,尤其是傳統曬柿餅的影像,成為眾多攝影者追逐的目標後,陽月曬柿餅不只是一種特色食品的加工過程,更成了許多人秋天旅行的重要景點;就因為許多人不斷追求的「楓紅層層、柿紅處處」的浪漫意象,讓台灣的陽月,有了浪漫而美好的風景。

台灣傳統的手工柿餅,主要是以日曝的方式,脫乾柿子的水分,太陽的高溫,雖然可以使柿子中的水分蒸發,但要將柿子曬乾且不致於發霉,必須得靠強勁的九降風幫忙,客家人所謂的「九降風」,乃是台灣西北部地區重九之後常起的東北季風,而這也是新埔鎮和北埔鄉,會成為柿餅故鄉的真正關鍵因素。

太陽的紫外線,可以使果肉持續發酵,特有的季節風,又能迅速把水分帶走,如此「曬」出來的柿餅,才會有獨特的香氣與口感,只可惜如今的柿餅專業區,大部分的廠家都改成了直接用電力脫水乾燥,製成的柿餅大概也只剩下甜味罷了。

◆月令活動

陽月傳統的民間節俗,有十月之初的「十月朝」以及十月半的下元節。「十月朝」今在台灣已少有人舉辦了,舊俗人家都準備牲禮,祭祀祖先,特別注重這節令的人們,還要到廟中延請僧人,在神前或在家設壇,為亡逝的祖先做「功德」,結束前還要焚燒大量的金紙給亡逝的先祖,供祂們隨時應用。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霜始降,寒氣至


陽曆十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起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節氣釋義

所謂的二十四節氣,其實是由十二節和十二氣交錯組成的,節為慶典,並不限在那個月分出現,氣指的是氣候,依序必須出現在不同的月分,《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霜降為第九個氣,因此必須在陰曆的九月出現,因此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指是是霜始降之期,歷代文獻各有不同的描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禮記》〈月令〉載:「霜始降,寒氣總至。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三國》〈吳韋昭注〉謂:「謂霜降之後,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台灣坊間出現的農民曆則解釋說:「斗指己為霜降,氣肅、露凝結為霜而下降,故名霜降也。」

在中國的黃河流域,此時氣溫降至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氣在地面凝結成白色結晶體,稱為霜。大地開始降霜之後,不耐寒的植物將停止生長,因此中國北方人開始播種三麥等作物。

由於天地之氣都「氣肅而凝,露結為霜」,大多數的作物卻呈現枯黃的顏色,明現呈現出秋瑟蕭殺的氛圍,在傳統的封建社會中,正值出兵討伐敵人之季,難免傳回傷亡的消息,添增這時節的不安與憂愁,更為這個霜冷的季節加添了更濃厚的蕭瑟之意。

◆節氣緣由

二十四節氣其實是漢人的太陽曆,也就是依照太陽循環的變化而訂出來的曆法,雖然在封建體制的帝王意志下,無法發展成以日為基礎的日曆,只能呈現以一節或一氣為單位的旬曆,但古人還是以五天為一個單位,每個節氣分成三個單位,呈現出這十五天中,不同的物種生滅以及氣候變化,也就是古藉中所謂的「物候」。

霜降的三個「物候」分別是: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咸俯。

霜降的第一天到第五天為「豺乃祭獸」,祭獸原義為:「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古人看見這時節豺為了過冬,捕獵了許多的獵物,準備雪封時還有食物可吃,為了收藏好,豺會將獵物整齊的排放在一起,看起來就像祭祀用的祭品一般。

霜降的第六天到第十天為「草木黃落」,這時候所有的植物都已經轉成黃色,枯黃的葉子只要風一吹,便紛紛搖落下來,讓枝頭上顯得更蕭瑟。

霜降的第十一天到第十五天為「蟄蟲咸俯」,咸是全部之部,俯指的是低頭、扒下之意;意思是這個時節,寒氣肅凜,所有的小昆蟲都潛伏在地下,且垂頭不食,正式進入冬眠之期。

◆節氣特色

屬於九月中氣的霜降,在台灣最明顯地感受便是深秋的蕭瑟感,楓葉都由綠轉紅,台灣雖僅馬拉邦山、奧萬大、紅香等地方可見到楓紅,一般地區並不易到楓葉,但秋殺落葉的蕭瑟,仍把深秋的寒涼表現得最為深切。

前後不過相差半個月而已,霜降時節的天氣,可以比較明顯地感覺到冷了許多,這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了,不只是早晚的溫差會感到特別的大,山區、盆地地區,也經常可看見因露珠遇冷而凝成的霜,情況嚴重一點的,還可能會造成農林漁業的傷害呢!因此在氣象報告時,就會看見預報員提醒大家嚴防霜害的報導。

海島型氣候的台灣,霜降時節正是北部九降風最烈的時節,陳文達修《台灣縣志》載:「九月,北風凜烈,積日累月,名謂九降風。」這種積日累月刮得不停的東北季風,雖令人討厭,卻是新竹人製作米粉,借風迅速吹乾最好的時候。此外,九降風也是吹乾柿餅最好的幫手,在新埔、北埔等幾個盛產柿子的地方,這時候正是製作柿餅最重要的時期。另外,冬季最重要的水果--柑橘,也開始進入產期,各式各樣的柑橘將紛紛上市,供人們大快朵頤。

◆節氣活動

台灣俗諺說:「霜降風颱跑去藏」意指霜降之後,颱風就躲起來了,不會再發生。主因是太平洋上的熱氣減低,颱風生成不易,北方由於冷鋒過境引起寒潮爆發,導致形成自東北方強烈颳起的季風,往南擴散便成了東北季風,因此這個季節,來自北方的冷風更加強勁。雖然如此,農人們還是要利用這段時間,為收割之後的農田培養地力,也就是想辦法讓農田肥沃些,於是許多人會把收割後的稻桿在田中焚燒,再翻過土,燒成灰的稻桿就成為天然的肥料了。

也有農人會利用這段時間,種植一些冬作的菜蔬,有人會種植一些豆子,稱為「霜降豆」,也有人會種芥菜、高麗菜、結頭菜、蘿蔔…,等到二、三十天之後紛紛熟成,農村則開始醃漬這些冬作蔬菜,為台灣的冬之景,添增幾分溫暖。

秋深之後,荷田中的荷葉大多枯萎了,埋在地底下的蓮藕正是最肥美的季節,農人們忙著到田中採蓮藕,並且曬乾之後,加工製成各種美味的蓮藕食品,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哦!

◆節氣養生

五行中深秋時節屬金,人體五臟中秋主肺,中醫養生學的觀點中,向來有「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四季五補之說,因此秋季的飲食應當以溫潤為宜,飲食進補則應以平補為原則。

中醫理論中的秋深屬金、易傷肺,這季節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人們易犯咳嗽,更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復發或加重的時期,因此在飲食上宜平補,多食粥可暖胃兼潤肺,其他滋潤的食物如: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雪裡紅)、蘿蔔…等,都具有生津潤燥、宣肺止咳、固腎補肺之效。

秋涼容易過敏的朋友,除了多吃生津潤燥的食物外,更可以經常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有助於減緩鼻子不通之類的問題。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九月九不只思親,更想望茱萸的芬芳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台灣人的歲時節俗中,最重視香包之期就屬端午了,台灣的相關探討中,都認為香包是「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菖蒲研成粉末」,但這些東西根本不香,因此真正製作香包的材料為茱萸,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載:「 九月九日 …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正因重陽節有茱萸或配帶茱萸囊以避災厄之俗,才有唐代王維〈 九月九日 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由於茱萸具濃重的香辛味,古來和花椒、薑並列為「三香」,自古被用做食物的香料,《周禮·內則》中記載:「三牲用樧。」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釋:「樧,煎茱萸。」。主要是將食茱萸果實煎熬成膏狀,作牛羊豬肉菜的配料,目的是除去腥膻味,後來則用整粒食茱萸果實作羹臛(菜羹和肉羹)的調味料,也有人用作酒的味料。到了明代中葉,食茱萸成了四川食物中廣泛使用的調味品,《本草綱目》記載的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搗濾取汁,入石灰攪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

茱萸更有藥用,別名中的藙、樧、山萸肉…等,都是中醫的稱法,全株及果實都有藥用,性溫中、燥濕,具逐寒、祛風、殺蟲、止痛的效能。

茱萸其實有草本和木本之分,木本茱萸又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三種,台灣最常見、最易被拿來入菜的是食茱萸,學名為Zanthoxylum ailanthoides,《禮記》中稱為藙,訓詁書《廣雅》又稱為樾椒,《本草拾遺》稱它為欓子,《中國植物誌》則稱為椿葉花椒,台灣人慣稱為紅刺楤、大葉刺蔥、鳥不踏…等,客家人稱為刺欓子,這些名字都因這種全身都充滿特殊香氣的樹,嫩枝密布銳利的尖刺,那些尖刺隨著細枝成為老幹,則轉變為瘤狀的尖刺,加上樹幹呈褚紅色,因此被叫成紅刺楤;也因為全樹的刺,有小鳥不會在樹上棲息,因此有「鳥不踏」之稱。

我最早認識的食茱萸,是在新北市八里觀音山上的打石場,第一眼看見長在石頭縫中的食茱萸,「卻彼它滿身的刺嚇著了,很難想像,會有一棵這樣的樹,不只在全株莖幹上,都長滿密密麻麻的刺,甚至連葉片的背後,也都是倒鉤的刺。…」只是這植物的香氣實在太特殊了,我的筆記這樣寫著:「經常長在雜木林中的食茱萸,更令人驚奇的,莫過於稍稍觸碰之後,全株便散發出一股濃郁卻清爽無比的香氣,彷彿是撞進一團香料之中,而身體觸碰到株葉的地方,香氣更會凝結久久不散,總是會讓人忍不住地聞了又聞。」

這麼有味道的植物,迷戀的可不只是我的嗅覺,更多的是食物的想像,於是移植了幾棵回新店的公寓頂樓花盆中,愈小的愈容易存活,只要活得下來,成長的速度就非常的快,不過一、兩年,就可以超過頂樓加蓋的屋頂了。

屬芸香科的食茱萸,是一種冬天會落葉的中喬木,春天初長的葉子為羽狀複葉,互生,幼葉常呈紅色、披針形,邊緣有鋸齒,這樣的嫩芽及小葉,由於密布透明油腺,因此芳香味最為濃郁,自然是台灣人最喜食用的部分,剁碎之後加入任何食物,都可讓平凡的食物,充滿著異香的驚奇與驚喜。

來到救荒本草堂之後,種在大地上的食茱萸,我會輪流讓他們扮演不同身份,有些樹這一年設定為採食用,只能裁剪到約一個人高,讓它長出許多小支,才會有許多嫩芽可採,但也會留一、兩棵任其生長,等到春夏時開出圓錐花序,黃白色的小花,然後再慢慢結成由一個單心皮組成的開裂的乾果,也就是蓇葖果,這種果當然不能吃,卻可以讓種子四處飛散,第二年春天,開闊的空地上就會有許的食茱萸的幼苗,我會趁小移入花盆中,自然就更容易種活了,這些小花器中的食茱萸,為什麼不會是你們家的眾多盆栽中,最有味道的一種呢?

九月初九重陽,台灣人早忘了配帶茱萸囊,那麼種一棵食茱萸,可不可以給自己更多的安心,以及芬芳的想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