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一月初七 日或初八日起
◆節氣釋義
立冬為入冬之後的第一個節,代表冬季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自古以來,冬也就是終,為終止、結束之意,到了這個季節農林漁牧都結束了,所產的物資開始收藏的季節;至於通行民間的曆書,解釋立冬時自然界的現象是:「斗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立冬之時向萬物終成,故名。」
◆節氣緣由
立冬時節,太陽位於黃經225°,也就是南半球之意,此時,由於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亞洲東半部輪流受到緯向環流的影響,緯向環流結束後,經向環流則緊接著建立,亞洲東北部的廣大西伯利亞地區,開始逐漸冰封,從中國東北地方南下的東北季風,總是帶著大範圍陰雨天氣南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寒流,一整季冬都明顯地影響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及台灣。
台灣雖然也在東北季風肆虐的範圍,但除了東北部迎鋒面會有較多的水氣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區都是降水顯著減少,空氣漸趨乾燥的旱季,氣溫大體還能維持在十度以上至十八、九度之間,因此農林漁牧都無需休止,只是必須多做一些防止寒害的準備,便足以應付一整季冬了。
至於最早觀物及氣候所得的「物候」,《逸周書‧時訓解》載:「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水不冰,是為陰負,地不始凍,咎徵之咎,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
立冬「物候」說的是此時水要開始結冰了,如果不結冰,代表陰氣不足;第六天開始則地也要開始結凍了,如果地不凍,必定是人類有太大的過失,老天爺給予的報應;第十一天則要「雉入大水為蜃」,雉指的是野雁,蜃則指大蛤,《本草》車螯之條曰:「車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氣為樓台,又嘗聞海中蜃氣成樓垣。」《章龜經》曰:「蜃大者如車輪,島嶼、月間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因此整句話的意思是雉雞進入大海化成大蛤,古人見雁鳥此時紛紛向大海飛去而不見其踪,海中又有許多大蛤出產,便理所當然的認為是那些野鳥變成的大蛤。有趣的是古人認為如果「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雉和淫婦何干令人不解,如果從天候現象來看,只能說此時已天地己冰封雪凍了,如果天氣不夠冷才會有婦人還在外拋頭露面。
◆節氣特色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為傳統社會中的八節之一,因此這一天不只代表入冬的節氣而已,更是封建社會中重要的祭祀日,皇帝要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以迎接冬季的到來,各地的官員也要面北設壇,為常民百姓祈福避冬,以免冬的酷寒傷了作物、牲畜以及人們。
台灣因氣候的關係,還不致於天乾地凍,農田裡的稻作收成以後,農人們會利用冬陽,先將翻過來的田土曬上幾天,然後便利用閒置的田野種植長年菜、蘿蔔、結頭菜、包心菜…等冬作蔬菜,反而使得這個季節的田野中顯得特別忙碌,只是近些年來,國人的旅遊風氣大盛,尤其是過年期間人人出遊,人人都希望可以賞到美麗的風景,因此鄰近主要公路旁的農田,農政單位都輔導農人種花,為台灣農村之冬,彩繪了更動人的風情。
◆節氣活動
立冬為二十四節氣中,進入冬天的第一個節,所謂的「節」,指的是節慶,主因二十四節氣雖為漢人用來調校氣候的陽曆,卻不是以為基礎的日曆,而是指一段時間(十五天多一點)的旬曆,人們無法以過日子的方式計算出到了什麼時候了,因此最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便是由十二節和十二氣所組成,氣代表氣候,用以調整太陰曆的誤差,節則為慶典,一年共有十二個慶典,官方乃利用這些節慶來告訴人們,時序已經進入什麼氣候了。
立冬既為冬天的第一個節,自古便以「補冬」做為慶祝的儀式。漢人將這個冰封雪凍的季節稱為冬,代表的不只是四季的結束,更是生產的結束,人們辛勞了一整年之後,進入一個不需勞動、天地酷寒的季節,人們乃以飲食做為禦寒之法,「立冬進補」就是要提醒人們,酷冷的氣候已降,人人都該多吃一點東西來暖身。
「立冬進補」的第二個涵意,乃是表達對家中勞動者的感謝之意,每年到了這個時節,無論是耕田的、養魚者或是畜牧人,辛苦了一下來都有了收成,無論收獲如何,都是溫飽一家人最重要的資產,因此全家人就到用這個工作結束、準備休息的時機,請辛苦的勞動者好好享用一頓特別為他準備的食物,以表示對他過去一年辛勞的感謝,同時也希望他利用冬天休息時,好好調整身體,補充更好的體力,以備開創更好的來年。
立冬習俗到了台灣之後,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意涵,大多數的人們都是為了進補而「補冬」,尤其是二十世紀七〇年代之後,台灣經濟開始起飛,走過貧窮歲月的台灣人,多麼想彌補過往時空的困頓與貧乏,致此許多人拼命用金錢來彌補自己內心的失落,食、衣、住、行中,飲食乃是其中最方便讓大多數人做得到,且最容易滿足每個人的項類。
就這樣,「補冬」的習俗蔓沿開來,「立冬進補」成了台灣人不能錯過的重要節俗,加上傳統的食補的觀念,認為野生的東西最補,更重視「食腦補腦,食鞭補鞭」,而當時台灣的生態環境優良,取得野生的山產容易,於是這些珍貴罕見的野味也就成了每到立冬時節,最受歡迎的進補聖品。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降,台灣的生態保育觀念大幅提昇,加上世界料理齊聚寶島,早期被視為上品的野山豬、野山羌…及其他野味,才逐漸退出市場;此外,也因為台灣飲食環境的改變,讓大多數的台灣人平常就吃太好,到了立冬之期,雖然補冬之俗猶在,但大多改選擇真正食補有益的食材和料理,為自己儲備這一季冬的最佳的體力與活力。
◆節氣養生
古來人們在立冬之際「補冬」,主要的目的乃是在這個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的時節,透過豐足的食物,以彌補嚴寒所需消耗的更多元氣。因此古人立冬進補,都遵「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以現代的眼光來解釋,則是少用生食冷食,不妨食用一些較高熱量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以免過燥而氣虛。
冬天最需要補充維生素C、B、A,適合多吃甘薯、馬鈴薯…等薯類,不僅可補充各種維生素,更有清體內、除燥熱之用;此外,冬天食豆腐、木耳滋心,冬令蔬菜則以包心白菜、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含有較均量的維生素,各種菜蔬經常調換,合理搭配,可讓整季冬的膳食都溫厚而豐足。
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在起居調養上,應該要早點睡以避開夜半之寒氣,日出便可起身以吸引清晨之露氣,只要有充足的睡眠,便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不致讓自己整個冬天都感到困乏無力。
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