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小雪地氣降,烏金小到期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一月廿二日或廿三日起

◆節氣釋義

以中國黃河流域氣候現象所定出來的二十四節氣,由於這個地區每年入冬之後氣候寒冷,逐步開始降雪並至天地冰凍,因此整個冬季的節氣都反應在氣候的特徵上,完全沒有任何農林漁牧的訊息,顯示這是一個休眠的季節。

小雪是個是個望字生義的節氣名,代表進入了降雪之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民間通行的農民曆則說:「斗指己,其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也。」

依照天文學的說法,小雪時太陽位於黃經240°,已在南半極相當南的地方,由於太陽偏南,自然氣溫會下降,中國黃河流域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氣層溫度逐漸降到0以下,雖然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還只是夜凍晝化的氣候,因此才會以小雪名之。在台灣則受到西伯利亞地區的低壓東移,導致大規模的冷空氣團南下,而形成的寒流影響。

◆節氣緣由

古人因觀萬物及氣候現象,而定出的二十四節氣,《周書.時訓》記載這個時節觀物及氣候所得為:「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後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後五日,閉塞而成冬。」

所謂「虹藏不見」也就是天地之間見不到彩虹了,《禮記》中記有產生虹的因素:「陰陽氣交而為虹。」到了這個時節,天地間幾乎已經沒有了陽氣,只剩下陰氣充塞,要見到彩虹的機會相當少,古人又認為虹並不是真正的物質,因此不用「至冬皆伏」的「伏」,而是用藏來形容這個現象。

小雪的第六至十日,物候為「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很明確地指出這時候天寒地凍的景況,《逸周書.時訓解》甚至認為:「天氣不上騰,地氣不下降,君臣相嫉。」

小雪的第三個物候為「閉塞而成冬」,古人的解釋為:「天地變而各正其位,不交則不通,不通則閉塞,而時之所以為冬也。」也就是說這時節只剩陰氣而無陽氣,由於陰陽氣不相通,天地之間自然漸被大雪所冰封起來了。

◆節氣特色

漢人的二十四節氣,除了反應不同時間的氣候現象外,同時也強調氣候相對應的特色,小雪對應的是夏季的小暑,大雪則對應大暑,這些相對季節的對應節氣,往往可以反應出兩極的氣候現象,小雪的濕冷對應的正是小暑的乾旱,古人借此來彰顯天氣的循環,並印證物極必反的道理。

「小雪」是入冬之後的第一個「氣」,所謂的「氣」乃相對於「節」,指的是氣候,屬於陰曆十月的典型氣候,但在台灣因位處亞熱帶,非但見不到雪,更因小雪時節正值「十月小陽春」,大多數時間都見得到十月的冬陽,寒流雖偶爾南下,但頻率並不會太高,日子也很短暫。

◆節氣活動

小雪時節的台灣農村,南部地區的二期稻作大多已收割了,北部也陸續進入收割期,農民們利用冬季少許的陽光,曬乾稻穀,堆入穀倉中冬藏;客家地區則進入醃製酸菜的旺季,人們利用反覆的曝曬、鹽醃、重壓…等方式,將芥菜製成鹹菜、覆菜(福菜)或是鹹菜乾(梅干菜),同時也陸續醃菜頭(蘿蔔)、曬高麗菜乾、醬冬瓜…等,這些醃漬的菜蔬,早期是貧困的客家人用來佐餐的菜肴,如今早成為廣受喜愛的客家特色飲食。

在小雪前後,台灣北部海域水溫約在2224,東部則仍維持在2427之間,溫度還算稍高,可捕獲的魚有:家臘、旗魚、沙魚、加納、紅目鰱…等,但只要有寒流南下,往往是第一批烏魚訊的傳出之期,因此在台灣漁諺中,「小雪小到」之說,意指少數烏魚群可能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附近,漁民們莫不凝視著海面,把握收獲第一批烏金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