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台灣民間慣稱陰曆十月為陽月,主因古人認為十月的氣候像是個小春天,因而稱十月為「小陽春」。月令的別稱早在漢代便已形成,始見於董仲舒的〈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除了東晉葛洪(或說漢朝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抄了這則記事外,此後歷代都可見到以陽月稱十月的文獻,《後漢書·馬融傳》載:「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林衡戒田,焚萊柞木。」唐代章孝標的《次韻和光祿錢卿》之二:「同期陽月至,靈寳祝葭灰。」到了清代,錢謙益的《蔚村溫如陳翁八十壽序》也載:「蔚村溫如陳翁,孝廉確菴子之父也。今年陽月,春秋八十。」
傳統的文人雅士,則把芙蓉當作十月的當令之花,稱之為「芙蓉月」;芙蓉盛開於陰曆十月,因不怕霜冷被譽為「芙蓉顯小陽」,更被人們譽為樂天知命的君子,有些人以「拒霜花」來形容芙蓉的高潔,蘇東坡撰詩稱頌:「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
◆月令緣由
早期的台灣農村,十月是個豐收的季節,農人們收割了黃澄澄的稻子,在田野堆起一座座如圓錐形的稻草堆,為這一年的辛勞與收獲,寫下了最精采的結局。
新翻的稻田,經過冬陽的曝曬後,可以整地為菜圃,種些包心白菜刈菜、芥菜、結頭菜、蘿蔔…等冬作蔬菜,等到過年前採收,加工醃漬或曬乾成為各式可以久藏的食物,為明年的春耕、夏耘之際,備妥全家食用的菜餚,只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今的十月小陽春,愈來愈不易見到傳統社會的生產過程,幾乎都都是些消費性的生活形態,如啖蟹黃,品醇酒…等。
◆月令特色
陽月的暖暖冬陽,是冬秋時節最佳的曬製季節,早期台灣的鹽田還在生產時,從仲秋之後一直進入仲冬,正值台灣氣候中的乾季時節,為曬鹽最重要的大汛期,主因這時節天高氣爽,加上東北季風日夜不停,是一年之中最容易將海水曬成鹽之期,因此南北各地的鹽田,都可見到辛勤的鹽民為曬鹽而忙,如今台灣不再以傳統的曬鹽法來生產鹽,甚至連鹽田都不復見了,陽月忙曬鹽的景緻,當然也就消失了。
新竹的新埔及北埔地區,許多農人都懂得利用十月的小陽春,忙著曬製柿餅。
從清代中末葉便開啟的柿餅產業,到了二十世紀末,更成為新埔和北埔兩個小鎮最重要的產業,尤其是傳統曬柿餅的影像,成為眾多攝影者追逐的目標後,陽月曬柿餅不只是一種特色食品的加工過程,更成了許多人秋天旅行的重要景點;就因為許多人不斷追求的「楓紅層層、柿紅處處」的浪漫意象,讓台灣的陽月,有了浪漫而美好的風景。
台灣傳統的手工柿餅,主要是以日曝的方式,脫乾柿子的水分,太陽的高溫,雖然可以使柿子中的水分蒸發,但要將柿子曬乾且不致於發霉,必須得靠強勁的九降風幫忙,客家人所謂的「九降風」,乃是台灣西北部地區重九之後常起的東北季風,而這也是新埔鎮和北埔鄉,會成為柿餅故鄉的真正關鍵因素。
太陽的紫外線,可以使果肉持續發酵,特有的季節風,又能迅速把水分帶走,如此「曬」出來的柿餅,才會有獨特的香氣與口感,只可惜如今的柿餅專業區,大部分的廠家都改成了直接用電力脫水乾燥,製成的柿餅大概也只剩下甜味罷了。
◆月令活動
陽月傳統的民間節俗,有十月之初的「十月朝」以及十月半的下元節。「十月朝」今在台灣已少有人舉辦了,舊俗人家都準備牲禮,祭祀祖先,特別注重這節令的人們,還要到廟中延請僧人,在神前或在家設壇,為亡逝的祖先做「功德」,結束前還要焚燒大量的金紙給亡逝的先祖,供祂們隨時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