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
在台灣,一般家庭過「冬至」都要製作湯圓,最主要是用要用湯圓來祭拜諸神及祖先,更要借此機會祭祀家中的大小物神。
客家人冬節時製作的湯圓,分為鹹、甜兩種,煮熟的甜湯圓主要的用處祭祀神明,希望「食甜嘴甜」,此外,還會取些甜湯圓分別粘在灶上、爐上、鍋上、桌子、椅子以及門和窗上,代表對這些物神的祭祀。這些粘在門窗、灶頭、桌上的冬節圓,到了第二年開春乾扁之後,若家中的孩子肚子不舒服,可磨成粉給孩子們吃下,傳很快便可痊癒。
福佬人也有類似的習俗,稱為「餉耗」,主要的目的也是祭祀門或窗、灶…等的物神。到了第二年開春以後,可以取下早已風乾的冬節圓,焙火吃,有些地方的人會用它來預測家中的下一孩子是男或女,相傳若是脹起則生女,凹下便生男,準不準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在終於讓傳統社會的人們,找到吃這些湯圓乾的理由!
農業社會時代,冬至日也是履行中秋節所訂土地買賣、作物交易的日子!自古以來,漢人對於土地的依賴都相當的深,若非特殊的狀況,一般人是不會輕易賣土地的,因此賣方往往受迫於現實的壓力,非得賣土地不可,一般買賣大都在中秋節前後談定,但此時有些作物還沒有收成,為免弱勢賣地者連這一年的辛苦所得都要拱手讓人,因此才訂冬至節為交易尾期,也就是到了這時節無論地上物的收成如何,都得進行土地交割的手續。
這個看似沒什麼道理的社會風俗,卻是雙方最妥切的保障:對賣方而言,可將實際交出土地的期限可延遲到冬至,將過去一年耕種的成果收成完畢;對買方來說更是土地取得的保障,由於買方為了體恤賣方過去一年的辛勞而同意作物收成後再進行土地交割,卻難免會於到賴皮的賣方,以作物還沒收成完畢的理由,拖延土地的交割之期,以冬至做為最後的期限,買方過了這一天去取得土地,就再也不理虧了。
冬至更溫厚的習俗是農人視這一天為牛的生日,農人們不只也餵牛吃湯圓,並且會多備草料,經濟較好的家庭甚至會準備水果,讓牛可以大吃一頓,以感念牛過去一年的辛勞。
會什麼會訂冬至日為牛的生日呢?顯然牛的生日這種說法是代代以訛傳訛的結果,農耕社會中,牛是最主要的耕力,幾乎每件農務都要用到牠,因此一整年都不得閒,一直忙到冬藏之後,才有一段小空檔可以休息,人們借著冬至的喜慶,為牛多準備一點食物,同時也請牠一起吃湯圓,以示慰勞和感謝之意;後來為了方便解釋這一天何以牛也要吃湯圓,於是有人說是牛慶祝開始休息之日,再輾轉相傳之後,就變成了「牛生日」。
由於冬至是古代新年的啟始,因此自古官方都要祭天以「添歲」,清代的《清稗類鈔》載:「每歲冬至,太常侍預先知照各衙門,皇上親詢圜丘,舉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駕宿齊宮,午夜將事壇上帑幄皆藍色。執事者衣青衣,王公大臣服貂蟒。壇旁有天燈竿三,高十丈,燈高七尺,內可容人,以為夜間駿奔助祭者之準望。屆期,正陽門列肆懸燈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廟宇不准鳴鐘擂鼓,亦不以昭敬慎。」
在台灣,家家戶戶都以湯圓會來「添歲」,中國俗諺說:「冬至大如年」台灣俗諺也說:「呷了冬節圓,就多一歲」,民間的喪俗更以冬至做為老人家壽元的計算準則,冬至前一天過世,壽元依照其原本年齡,如果是冬至當天以後過世,壽元都要多加一歲,可見得古人對於冬至「添歲」的重視。
人們對於冬至「添歲」的重視,主要來自於一年四季之中,冬天為人類最容易自然死亡的季節,因此自古以來人們都將年視為關,稱為年關,誰都沒有把握可以平安過了這關,也因此,每年入冬之季便有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家,擔心害怕「不知能不能過了這冬?」這樣的壓力對於年邁的老人家而言,本就是非常大的,又要他獨力承擔一整個冬季(三、四個月之久),恐怕會有不少人吃不消而放棄了,於是古人乃藉冬至為「陰至極、一陽生」的氣候特色,加上古代曾為歲首的附加條件,創造出了冬至「添歲」之俗,並且以吃湯圓做為「添歲」的具體行為,再加上其他的諺語和習俗,自然形成了過冬節如同過年關般的認同,如此一來,老人家擔心「這冬過不過得」的壓力,必會隨著冬至的到來而減輕一些,對老人家的身心健康,當然是有莫大助益的。
看似普通的冬至「添歲」習俗,卻照應了不同時節,人們的心理需求與想望,這才是歲時節俗存在的最主要意義,絕對不是那些以人的取勝的熱鬧活動所能比擬的,透過自古流傳至今的添歲舊俗,再看看現代政府所辦的千人萬人吃湯圓活動,古人的豐厚世界與現代社會的淺薄與媚俗,立可分辨得明明白白。
瞭解了傳統社會中,人們利用全家一起吃湯圓的機會,向老人家「添歲」,以提早解除他們的心理壓力,可見得冬至吃湯圓絕對不是一個應景的活動,而富含著多重的心理與社會功能,面對如此一個有意義的歲時節俗,你依舊會選擇吃免錢的千人湯圓大會?或者回到家裡,為老人家煮一碗湯圓,一起溫暖全家人的身與心呢?