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一月,在農業社會時代,一般稱為正月或者端月。以「正月」稱一月,乃因一月為一年的開始,因此古有四始之說,按古籍《正義》載:「正月,旦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因此,正月也被稱為「新正」,正是一年之始的表徵。
◆月令緣由
一月月令名為「端月」,代表的就是開端之意,中國春秋時代的《公羊傳》謂:「春者何,歲之始。」《公羊傳·隱元年註》的解釋是:「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時本名也。」
此外,在中國各地對於一月的稱法,還有:柳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等,全都是年之始或者月令特徵而來的名字。
◆月令特色
現今的端月相為一年的開始,但中國歷朝歷代,由於使用的曆法不同,因此所定一年之始的時間也不同。
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便各有不同的曆法,夏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商之歲月則為建丑之月,周代則以建子之月為年之始,到了秦始皇時代,甚至改成建亥之月為一年之開始。
漢武帝恢復了夏曆的寅月為正月,之後雖有王莽和魏明帝改用商曆,唐朝的武則天和唐肅宗改依周曆之外,漫長的二千多年間,都是以寅月做為端月。
問題是,什麼叫做建寅、建丑、建子或者是建亥呢?
寅、丑、子、亥都屬於上古時代的人們,用來記載時間的方法。
《周禮.春官》中還記載著從殷商開始,人們便相信天上有專門管理歲時星相,並且可藉以推測人間吉凶禍福的馮相氏,祂所管的時間,正是人類最早對時間所建構的基本觀念:「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
也就是說,商周時代,人們對時間的管理方式,以十二年為一個單位,每一年中又再分十二個月份,每天也分為十二個時辰,唯獨對日期的計算,以十日為一旬,這是因為人類之始,乃是以一天為單位來計時的,十天為一旬,三旬才為一個月。
而用來記載日子的,稱為天干、也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記月份則是地支,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
地支除了用來記錄月份,也用來記時。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認為一天的開始俗稱為夜半,以十二地支中的子為記,也就是現代時間中的二十三點到隔天一點,接著則是雞鳴,地支稱丑時,現代間為一點到三點,如此類推,現代我們用的二十四小時,正是古人的十二時辰。
遠古時代的人們,以夜半做為一天的開始,一直都沒有較大的爭議,但同樣屬於十二個單位的月份,要以哪個月份為起始,便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
夏朝建寅,指的是以地支中寅所在的位置為正月,殷商建丑,乃定一月在丑位置,周朝建子,則和一天的開始相同。
最特別的是秦始皇,把一年之始定在亥,如果以一天來看,豈不是還沒過半夜就開始新的一天,那豈不是每一天都要熬過漫長的黑暗才能見得到陽光?也難怪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只有這個短命的朝代以亥為一年之始。
不同的朝代,各有不同的觀點,並且各自制定了不同的曆法,但為什麼絕大多數的王朝,都以寅為一年之始呢?
以一天來看,寅所在的位置,正是日出之前的黑暗時期,以人類透過日出日沒的大自然現象所定出的方向,正是東北東方。
自古以來,人們都以東方代表春季,雖是初春,卻是萬物即將復甦的時節,因此以這個萬物萌芽之始做為一年的開始,正可以和人們的春耕之期相配合,同時更可以營造人們對新的一年最大的期望。
從中國歷代對曆法的選擇來看,雖說封建社會中,一切以帝王為尊,然而即使是帝王,對於大自然還是必須遵循其生滅的秩序,如此才能夠獲取足夠的糧食,以生養萬民。
◆月令現象
歷朝歷代對於十二地支中的寅,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詮釋。
中國的古籍《史記.律書》則認為:「寅,言萬物如生螾然也。」
螾乃指昆蟲鑽動之意,也就是說萬物滋生,草木萌動;至於清代的《協紀辨方書》也提到:「正月建寅泰卦,月令孟春,鄭注曰:孟春者,日月會於娵訾,而鬥建寅之辰也。正月三陽之月,泰三陽之卦,故以配之。」
建寅泰卦不只表示一月位於寅之位,更說明伏羲八卦所衍生的六十四卦中,一月的卦象為泰,指天地交合,上下同心之意,自然事事如意。
至於三陽,指的是傳統的五行陰陽中,東方位屬三,居太陽之位,孟春在十二月令中,也是陽數,排行第三,因此民間才以三陽開泰做為新春的賀語,至少在許多人家的春聯中都可見到這句話,卻少有人弄得清楚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古書上的文字也許令人頭昏腦漲,不過所有的意思都說明在這個初春時節,是一個萬物始生,天地回春之期。
新年同時也是歲時節俗中的歲之始,人人都希望能夠好好把握新的一年,因此每個人都會用各種方式祈求在新的一年裡,所有的心中願望都能實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新春期間,人們特別喜歡到寺廟行香的重要因素。
端月不僅是歲之始,更是自然萬物滋生的開端。
《禮記.月令》說:「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相當生動地描繪出大自然歷經過沉寂的冬季之後,隨著大地的陽氣漸生,慢慢地恢復了生機的動人景象。
台灣的天候雖不曾出現冰封雪凍的酷冬,但二期稻作之後,翻過身在曬太陽,或者被灑種了一地油菜花的田地,這時候又紛紛動了起來,灌了田水,鬆軟泥土,準備插上嫩綠的秧苗,開啟一整年全新的希望。
〈時光簿子〉小時與時辰
現代人對於時間的概念,都很清楚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但古人的記時法,只把一天分為十二時辰,這兩者之間,有些什麼差別呢?
十二時辰等於把一天分為十二份,從夜半開始,最早人類是以大自然的現象和人類的生活為記錄,夜半指夜過一半,雞鳴指休息過前半夜的雞,已逐漸醒來開始啼叫了,並不是現代人概念中,天亮雞才開始啼叫。
平旦代表平淡無事之意,日出為朝陽昇起之時,食時和晡時都是人們進食的時間,隅中指上午快接近中午之時,日中為日正當中,日昳代表太陽開始偏西,日入為日落之時,黃昏指晚霞將逝,天地昏暗之意,入定則是人們的入眠時間。
民國以後,計算時間的方法改用西方的二十四時制,二十四剛好是十二的二倍,也就是一分為二,西方的計時法正是一個時辰的一半,也就是半個時辰,也稱為小時辰,就是現代人慣稱的小時。
過去我們大概會去想時辰和小時的關係,其實字面上就透露出小時的稱法源自於時辰而來,也就是說古老的十二時辰,正是現代的二十四小時,唯一的差別是計算每天開始的時間點不一樣,時辰的開始點,必須跨過半夜,也就是從前一天的二十三點開始。
瞭解了時辰和小時計時點的差異之後,對現代人最大的作用應該是:終於搞清楚為什麼正月初九 拜天公,卻在初八晚上就開始拜,至於大多數的民間的許多儀禮中,明明是寫著第二天開始,卻在今天晚上十一點就開始燃香點燭,起鼓請神;此外,算命的人會把夜半十一點出生的人,算成是第二天的子時生人,也是這個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